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47 10
2019-04-04

1

实体即相对独立的实在整体。实体的生存(持存)、关联、动变、发展、衰解、亡各其固有的逻辑。研究这些逻辑的哲学,称为实体逻辑学。

说明:(1)研究实体生存(持存)的逻辑的哲学,称为生存逻辑学;研究实体动变的逻辑的哲学,称为动变逻辑学。

2)动变包括外在动变和内在动变、显性动变和隐性动变、简单动变和复杂动变、低层次动变和高层次动变。只知道外在动变、显性动变、简单动变、低层次动变,其智识是粗陋的和肤浅的。对动变的认识,特别是对内在动变、隐性动变、复杂动变、高级动变的认识是长期的、艰难的、永无止境的。对内在动变、隐性动变、复杂动变、高层次动变的研究往往需要采用科学和逻辑结合的方式,而单独的科学或逻辑学都是无法胜任的。

3)不同实体的生存、动变逻辑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研究实体生存和动变的共性逻辑的学问,是哲学的一种;研究实体生存和动变的个性逻辑的学问,则是具体科学与逻辑学的融合、统一。关联、衰解、亡的逻辑是生存逻辑和动变逻辑的特殊组成部分;发展的逻辑则是生存逻辑和动变逻辑的升级与嬗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4-4 10:19:56
2
宇宙间一切实体均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实体的本质本性(固有的根本属性)、生存方式和展现方式(存在方式)。变化是运动的必然结果。运动和变化,可以合称动变。
说明:(1)所谓本质本性就是基于实体的本质、由实体的本质决定、与实体的本质同在的根本属性。只要实体的本质不变,本质本性就不变;如果实体的本质发生变化,本质本性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2)所谓生存方式,就是决定和支撑实体如此这般存在、持在的方式;所谓展现方式,就是决定和支撑实体如此这般展现、显现的方式。——宇宙间的一切实体只有在其运动中才能如此这般的存在、持在,只有在其运动中才能如此这般的展现、显现。如果实体的运动方式不变,则其存在、持在的方式不变,其展现、显现的方式不变;如果实体的运动方式发生变化,则其存在、持在方式和展现、显现方式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3)变化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量变,一种是质变。量变即实体场所的变化、数量的增减,在量变阶段,实体的质态以及由其决定和支撑的根本性质或基本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质变是实体质态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实体根本性质或基本性质的变化。量变是运动的伴随物和副产品,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发质变。——实体的运动方式不变,则实体一般处于量变阶段;实体的运动方式发生变化,则往往会引起质变。
(4)一切皆动,无物不变。运动是实体的本质本性和生存方式、展现方式,是实体生存、联系、变化、发展、衰解、消亡的根源。——实体在运动中存在、持存、实在、变化、发展、衰解、消逝,通过运动而存在、持存、实在、变化、发展、衰解、消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4 10:20:17
3
动变是实体自身的动变,称为自在动变,其内含与方向(现实的和可能的)是由实体自身的内在因素所根本决定的,而其具体样态则是由其内外因素所共同确定的。
说明:(1)动变是绝对的(固有的、自决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也是相对的(内外共同确定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各自相对独立着的,也是相互联系联结着的。
(2)既不施行运动、变化,也不承受运动、变化,既不作用、影响、改变他者,也不被他者作用、影响、改变的“实体”,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永远不会被人类感知、检测、证明。
(3)简而言之,任一时空中的诸实体,首先是各自相对独立的,其次是处于永恒动变之中的,再次是直接或间接互动着的,并在其互动中共存共生、互联互斥、交流交换、互构互解、互消互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4 10:20:36
4
持存(生存)的基础和根源是实体构素内外有序动变;联系的基础和实质是相关实体互动;矛盾的基础和实质是不同动变主体(实体及其构素)及其动变趋向对立统一;量变和质变是实体动变不同状态;肯定和否定是实体及其构素内外动变所达致的不同结果。
说明:(1)动变与持存(生存)、动变与联系、动变与矛盾、动变与发展以及动变与时空、动变与质能、动变与样态、动变与现实性和可能性等等的关系问题是实体逻辑学必需优先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2)不同运动主体的不同运动,是相互作用影响、相互改变转变的。相互作用-改变,称为互动。(运动和)互动是相互联系联结的基础和实质,是自生自实、建构解构、另构新构和对立统一、变化发展、衰解消亡的前提、基础、源泉。
(3)联系的实质是互动,特别是持续和反复地互动。直接地互动,即直接联系;间接地互动,即间接联系。内部的互动,即内部联系;外部的互动,即外部联系。有利于一方或双方生存、发展的互动,即有利联系;不利于一方或双方生存、发展的联系,即不利联系。(基于实体生存、动变、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实体生存、动变、发展所必不可少,)与实体生存、动变、发展的保障条件、基本要素、必然产物密切相关的联系,即本质联系;与实体生存、动变、发展的内在逻辑无直接关系的联系,即非本质的联系。具备必要条件,(合乎实体生存、动变、发展的规律,)在一定时空中会确定不移发生的联系,即必然联系;(与实体生存、动变、发展的规律无直接关系,)不会在一定时空中确定不移的发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可能那样发生)的联系,即偶然(或然)联系。
(4)随着实体、条件、过程的变化,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有利联系与不利联系、本质的联系与非本质的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会相互转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4 10:20:53
5
处于动变中的实体均有多种样态。实体此时此地此样在,称为此在;此在之前的彼时彼地彼样在,称为曾在;内孕于此在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化为新的此在的实体的可能样态,称为可在;部分的存在于此实体的曾在、此在和可在之中且部分的存在于其他实体的曾在、此在和可在之中,从而成为相关实体联结、沟通的桥梁、纽带的存在,称为相关实体的联在,简称联在。
说明:(1)曾在是曾经的此在;此在是曾在的诸可在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在可以转化为新的此在,到那时候,现在的此在也就变为新的此在的曾在。
(2)某些曾在特别是此在的切近曾在,也是其此在的诸可在的一部分,因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曾在、此在、可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联在是不能孤立存在和展现的。只有在相关实体的动变中、在相关实体的相互联系联结中,联在才能存在、持在和展现、显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4 10:21:14
6
实在(实体)不是诸此在的简单堆积,而是诸此在及其切近曾在、可在、联在所构成的整体。
其中,诸此在是实在(实体)的构成要素,诸此在的曾在、可在、联在是实在(实体)的构成因素。
说明:(1)实在作为整体而存在,可称为实体,其整体性可以是紧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不稳定的;可以是定域、定量、定形的,也可以是不定域、不定量、不定形的。
(2)诸此在表征的是实在(实体)的现在,诸此在的曾在表征的是实在(实体)的过去,诸此在的可在表征的是实在(实体)的未来,诸此在的联在表征的是实在(实体)的内外关系。
(3)诸构成因素(曾在、可在、联在)依存于诸构成要素(此在),但是并不能用诸构成要素来解释说明。——只研究实体、系统的诸构成要素,而忽略其诸构成因素,是以往的哲学研究的盲点和误区,实体逻辑学研究是克服这一盲点和误区的有益尝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