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5288 19
2010-01-24
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定权方式,进行加权综合得分评价法,越来越被普遍的应用。
但是可行么,有人做出严重的质疑和批判。
可笑的是,大片的论文层出不穷,各级各类文献都用。
甚至从网上下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表明广大的大学教师们在授课中作为教学材料。同样的期刊同期文章中,有质疑论文,可又有采用该法的论文。
晕了!
下面是质疑者:
1.阎慈琳. 关于用主成分分析做综合评价的若干问题 数理统计与管理1998,17(2): 22-24.
2. 王学民. 对主成分分析中综合得分方法的质疑 统计与决策,2007,431-32.
3. 主成分. 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329-32.



各位大师、学人。来评价一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4 11:20:28
为什么不行,我个人认为可以,但是有前提,数据必须做标准化化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1:27:16
同意楼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4:59:25
其实各种分析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的,不论是主成分分析,还是其他。事实上,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应用主成分分析的还是占绝大多数,只有在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无法分开的时候,才会运用其他的方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9 20:50:26
标准化预处理我当然知道啊。
但是这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在国外有没有严格论证呢,谁敢把这个方法放在权威的教科书呢?论文当然很多呢,也有很多人缩摘下来放在教学材料如PPT中去讲解。
那这个主成分贡献率作为权重用于综合评价(或者称为主成分综合评价或者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相比其它综合评价方法是否更客观、更科学?
又有谁能严格说出个一二三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9 20:58:55
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