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5-2-4 12:07:00

回第 11 楼的hhj:由衷地感谢你对本书的关注和评论!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你评论的并不是本书的内容,我无法答复。希望你能针对本书或者本书各章的主题进行评论。

再则,为了不打乱此书,以便于其他网友翻阅和下载,请您到《欢迎有识之士阅读和评论我的专著》上回复和评论此书和本章。谢谢您的理解和合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5 23:25:00
如何下载呀?苦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4 11:11:16
不错  很好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4 15:35:36
“人们客观上还普遍需要,但由于种种人为的因素而不能去占有和消费,从而导致商品大量积压的商品过剩现象。这只能谓之商品相对过剩现象。 ”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4519

和马克思定义的相对过剩风牛马不相及,还批人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1 18:10:02
look look look loo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2 18:12:51
太长了!一下子看不完, 又无法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4 23:49:29
回123楼:谢谢夸奖,不胜荣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4 23:52:56
回124楼:
由衷地感谢您的批评,希望能看到您赐教的“马克思定义的相对过剩”,以及我所说的与其“风牛马不相及”之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4 23:56:38
回126楼:由衷地感谢您对本书的关注和厚爱。如想下载本书,可以将您的邮箱地址发到liuzhijun195468@yahoo.com.cn我将本书的电子版寄给您斧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5 17:37:34
独思者 发表于 2010-6-14 23:52
回124楼:
由衷地感谢您的批评,希望能看到您赐教的“马克思定义的相对过剩”,以及我所说的与其“风牛马不相及”之处?
=====
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814632-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6:06:08
回130楼的litongfu 先生:您好!
您说的马克思定义的相对过剩是这段话吧:
“把社会的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雇主另一部分是雇员。其中雇主是少数的,雇员是绝大多数的(这个估计没什么疑问)。雇员负责生产商品雇主享有商品的所有权。雇主给雇员发工资。然后雇主把生产出来的一部分商品用来自己消费一部分卖给雇员。再留下一部分用来进行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雇员用自己的工资向雇主购买由雇员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一部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雇主发出去的工资经过雇员的消费又重新的回到了雇主手里,而雇主却只用一部分商品就要回了所有的工资。于是雇主手里的商品越积越多,雇员手里的工资却只能保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这样循环往复雇员手里的工资总是通过消费还给了雇主。而雇主每一次都只需要用一部分商品就能要回工资。于是雇主手里的物资越来越多,可是雇员的(工资)消费能力相对稳定,最后就会导致雇主手里堆积的商品无法卖出去。因为雇员已经没有更多的工资用来购买自己生产的商品了。可是雇主不会让商品堆积在手里,于是就会用各种手段刺激雇员贷款消费,于是手里的东西就卖出去了,然后继续生产继续堆积,而雇员一边要用工资购买基本生活用品,一边还要还贷款于是消费能力更加减弱最后商品过剩的危机就爆发了。于是生产停滞消费萎缩。经济危机爆发。以上的雇主和雇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拟制出来的抽象人,而不是说哪个具体的雇主和雇员哦。”

我定义的商品相对过剩是:产能远不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只是因为广大民众没有购买能力或贸易保护等原因,从而导致商品大量积压的商品过剩现象,谓之商品相对过剩现象。

我说的与他说并不矛盾,更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8:35:30
好吧,假定算你说的不矛盾,问题很快就来了:既然人家认为自己是坚持马克思思想的,你却说和他的不矛盾,那你怎能说马克思陷误区,而你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8:58:32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导致商品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恩格斯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机器的改进,这种改进由于竞争而变成每个厂主必须遵守的强制性法令、同时就使工人遭到不断的解雇:产生了产业后备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46页)
这很好理解,为了使自己的工厂生产的产品能够长期保持产销两旺、利润丰厚,就必须不断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等等,而大量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并改进生产机器,又是现代大工业不断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大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越高,所需要的熟练工人就会越少,富余下来的工人就会不断地被解雇,失去工作的工人必然就会失去收入,没有收入必然也就没有了购买商品的能力,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商品大量过剩的现象。
这个推理似乎无懈可击,其实不然。“机器的改进造成了工人的失业”的现象如果单指一个生产部门,那是真实的。机器改进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一部分工人必然会因富余而被解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导致这些工人被解雇的机器又是谁生产的呢?生产机器所必须的原料、材料、设备、机器、工厂等等又是谁生产的呢?等等。毫无疑问,“机器的改进”背后必然有个机器制造业以及为其服务的各种工业部门。每部机器肯定都凝聚着大量劳动力,这也是毫无疑义的。由此可见,“机器的改进”本身又在给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条件。所以,认为“机器的改进”单纯是工人失业的原因是不真实的,因为“改进机器”本身确实也是一些工人就业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生产的无限扩张,这也成了每个厂主必须遵守的强制性的竞争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46页)
这也很好理解,为了强占市场,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至少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工厂的生产能力以早日收回投资,每个工厂主都必然会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无限的增加产量以供应市场。一旦市场饱和,商品买不出去,大量的产品积压下来,从而造成了商品相对过剩现象。
这个推论似乎也无懈可击,其实也不然。“生产的无限扩张”这一现象如果单指某件商品的生产行为,那它肯定是造成商品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泛指整个社会的生产行为,那它就不一定是商品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了。因为我们也可以把新的生产领域的不断开发视为生产的无限扩张行为,而这种生产行为恐怕更多的是给社会带来通货膨胀和劳力紧张之类的危机吧。因为,这种生产的无限扩张行为必须首先投入大量的物资和劳动以及资金才能实现,这必然会提高社会的消费能力和增加民众的就业机会。所以,认为“生产的无限扩张”单纯就是商品相对过剩的原因的判断也是不真实的,因为“生产的无限扩张”客观上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某个时期物资供应紧张和劳力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恩格斯所说的导致社会商品相对过剩的这两个主要原因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局部的、暂时的。非但如此,如果客观条件有所变化时,基本概念可以泛指的话,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改进和生产的无限扩张”这两种现象不仅不会导致商品过剩和工人失业,而且还会引起物资供应紧张和劳力严重匮乏。
所以,恩格斯就此所下的结论:“这两方面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供大于求、生产过剩、市场盈溢、十年一次的危机、恶性循环;这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过剩,那里是没有工作和没有生活资料的工人过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46页)由于客观前提是不完全真实的,所以推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完全真实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4519
====
恩格斯说的“这两方面”, 一个是指新机器采用,使一些工人失业,另一个是指,新机器生产业及相关产业生产引发的生产扩张。扩张方面,就业工人工资肯定不足以购买他们生产的商品,因此,产品必然会过剩;失业方面,显然不会在造机器行业再就业,成了社会“多余人”。最后,一个是无销路的产品过剩,一个是无工作的工人过剩。应当说,很真实、很合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9:07:29
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是:人类社会生产领域是一个决不可能满足的无限大的空间;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大地万物中有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可再生的资源;人类的生产活动绝不仅仅是只能单纯地消耗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而是可以大规模地创造各种资源和生产能力的行为;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并不是一个无法减少必要劳动人力和强度以及时间的工作,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将会把这一生产领域的必要劳动人力和强度以及时间降低到令今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4519
无限和有限关系,人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有论述吧?弄得好象他不知道似的。但是现在流行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却是“资源有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9:12:48
由于“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4页)。所以,残酷的现实处境逼迫所有资产者不由自主地不但要向人类社会生产现有的所有领域拼命发展,而且还要不断地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寻找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4页)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不管资产阶级大工业生产所导致的商业危机多么剧烈和恐怖,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适应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和运动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本质上“贪得无厌”、“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是决不会永远退出历史舞台的。不仅如此,资产者还每时每刻都在想方设法把越来越多的生活奢侈品变成人们难以离开的生活必需品以扩大牟取暴利的空间。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4519
资产者是神么,能把卖不出去的奢侈品变成人们难以离开的生活必需品。
没多少钱的工人们,你们就等着不死的资产者给你们“变”吧。
千万不要问:怎么“变”?
先富带后富呗,对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9:16:48
随便看了几句,楼主和一些开口就谩骂马克思的人不同,知道引用一部分原文来说话,虽然理解有问题,不过,还是比那些人要强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5 23:45:10
回132楼的litongfu先生:希望您不要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我只是论证我对“商品相对过剩”的定义,与您所说的马克思定义的“商品相对过剩”不矛盾,以反驳您的“和马克思定义的相对过剩风牛马不相及,还批人家呢。”的驳斥。我并没有说我的所有理论思想与马克思的都不矛盾。
在我眼里,马克思是人不是神,不仅有正确的思想,也有因时代背景的局限而出现的思想误区。
所以,马克思的思想有待人类历史发展的验证,正确的我们就要坚持,错误的我们就要修正。
要用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来检验真理,而不是用马克思乃至任何人的思想来检验真理。
因此,“和马克思定义的相对过剩风牛马不相及,还批人家呢。” 的批评是不科学的。
因为,如果和马克思的所有定义都一样,那就更不应该批人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5 23:45:49
回133楼的litongfu先生:
在这一段里,我只是论证恩格斯所说的导致社会商品相对过剩的这两个主要原因,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局部的、暂时的。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全面的、永久的。我们只要能够证实,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改进和生产的无限扩张”这两种现象,不仅可以导致商品过剩和工人失业,也可以引起物资供应紧张和劳力严重匮乏是社会事实,恩格斯有关“这两方面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供大于求、生产过剩、市场盈溢、十年一次的危机、恶性循环;这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过剩,那里是没有工作和没有生活资料的工人过剩”,的推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完全真实的。
至于你说的恩格斯的“很真实、很合逻辑”的推论,在服务业处于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是真实的。但随着创业和就业空间无限大的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恩格斯的推论也就越来越不真实了。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不必非得进入工厂接受资本家剥削才能活下去,可以通过从事花样越来越多的服务业养家糊口乃至发家致富,大工业的商品过剩,也就越来越不会危及产业工人乃至广大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5 23:46:19
回134楼的litongfu先生:
我说这一客观现实是在论证:“既然人类社会生产领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人类决不可能满足的无限大的空间,那么,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人类生活奢侈品的生产之间就不存在争夺生产空间之类的根本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
“既然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大地万物中有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可再生的资源,那么,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人类生活奢侈品的生产之间就不存在争夺自然资源之类的根本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
“既然人类的生产活动绝不仅仅是只能单纯地消耗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而是可以大规模地创造各种资源和生产能力的行为;那么,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人类生活奢侈品的生产之间就不存在争夺生产能力之类的根本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
“既然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并不是一个无法减少必要劳动人力和强度以及时间的领域,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将会把这一生产领域的必要劳动人力和强度以及时间降低到令今人难以置信的程度。那么,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人类生活奢侈品的生产之间就不存在争夺必要劳动之类的根本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
你如果认为我说的与客观事实不符,你可以举例驳斥,这与恩格斯好像知道不知道毫无关系。
至于“现在流行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却是‘资源有限’”,显然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没有科学依据。
一般人都不难看见的事实是:根据物资不灭定律,资源有限是相对的;资源无限是绝对的。举例说: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怎能说资源有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5 23:46:48
回135楼的litongfu先生:
希望你把全书看完再如此批驳。
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我没有去过,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不好断定,说什么你也不会信。不过我们看一下眼前已经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什么根本区别的中国社会,应该不难看出资产阶级是怎样“把卖不出去的奢侈品变成人们难以离开的生活必需品”的吧。
如果你连这都看不出,我奉劝你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01:00:47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不必非得进入工厂接受资本家剥削才能活下去,可以通过从事花样越来越多的服务业养家糊口乃至发家致富,大工业的商品过剩,也就越来越不会危及产业工人乃至广大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4519
=========
所谓服务业企业的性质并没有变。恩格斯论断并没有过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01:01:56
不过我们看一下眼前已经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什么根本区别的中国社会,应该不难看出资产阶级是怎样“把卖不出去的奢侈品变成人们难以离开的生活必需品”的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4519
====
可以具体论述怎么变了,以人家看没看过不足以说服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01:02:59
一般人都不难看见的事实是:根据物资不灭定律,资源有限是相对的;资源无限是绝对的。举例说: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怎能说资源有限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4519
====
可以参考一下恩格斯关于有限和无限关系的论述。不要以为有限说就是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01:05:33
独思者 发表于 2010-6-25 23:45
回132楼的litongfu先生:希望您不要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我只是论证我对“商品相对过剩”的定义,与您所说的马克思定义的“商品相对过剩”不矛盾,以反驳您的“和马克思定义的相对过剩风牛马不相及,还批人家呢。”的驳斥。我并没有说我的所有理论思想与马克思的都不矛盾。
在我眼里,马克思是人不是神,不仅有正确的思想,也有因时代背景的局限而出现的思想误区。
所以,马克思的思想有待人类历史发展的验证,正确的我们就要坚持,错误的我们就要修正。
要用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来检验真理,而不是用马克思乃至任何人的思想来检验真理。
因此,“和马克思定义的相对过剩风牛马不相及,还批人家呢。” 的批评是不科学的。
因为,如果和马克思的所有定义都一样,那就更不应该批人家了。
如果认为自己和马克思论述的不矛盾,就引用他的原话好了,恩格斯不算他的。
再一个,假定不矛盾,那批人家误区,也等于说自己误区了。
只是“假定”没矛盾,其实从后面的论证,明明就是风牛马不相及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01:11:39
如果你连这都看不出,我奉劝你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4519
===
还真没看资本家怎么“变”,只看到了工人的怎么反抗。
不过,从来没怎么研究过所谓的政治经济学,既如此,请不必再劳大驾回复了,请继续你的研究吧。算我没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1 00:59:23
我很佩服作者的毅力。我复制了一晚上,到凌晨一点。我佩服你的地方在于:第一,你能写出这样一部洋洋洒洒的“著作”,给那些拥护马克思主义的人一个教育,要潜心研究才能写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这样的人太少了!第二,你发明了一系列“理论”,智力上很令人佩服!暂且不论是否科学和正确。我批驳你的地方在于:1、你对马克思没有完全弄懂弄透,你的引经据典几乎全是马恩选集的第一卷这一点就可以看出。2、等待我逐条对你的驳斥。我会在此论坛上开辟新的博文对你进行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1 01:03:54
寻找共同的战友对本博博主的理论进行批判!我有正式职业,时间有限,不能完全掌握全部的理论!有志者请加群95771438。请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3 16:11:20
dangyujun333888 发表于 2010-7-11 00:59
我很佩服作者的毅力。我复制了一晚上,到凌晨一点。我佩服你的地方在于:第一,你能写出这样一部洋洋洒洒的“著作”,给那些拥护马克思主义的人一个教育,要潜心研究才能写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这样的人太少了!第二,你发明了一系列“理论”,智力上很令人佩服!暂且不论是否科学和正确。我批驳你的地方在于:1、你对马克思没有完全弄懂弄透,你的引经据典几乎全是马恩选集的第一卷这一点就可以看出。2、等待我逐条对你的驳斥。我会在此论坛上开辟新的博文对你进行批判!
由衷地感谢您的佩服。
此书在这里刊登的不全,我以后有时间进行补登。如果您想全面了解我的思想体系并进行批判,可以登陆我的邮箱
liuzhijun195468@yahoo.com.cn索取全书,我会将全书发给您尽情斧正。
我非常欢迎和期待您以及您的同志们对我的思想体系的科学的、系统的、理智的批驳,只要讲理,我都会认真回复的。
不过,请不要另开辟新的博文进行辩论,我是不会跟帖回应的,因为是您向我挑战,而不是我向您挑战,主次还是要分清,以免网友误会。
再则,我想您不会看不出,我是在向社会公开宣扬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体系,本身就是在向所有与其相左的理论思想挑战,实在没必要专门与任何一个观点较劲。所以,希望您就在我的书后进行批判,这样也方便我的反驳以及网友根据我的原文来明辨是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2 14:48:08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4 18:32:07编辑过]

帖子太长,只看了第一页的一部分。楼主是认为,商业危机已经成为正常现象,而不必大惊小怪。危机一次次的发生并没有使人们促使人们到达贫困到死亡的临界点,而且越来越不可能。因此,危机会导致革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马克思站在当时的历史高度上,将历史发展看做了直达目的的过程,忽视了资本主义发展可能的弹性。这是他的误区之一。但我认为他的基本判断是正确的。一战期间乃至以后的危机,恰是促成了十月革命的基本动力。一战本身不应看做是偶然事件,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得革命得以发生,这就成了自然的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不乏有革命的机会,那时的人们接近于革命。但是没有有力的领导,最终也不能成功。单纯的商业危机可能很难撬动人民去革命,但政治军事等各种非经济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叠加,就有可能激发革命情绪,以至于爆发革命。例如法国五月风暴,当时法国的经济不算很糟。但五月风暴仍然展现了革命的前景。

在战后的发展中,国家干预起了极为强大的作用,暂时平缓了阶级矛盾,这就像中国古代的均田制度一样,企图通过国家力量限制危机乃至阶级的分化。但是结果表明,国家的强大干预走向了反面。黄金时代的长期延续恰恰是造成滞涨的原因。此后的经济难说繁荣。按照康德拉季耶夫经济周期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已经走进了下降周期,它还有没有上升周期,还很难说。
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出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分工,艰苦的条件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的工人成了工人贵族,革命的中心随之转移。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制度要比西方刚性得多。

谈以上的目的是,是否活不下去了,不是革命的必须条件。退一步说,人民贫困的地区例如中国,仍然存在爆发革命的可能。列宁曾讲,打开资本主义链条 的薄弱环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7 22:45:21

回149楼的赤色飞蛾先生:您好!
由于忙于在其他论坛发文和辩论,很长时间没来这里了,所以没能及时回您的跟帖,非常抱歉。
你例举了一些历史上的现象,试图证明“是否活不下去了,不是革命的必须条件”,来驳斥和否定我论证的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不断产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多么激烈和严酷,只要广大民众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保障和维持,就决不可能爆发能够推翻现存政权的社会暴力革命的观点。
我想你不会想象不出,能够推翻现存政权的社会暴力革命,是需要尽可能多的足以消灭保卫现存政权的国家军队以及其他武装的革命队伍的。
我想你也不会不知道,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参加推翻现存政权的社会暴力革命,都是触犯国家法律的大逆不道的犯罪行为,都是要遭到当局残酷镇压的。
那么,不是被逼的活不下去,平民百姓有几个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革命与国家军队对抗呢?
当然,我不否认有许多家境很优越的人会因为信仰和理想而参加革命乃至前赴后继,但前提必须是社会上存在大面积的饥饿和死亡现象,存在众多的长期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的贫苦百姓,存在足以推翻现存政权的革命阶级和革命力量。
你可以回顾一下人类历史,哪一个国家的哪一场能够推翻现存政权的社会暴力革命,其前提不是社会上存在大面积的饥饿和死亡现象,存在众多的长期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的贫苦百姓,存在足以推翻现存政权的革命阶级和革命力量?
少数人会因为信仰和理想而不是活不下去冒死参加革命,但广大民众绝不会因为信仰和理想而不是活不下去冒死参加革命的,这是最起码的社会常识,生活条件优越而自觉冒死进行革命者的素质和胆识,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但没有广大民众的拼命支持和参加,任何性质的社会暴力革命都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你说:“退一步说,人民贫困的地区例如中国,仍然存在爆发革命的可能。列宁曾讲,打开资本主义链条 的薄弱环节。”
你真是个书呆子,列宁生活的是什么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什么时代,还敢用列宁的话来指导现在的社会实践?
想当年共产党领导贫苦百姓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与国家武装对抗,国家组织正规军队进行了五次大围剿都没有消灭,最终反被共产党取得了社会暴力革命的胜利。
而如今无论是谁,也无论以什么理由在井冈山以及任何地方开辟革命根据地与国家武装对抗,我想国家用不着动用正规军队,也用不着五次大围剿,仅靠地方公安和武警部队进行一次围剿就能将其消灭的干干净净。
共产党积极组织和领导推翻国民党统治的社会暴力革命,绝不意味着也会积极组织和领导推翻自己统治的社会暴力革命的。即便就是反对者高举着马列主义乃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旗帜进行暴力革命的,也必然会遭到严厉的打击和无情的镇压。
你如果连这点都看不出来,我奉劝你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研讨和过问政治理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