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560 108
2010-01-27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就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 

    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竞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 "

    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去上海的人第二天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在长年奔波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公司人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
    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常在北京站,一个拣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俩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请各位看了以上故事后,谈谈你们的感想如何?

我昨天没有直接说说自己的看法,是想先看看大家的看法。自由言论,笑骂由人!


我不是来自上海,但是离上海也不是太远,北京也没有给我伤痛,留给我的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毕业考研时报了一个培训班,就住在北方交通大学的宿舍里。我这个帖子没有贬低北京的意思,也没有赞扬上海的想法,只是想以这两个大都市为背景,大家来交流一下。北京说明了北方人的朴实,上海说明了南方人的精明。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在上大学之前,连我们市里去的都很少,当时除了觉得远,还有就是坐车得花钱,县城也只有过年和考试的时候去一次;所以在上大学之前,我没见过大世面,对外界了解的也很少,跟上文提到的主人公很相似。
毕业要工作的时候,去留问题我也想了很久,我在西北上的大学,在那里生活这么多年,很想留在那边,但是后来我还是来了这里,来到目前的工作的地方,感受到了这里的富庶。
刚工作那会,激情很大,也在不同的岗位上做了一段时间,最终没有留在喜欢的岗位上;目前的工作很安逸,使我的意志很消沉,也觉得很颓废,没有了危机感;偶尔也会想想,我一生是不是真的在这个单位工作,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很迷茫,所以心情非常低落。
我上大学时候也是个愤青,好多事情做法都看不惯;因为在农村的时候受过的交易很传统,我是82年的,但是我不知道城市的教育方式,所以我只发表我接受的教育方式,三好五热爱,爱祖国爱人民,热心帮助人民等等,在我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最常提及的就是北京和上海,说北京的伟大,上海的繁华,但是真正到这个地方生活的时候确发现,外地人在这里真的很艰难。上了大学,真正接触到社会的时候,才发现我多受到的教育跟生活很不一样,经过大学时期的磨练,我也明白了,再怎么愤青也没有用,不如怎么想法得到自己的利益实在,因为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人不缺,这个事情或者工作你不做,自然有别的人来做。所以我的观念在转变,我也不再愤青,总是抱怨不如去想想解决办法来的实在。
我目前觉得很不成功,事业上的不成功,生活压力也大。我现在稍微明白了“男人就怕入错行,女人就怕嫁错郎”的一些感受了;既然选错了行业,我就得想办法在这个行业做的更好才行,想转行是不可能的,那样付出的会更多;目前正在着手准备自己的公司,想出来自己做了,同时我也明白了创业的艰辛,压力也非常大,但是又找不到可以诉说的朋友,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来这个论坛注册后,我也是今年1月份再这里第一次发帖,也算是发泄一下自己的心情吧,还请大家多担待。
这个帖子的目的我想表明的我的观点是:人只要有思想,不管是上海还是北京,哪怕失败了,但是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奋斗过,我觉得也值了,至少可以证明一下我自己,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就找个安稳的工作好好工作吧,起码可以为自己的家庭负责。这个故事也是我以前在老家时听到的最多的故事,说上海的繁华和上海人的精明,北京的伟大,都是我以前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但是现在我没有选择到那里工作生活,或许也是我没有勇气面对这两个地方的竞争的一种逃避吧。


请大家多批评指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7 16:50:33
没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6:52:01
呵呵,结果是预料到的,自己奋斗的内因才是关键,仅靠别人施舍只能乞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6:52:29
一个是为了不饿着,一个是为了赚钱,其实机遇都是有的,两个人对满足的需求方式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6:53:10
额~~是嘛~~
这些文字完全可以暴露出作者的心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6:53:41
编造的发现市场的故事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