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787 47
2019-03-22
福利无论是私营和公营都是劳动人民生产产活动所创造的,公营和私营对经济发展来说,没什么区别。国家来说公路建设和建设福利产业,其性质是相同的,都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如果把养老作为投资性质,就是国家向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象马路一样,只要是国家税收所得,就可以从道路转投养老服务业,其意义一样。这样就可以不向人民征收养老税金。

  对个人来说,比如年龄70多岁的人,失能半失能者,慢性病人,以及收入低的老人,公营对他们的意义重大。

  以前对我们来说,提高生产力是最高目标,现在我们生产力已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我们要利用国家的力量,经过对劳动成果的经营与分配,来解决社会贫富不均的矛盾,这是对国家税金的使用提出的新的课题。

  这么说罢,比如一个公路修建费用需要1亿元人民币,一个老年人一年福利比方说2万,那么可以让多少老年人入驻呢,1亿/2=5000人,那么算大帐的话老年人有问题的才入驻,其入驻老年人总数1万亿能入驻多少呢?1万亿/2=5千万,这个成本不算高,也不是所有老年人都入驻,这和国家收入相比,国家完全可以承受补贴2万,当然还有社会保障养老基金的基本保险,这样的成本不高,却能带动3人需要一个劳动力做护工,那么可以带动就业1700万人就业。细帐就不算了,大概能够确定是可行的。

  大胆预测,中国投资道路等基础设施虽然拉动了就业,但也却为此不得不使基础设施投资水平达到一定增长的百分比,虽然解决了就业增加的问题,却也使得产能越来越大,而投资福利产业,虽然不能使经济增长快速增加,却是拉动就业成本最低的产业。

  结论:中国为了保持就业而用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只需要一部分投资在福利产业方面,就可以达到拉动就业的目的,且成本较低,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转型就会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使得经济发展可持续{虽然GDP增长的速度下降了,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3-22 14:56:13
杭州市养老服务经验:从人力投入看,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建立了社区社工、居家养老服务员、公益岗位以及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队伍。从物力投入看,无论是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场地、设备等],还是成立服务机构[比如‘星光老年之家’、社区托老所、老年食堂等],以及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社区服务业审批、登记等]基本都是由政府来完成。杭州市政府在老年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设施建设方面基本做到了覆盖,并为这些设施功能的提升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截至2015年底,杭州共建立社区居家照料中心2329家,居家养老服务站2270家,‘星光老年之家’2680家,老年食堂1198家,初步形成了居家养老15分种服务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2 14:56: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2 15:22:57
xinchuzu 发表于 2019-3-22 14:56
你是在偷换概念,似是而非!就如同我说过的,北京皇家寺庙的文物,放到了洛阳的白马寺,再也要不回来了,名 ...
你先得解决老百姓的吃钣问题,你也知道搞政治改革,不同派别的人都要进行互相斗争,搞不好会出大事,你只考虑理论问题,这本身没问题,但是实际情况就复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2 15:36: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2 15:48:09
xinchuzu 发表于 2019-3-22 15:36
你这话说的莫名其妙!胡适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结果,受到一顿炮轰。这么多年了,你居然老调 ...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种状况不要恶化,想办法化解,先解决经济问题,现在说句实在话,没有人敢顶风作案,他们的行为已经不能够让经济情况发生影响,而现在能够做的就是找到缓解和弱化负面影响,总不能屎到屁股门子了,才挖坑,现在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我们所做的是让情况好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