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75 1
2019-03-25

3

人的一生有3次机会最近的一次就是2019年

我先讲一个人,他叫周金涛,中信建投的首席经济学家,他在2015年12月份做过一场演讲,2016年3月又在上海清算所重新讲了12月那场演讲的PPT,后来整理成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做“人生就是一场康波”。

这篇文章的观点后来红遍了整个资本市场,为什么?因为他的观点和预言,特别明确、锋利,而且都被后来发生的事实验证了,让人很震撼。

所谓康波,是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1925年提出的一个世界经济运动长周期规律,经济学上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波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是以45-60年作为一个周期而循环波动的,随着生产和科技的演进,经济趋势通常会在45-60年的时间内发生一次由兴到衰的转变。具体的理论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了,大家只要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或者说一个分析方法就行了。

640.webp (1).jpg

周金涛作为经济学家,对康波周期很有领悟和心得,他把这个理论应用在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当中。在2015年12月的那次演讲中,他说我们处在这样的一个60年康波周期当中:1982-1990年是回升期;1991-2004年为繁荣期;2004-2015年是衰退期;2015年之后就进入到了本次康波的萧条期,这个阶段将会持续到2025年,也就是说未来十年,我们注定将在萧条中度过。在这个萧条期,房地产会转跌、互联网+的热潮会退去、全球资产价格全面回落。一个个都应验了。

2015年底,周金涛的原话,他说未来的4年里,2016年将是最好的年景,2018年到2019年将是康波周期的万劫不复之年,是六十年中最差的。现在就是2019年了,我们接下来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他说:“一个康波周期是60年,而每隔20年却会出现一个波动性的转折点,所以从我们工作开始算起,人的一生只有三次机会,只要抓住其中一次机会,至少可以成为中产,如果一次机会也没抓住,那么变富无望,终生贫穷。”

他说最近的3次机会是:

第一次机会是2008年,如果你在那时候买股票、买地产,现在肯定很富裕。

第二次是2019年,就是今年,因为今年会是历史上最低的低点,今年下半年所有的资产都有可能触底反弹。我们现在看到了春节过后股票也开始暴涨了,这也是一个明显的迹象。

第三次是在2030年附近。

根据周金涛的观点,在座的各位,三次机会中你们还能赶上两次,2019年和2030年附近。我希望你们都能抓住这个机会。

今年春节后,股市开始活跃,大家又蠢蠢欲动,做起了发财梦,想抓住2019年的这次机会。很多人都希望我讲讲怎么看今年的股市。虽然这个点上我不方便说这个话题,但既然你们来了,我还是要告诉你们,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否则冒然入市,结果很可能就是“亲人两行泪”。

告诉你们个事实,如果你不是职业做证券的人,不是从事投资职业的人,你想通过炒股票赚钱,赢的概率很难超过20%,输的概率80%以上,不管行情好坏,你炒股票大概率是亏钱的,要不然怎么叫你“韭菜”?统计规律逃不出二八定律,炒股票,20%的人可能挣钱,80%的人要亏钱。你会是那20%吗?你指望一个80%概率要亏钱的事来让你发财致富吗?

大家别忘了周金涛是证券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他的服务对象,是机构投资者、职业投资者。你如果不是职业投资者,他所说的机会对你的适用性,你就要小心,应用之妙,存乎于心。

4

房价会大跌吗?或者继续涨?

钱和房子,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中两个无法逃避的刚性需求,我称之为两个硬核刚需。钱的背后是金融问题,而房子的背后是房地产问题。我接下来就跟大家聊聊金融和房地产。

中国的金融和房地产,大趋势怎么看?

1.什么是金融?

首先讲个笑话,说有个人在美国上大学,选课时发现一门课叫“选择与未来”,便果断的选择了它,希望通过这门课来学习些人生的经验和智慧,指导自己的未来选择。然而上课后他发现不知所云,一点也听不懂,最主要的是老师讲的话题跟人生话题一点都不沾边。

为什么?因为这门课叫《Option  and  Future》,翻译过来是《期权与期货》,这是一门金融课程而不是什么选择与未来。他不懂金融专业术语,所以弄出了这样一个笑话。

我为什么讲这个笑话?我是想说,金融是什么,金融是一套自己的话语系统和知识体系,如果你不在这个圈子里,那套话语系统像是黑话,你听不懂。学习金融专业就是学习一套话语系统和知识体系,如果不了解这套话语系统,你就无法谈论金融话题。

那金融到底是个什么事呢?金融在经济运行系统里非常复杂,你很难一时半会说清楚,而且你终其一生研究这个事也未必能搞的明白,但金融其实也很简单,简单到就五件事:

第一,利率。利率是货币供应决定的,发多少钞票,市场上供应多少钱,有多少人需要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第二,股票债券,即资本市场。

第三,期货,主要是大宗商品。

第四,汇率,外汇供求决定汇率,汇率是外汇的价格。

第五,房地产。以前是黄金和石油,现在主要是房地产,尤其在中国。

下面,再和大家讲讲中国金融体系的三大特点:

  • 第一,银行系统庞大,资本市场很小,这是造成中国经济高杠杆系数运行的主要原因。


货币供应到银行,银行贷款给企业、给实体部门,都是贷款,结果高杠杆造成了整个中国经济在高杠杆和高风险系数上运行,这是中国经济非常大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靠金融改革。

  • 第二,基于房地产金融。


中国所有的金融、所有的信用都是基于房地产抵押的,纯信用的贷款很少,中国的银行系统是基于房地产的。

  • 第三,基于美元的外汇。


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外汇都是基于美元,否则没戏,虽然现在人民币好一点了,但整体上还是基于美元的外汇。

这五件事和三大特点决定着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三大方向:

(1)扩大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使中国经济总体去杠杆,风险系数降下来。

换句话说,在金融体系里,银行体系将来会保持稳定甚至慢性萎缩,资本市场体系、证券业,还是扩张的趋势。找金融工作的同学们注意啦,要尽量去资本市场体系找工作,次选银行系统。

(2)从基于房地产的金融过渡到基于产业结构效率的金融,从基于抵押的信用过渡到基于大数据的信用。

数据资产,成为金融业的核心资源和竞争力。

(3)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储备货币。

2.怎么看待房地产?

讲完金融我们再来聊聊房地产, 大家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表。

640.webp.jpg

你们看,美国股票总市值和房地产总市值都是30万亿美元,欧盟是20万亿美元和20万亿美元,日本的房产市值多一点是10万亿美元,股票市值6万亿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3-25 10:16:16
美国、欧盟、日本都是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们的股票总市值和房产总市值,大致是相当的。假定这种状态是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正常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中国只要走市场经济道路,总是要不断地走向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形态,最终会变得股票总市值和房产总市值,大致相当。

目前,中国的房产总市值65万亿美元,股票总市值6万亿美元。按上述推测,未来的趋势,无非是三个变化方向:

1.资本市场增长,向上赶上房地产市值。

2.房地产市值萎缩,向下靠拢股票总市值。

3.股票市值增长与房地产市值下滑同时进行,走向平衡。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就是房地产不可能像过去15年那样狂飙突进了。总体上是放缓脚步、保持稳定,不可能再突飞猛进,而资本市场还大有增长空间。

当然,大家也不必为房地产下跌感到紧张。去年很多地产大佬来问我房地产会不会下跌、崩盘?我说你一万个放心,房地产不可能大跌更不可能崩盘。原因很明显,中国金融体系三大特点中的第二点决定了房地产不可能大跌,因为中国金融是基于房地产的金融,中国的银行体系,安危系于房地产价格。

如果中国房地产崩盘,中国银行体系就会跟着崩盘,进而整个中国金融体系都可能土崩瓦解,金融危机,就要大爆发。这种事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怎么可能允许出现?如果出现了,那就是“大地震”一样的天灾,人为控制不了的情况,那就另说。

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房价长时间继续涨,很难;普遍大跌,更不可能。

5
可叹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

社会底层出身的人,不成功就没有出路,所以人生的责任就是必须追求成功。我说人人都可以成功,你信不信?

做好一罐辣椒酱,你会不会?陶华碧专心致志做好辣椒酱,就成了老干妈,每年几十亿营业收入,几亿元的纯利。

做好一个火锅,你会不会?张勇专心致志做好普通口味的火锅,就成了海底捞,海底捞上市了,现在市值超过一千亿元。

做好一个鸭脖子,你会不会?绝味鸭脖现在市值100多亿元。

做好一个打火机,你会不会?普通打火机几块钱一个,ZIPPO打火机几千块一个,成为男人的至爱和标配。

做好一瓶酱油,你会不会?海天酱油,现在市值2000亿元。

做好寿司,你会不会?小野二郎终其一生,专心致志做寿司,做成了享誉世界的寿司之神。

做好避孕套,就成了杜蕾斯;做好棉衬衫,就成了香港溢达;做好运动服装的代工厂,就成了申洲国际,每年纯利润几十亿元,市值一千多亿元。

我想问问你们,你们上了名牌大学,受了高等教育,成了高素质人才,让你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做好一个产品、做好一个服务,你能不能做的好?

能做得好,就能成功。做不好,就别扯淡。

大家应该明白了,我说这些,就是想向你们传递一个道理:“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只要你能够倾一生的时光与精力,倾一生的思维与智慧,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么你就能成功。可叹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

孟子和王阳明说:人人皆可成圣贤!如果有人跟你说“人人皆可成功”,你千万别把它当作庸俗的成功学,当然更不要把说者看作是孟子王阳明那样的圣贤。

清静一念,即刻就是菩提道场;你一正心,朗然见得成功之道。人人皆可成功,只是一个常识常理而已。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