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误远 发表于 2010-1-29 22:22 
按劳分配必须先界定清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是按劳分配。
中国改革前的分配首先是权力分配,然后才是按规定的劳动时间分配。农民就不能干工人的活。也没有实行过按劳分配。
那官僚的权力能分到什么嘛?这是有明确的工资限额的(以苏联来说收入差距也只不过在十到二十倍左右,高工资的基本上是一些技术官僚),他们没有利润式的收入。既便想贪污,
要素市场又不存在(国营企业都在计划之内,卖给谁可以兑换成钱?那些物资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你以为是市场与计划结合哈),怎么能转化成钱或者资本?顶多官僚作风很强罢了,表现就是安插一点亲信。我还要指出一点,
计划经济下是技术员、技术官僚得势,
某些管理员如厂长,如果没有评到技术职称,收入还不如评到职称的普通工人,不说苏联,就我们国家以前都有这种情况。有人会说苏联,特权阶层有别墅,有汽车,可他们怎么不提普通工人90%以上的家庭都有别墅,30%的人都有汽车。所谓的特供品,只不过是某个企业的生产剩余时间加多的一些产品,用于企业内部职工分配。似类的情况在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中也有这种现像。
而且
官僚主义在私有市场经济下也普遍存在,私营企业既便稍上规模的也是通过一种制度来管理,更不要说大企业,这就造成普遍的官僚主义,难道说这些企业是这些官僚的不是资本家或者股东的?
不过要说的是中国前三十年,的确是在地 方 官僚权力来决定生产(而不是苏联通过会计制度在运行),但那些是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官僚的生产资料分配无关,重工业的东西,也不能拿来吃,拿来卖。
所谓权力分配是说不通的,很式管理员,如:车间主任、厂长等还没有技术人员的工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