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163 78
2010-01-27

关于“经济租”的遐想

(注明:欢迎大家加我为好友,站内多联系,有新文章我好发消息通知各位。)

    我在《中国式创业——无奈的选择与无言的结局》一文中曾提过经济租,指出创业之根本是你要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经济租,从而才能在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有些论坛人不理解这个道理,其实凡是能创业成功的,肯定是拥有某一种经济租,或者是成功创造了一种经济租,除此以外别无它法。大家对“经济租”的概念不一定很清楚,但对腐败和“寻租”问题多少有些耳闻。在此,我尝试将“经济租”这一经济学概念做一通俗化的阐释,希望让更多的人能知晓“租”的来龙去脉。
    经济租可以被定义为维持某种生产要素的当前供应所必需的最小收益之上的额外收益。当厂商占有某种稀缺资源(自然资源、技术、人才、品牌、权力)时,它就具有了寻租能力。因为这种资源能带给企业利润而其他企业却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也不拥有这种资源,其他企业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和拥有这种资源而愿意支付一笔报酬给它,其值超过获得资源时的价格。
对于经济租的理解,很多学者是不明确的,有些人把经济租和垄断利润混为一谈,有些人把经济租都看成不好的东西与腐败问题混在一起。我想经济学里既然有经济租这个概念,我们经济学人还是很有必要把它弄清楚的,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乱搬乱用,而要学会活学活用。

“经济租”到底是什么?
    租与垄断利润是非常不同的,在我的理解里垄断利润必然是有租的存在,但经济租却不必然会是垄断所带来的。比如,我一个创业的朋友(姑且叫张三吧)做电池生意,他拥有着一个比当时市场价更为便宜的进货渠道,于是也就获得了一种经济租。但这种更加便宜的货源无法满足整个市场的需要,也就是张三只在电池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他由此所获得的只能称为经济租而不是垄断利润。让我们再具体一点吧,在竞争性电池市场中的X型号电池价格是每个100元,而张三找到了一个较好的进货渠道(被国有企业淘汰但是还好用的旧电池)进货成本只需要每个20元;这样,张三就可获得每个X型号电池80元的租。我们只能将张三所获得的利润看作是一种租,因为他的进货渠道是有限的。他不能将其扩大到足以供应整个电池市场的水准——该国有企业淘汰的旧电池在一段时期内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张三之外的所有企业每卖一个X型电池都是100元,并且购买者也愿意支付100元,则购买者对张三的电池也会出价到最高100元。
    与垄断利润不同,租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无效率”或者“配置浪费”。应当指出的是,租在所有经济领域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它既存在于竞争性行业,也存在于非竞争性行业。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其找到了一种效率更高的生产程序,或获得了异常便宜的供货来源,或幸运地购买了一台时价较低的机器,或拥有特别高效的经理人才——但却无法将其生产扩大到可以其较低成本的价格满足行业内的大部分需求的程度——可赚取一种经济租而不是垄断利润。阻止企业获得租是极不可欲的,因为这将损害企业对效率的追求。在许多情况下,由通过才华或技能获得租的企业来享有租,是极为公平的。
    那么什么样的租是不合时宜,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考虑到了腐败的问题。腐败来源于权力,而权力是一种稀缺的公共物品,正是因为权力的这种特殊性和稀缺性,让它具有某种“经济租”。而一旦一个人拥有权力,他就拥有了这种“经济租”,可以利用其来寻租。他可以通过权钱交易,将这个权力让渡给需要的某企业,企业只要觉得贿赂的成本小于获得“经济租”所带来的收益,腐败问题由此而产生。这样的寻租是有社会成本的,带来的是极为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我们不知道这样的资源配置是否有效,更可能会带来社会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至于为什么权力寻租无效率的问题,在此不做具体阐述。)

链接:
偏好杂谈——从饮茶说起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92329&page=1&from^^uid=121038
都是“智猪博弈”惹的祸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68696&page=1&from^^uid=121038
信仰乃市场经济之灵魂——信仰战争二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63109&page=1&from^^uid=121038
中国式创业——无奈的选择与无言的结局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52503&page=1&from^^uid=121038
让我们用“经济学思维”来看“信仰”——信仰战争一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8745&page=1&from^^uid=121038
敲碎中国人有害的惯性伪经济学思维——第五贴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5136&page=1&from^^uid=121038
链接一:中国经济正在错失死而复生的良机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3891&page=1&from^^uid=121038
链接二:外国的月亮它怎么就比中国的圆?——出口与内销价格差异原因分析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0893&page=1&from^^uid=121038
链接三:猪狗不如地活着——为什么中国人都活着那么累?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1605&page=1&from^^uid=121038
链接四:高考+英语+就业+供房+娶妻+养子+医保=被动地走进坟墓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29431&page=1&from^^uid=121038
中国经济正在错失死而复生的良机——“房价不死,经济不活”第四贴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3891&page=1&from^^uid=12103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7 15:59:55
有些“经济租”是需要控制的
    除了上面说的权力产生的经济租需要控制以外,其实还有一些经济租的产生是需要大家关注,也是需要ZF去控制的。比如,有些产品在某些突然发生的情形,需求剧增而供给不足时,相对少的生产者会获得巨大的经济租金,由于产品价格攀升会造成收入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而这在社会来看是极不可欲的,有可能不失效率却有失公平。因此,当某种对消费者具有极端重要性的产品的生产者突然获得了数量庞大的租,而他们自己对此却并没有采取任何主动措施(只是因为运气或者整体经济形势的改变)时,ZF出台相关规制条款来控制租就成为必须和必然了。这种对租的规制,不在于更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而在于更加公平地分配收入。因为首先,生产者所获得的额外利润似乎并非理所当然;其次,这些利润所代表的从消费者向生产者或其股东的收入转移被认为是一种逆向的转移;再次,所涉及的数额是巨大的——如此巨大以至于ZF应当进行干预,以保证由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来享有这种“意外之财”式的租所带来的利益。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发现我要说明什么问题了?对了,是房价啦!中国的房价之所以上涨那么快,不是房地产商的努力工作的结果,也不是他们的房子造得比以前更结实更抗震。显而易见,一方面国情导致土地的供给是非竞争性的,另一方面房子的需求却由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畸形人口红利和当前的经济形势而不断上涨,这种不正常的经济租为房地产生产者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ZF在这非常时期为了“经济公平”有必要出台相应的规制手段,通过税收以及其他方式的配合,将这种逆向转移的收入重新转移回消费者,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拉动消费和拉动内需。
    除了房价,还有许多社会上突然价格上涨的生活必需品也可能是短期“经济租”带来的结果,同样需要ZF来规制。

也有些“经济租”在不断被稀释
    以上大多说明企业要拥有经济租才得以很好的发展,那么个人呢?个人是否也应该有“经济租”才得以安生立命呢?下面让我们来谈谈大学生的“经济租”!
    在这里仅以自己这一届大学生为例,98级学子02年本科毕业,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99年开始的教育改革到底改出了什么?
    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接受教育就意味着人力资本的投资,投资必然应有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得到一种“经济租”,这个经济租就是大学四年毕业混得两个证书——学士学位证和本科学历证。99年扩招之前,能享有此证书不光是非常大的荣誉,而且更是得到了能带来未来收入的“经济租”凭证。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普遍的稀缺性,也因此拥有美好的未来和憧憬。99教育改革扩招之后,这个群体已经不再特殊,更加不稀缺了!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租”,跟我一样的一批98级选择了考研,当然教改的脚步更快,随着硕士和博士的扩招,我们发现自己辛苦所得的“经济租”稀释得更快(因为要考虑时间带来的机会成本)。得出结论,我们这一代真可怜,如果还想通过读书获得个人的“经济租”只有攻读“圣斗士”学位,直至“烈士”了!(知道我跟同学总结人到三十这一代得出什么:初中同学比高中同学混得好,高中同学比大学同学混得好,大学同学比硕士同学混得好,硕士同学比博士同学混得好!)

    这无疑是一种可悲,我们这一代很大程度上家庭条件好坏决定了个人的成就。靠读书来获得成功始终是有限的,在教改扩招之前也许还可以,因为读书可以获得更高“经济租”,教改之后随着“经济租”的稀释,读书已经成为一条不归路。自古就有“穷文富武”之说,当代就有了“读书无用论”。仔细想想,穷人的孩子不读书是否可行?读书其实是穷人孩子获得“经济租”的唯一手段,“经济租”虽然在被稀释,但是了胜于无啊!反观现在体力劳动者获得的“经济租”,近日沿海的民工荒,建筑工人在广东某些地方月工资已经上涨到3000以上,这个“经济租”是暂时的,是不稳定的,随着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改变必然会消失。结论:穷人的孩子,你如果有读书的机会,还是得读书!

        总之,只要你拥有经济学思维和勇于发现的眼睛,“经济租”在经济社会中无处不在,你生活中的很多努力和付出,无疑都是走在寻求“经济租”的路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6:11:34
不知道制造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经济租”有什么好处,除了让人云里雾里以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6:43:18
先评分再看,支持一下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6:57:51
哎,高校的老师,支持慢慢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7:28:31
我认为经济租是一种广义的高于“正常”的回报。它可以是对一种新的发现,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组合方式,新的信息,新的产品,等等的超常回报。当然,也不能排除负的经济租的情况,尽管人们注意的往往是正的方面。
这可以认为是某种“新”的正价值的异常点的出现,形成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租,导致不平衡的出现,然后这个系统逐步向新的平衡点的过度。等到新的平衡出现时,原来的经济租就会消失了。
我记得有些经济学家将这种机制内的一部分作为创新和革新的重要因素,并由此说垄断利润也有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