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经济租”是需要控制的
除了上面说的权力产生的经济租需要控制以外,其实还有一些经济租的产生是需要大家关注,也是需要ZF去控制的。比如,有些产品在某些突然发生的情形,需求剧增而供给不足时,相对少的生产者会获得巨大的经济租金,由于产品价格攀升会造成收入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而这在社会来看是极不可欲的,有可能不失效率却有失公平。因此,当某种对消费者具有极端重要性的产品的生产者突然获得了数量庞大的租,而他们自己对此却并没有采取任何主动措施(只是因为运气或者整体经济形势的改变)时,ZF出台相关规制条款来控制租就成为必须和必然了。这种对租的规制,不在于更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而在于更加公平地分配收入。因为首先,生产者所获得的额外利润似乎并非理所当然;其次,这些利润所代表的从消费者向生产者或其股东的收入转移被认为是一种逆向的转移;再次,所涉及的数额是巨大的——如此巨大以至于ZF应当进行干预,以保证由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来享有这种“意外之财”式的租所带来的利益。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发现我要说明什么问题了?对了,是房价啦!中国的房价之所以上涨那么快,不是房地产商的努力工作的结果,也不是他们的房子造得比以前更结实更抗震。显而易见,一方面国情导致土地的供给是非竞争性的,另一方面房子的需求却由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畸形人口红利和当前的经济形势而不断上涨,这种不正常的经济租为房地产生产者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ZF在这非常时期为了“经济公平”有必要出台相应的规制手段,通过税收以及其他方式的配合,将这种逆向转移的收入重新转移回消费者,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拉动消费和拉动内需。
除了房价,还有许多社会上突然价格上涨的生活必需品也可能是短期“经济租”带来的结果,同样需要ZF来规制。
也有些“经济租”在不断被稀释
以上大多说明企业要拥有经济租才得以很好的发展,那么个人呢?个人是否也应该有“经济租”才得以安生立命呢?下面让我们来谈谈大学生的“经济租”!
在这里仅以自己这一届大学生为例,98级学子02年本科毕业,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99年开始的教育改革到底改出了什么?
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接受教育就意味着人力资本的投资,投资必然应有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得到一种“经济租”,这个经济租就是大学四年毕业混得两个证书——学士学位证和本科学历证。99年扩招之前,能享有此证书不光是非常大的荣誉,而且更是得到了能带来未来收入的“经济租”凭证。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普遍的稀缺性,也因此拥有美好的未来和憧憬。99教育改革扩招之后,这个群体已经不再特殊,更加不稀缺了!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租”,跟我一样的一批98级选择了考研,当然教改的脚步更快,随着硕士和博士的扩招,我们发现自己辛苦所得的“经济租”稀释得更快(因为要考虑时间带来的机会成本)。得出结论,我们这一代真可怜,如果还想通过读书获得个人的“经济租”只有攻读“圣斗士”学位,直至“烈士”了!(知道我跟同学总结人到三十这一代得出什么:初中同学比高中同学混得好,高中同学比大学同学混得好,大学同学比硕士同学混得好,硕士同学比博士同学混得好!)
这无疑是一种可悲,我们这一代很大程度上家庭条件好坏决定了个人的成就。靠读书来获得成功始终是有限的,在教改扩招之前也许还可以,因为读书可以获得更高“经济租”,教改之后随着“经济租”的稀释,读书已经成为一条不归路。自古就有“穷文富武”之说,当代就有了“读书无用论”。仔细想想,穷人的孩子不读书是否可行?读书其实是穷人孩子获得“经济租”的唯一手段,“经济租”虽然在被稀释,但是了胜于无啊!反观现在体力劳动者获得的“经济租”,近日沿海的民工荒,建筑工人在广东某些地方月工资已经上涨到3000以上,这个“经济租”是暂时的,是不稳定的,随着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改变必然会消失。结论:穷人的孩子,你如果有读书的机会,还是得读书!
总之,只要你拥有经济学思维和勇于发现的眼睛,“经济租”在经济社会中无处不在,你生活中的很多努力和付出,无疑都是走在寻求“经济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