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几个小时,就要光荣的步入30岁的门槛,他们说现在的新说法是三十岁的女人才是最美的年龄,明晚的生日宴朋友们又会掏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礼物,估计苏苏他们又会选豪生、洲际、万豪之类的地方,哦对,新开了艾美,可以去试试艾美有没有被本土化的气息所感染?不是我们动辄去酒店,是重庆真的没什么地方吃顿象样的饭。到酒店也不过就是环境象样一点,菜也不怎么样。
吃什么已经不感兴趣了,其实到哪儿都一样,无非就是法国菜、泰国菜、意大利菜、西班牙菜,尽管做得都不怎么正宗。大多数人以为西餐中最好吃的是鹅肝酱、鱼子酱、松露这三样,当然,也是最昂贵的,我们平时也不是天天吃,偶尔换换口味罢了。
说到饮食,我就替重庆的美女们不值,一个个看上去还多精致的,却张口闭口就是火锅,大众消费,弄得自己一身臭气,头发衣服都散发着牛油的味道,一大群人伸出在嘴里舔过的筷子在一个锅里面捞,说实话,我真是不习惯,我估计品位这个词在重庆压根没什么市场吧,但卫生总应该要吧。在重庆,大酒店不少,但根本就找不到几家品与味兼备的像样的餐厅,在上海,扒牛柳伴鹅肝及牛肝菌幕丝+马沙拉酒汁、低温慢煮鲜橙味阿拉斯加三文鱼配茴香菜+藏红花土豆泥……这些菜,都是我喜欢的,一些小小的餐厅也可以吃到,但是在重庆的餐厅里要点这些菜,估计会被当成显摆受到嘲笑。不知重庆的美女们知不知道吃的东西也有大盘装小菜的。在重庆我一次也没吃过我上面说的这些菜,没有Va Bene华万意、没有T8、没有兰·上海……可能这些餐厅知道重庆只爱火锅大锅饭的草根习惯,不来,怕亏本。
来上海以前听朋友说起重庆有的只是草根文化,没感觉,来了发现,所言甚是。一起来重庆的几个朋友,都不怎么喜欢这个城市,总觉得无法融入,不单单食不让人省心,其他的衣、住、行也一样,用重庆话说,真“婆烦”!
吃,说完了。登不了大堂。
穿,不用说了,一线的大牌基本没有,出来个美美总感觉象骗土老财的大卖场,装修得跟旧仓库似的,没有探讨的价值。一个朋友来重庆三年了,没有在重庆买过一件衣服。都是回一次上海买一大堆。
住,重庆新直辖市,城市建设速度快,来重庆一年多了,至今没找到一个环境好点的公寓。虽然我现在住的小区算是重庆数一数二的高档楼,但跟我上海的高档公寓比起来,差太多了。朋友开玩笑让公司行政的小妹妹长期帮我定个酒店房,我真想这么干了。住家还不如住酒店,多悲哀。
年轻人都喜欢公寓,方便,与繁华没有距离,说说我在上海的公寓吧,面积不大,只有我重庆这边住的一半多一点点,但很精致。靠着地铁站,出门不远有伊势丹,偶尔我会在周末早早把车开到那儿,傻傻的等着焦叶开门,只为尝尝Vincent新研制的咖喱虾或芒果沙律,看那个好玩的泰国男人摸中国男人屁股,有时会在暗处拍下被摸的男人或惊悚或厌恶或发怒的表情。
绿化,怎么重庆人都不用呼吸干净空气的吗?完全不拿自己健康当回事,感觉重庆的公寓好多都是单体楼根本没有绿化可言。更不要说水景观,一个湖,就是人工湖,也没几个开发商造,在重庆,不是别墅你根本不要奢望有自然生态的公园,能种几棵树径稍微大点的树,就要对开发商感恩戴德啦!什么低碳生活哇,环保生活哇,好像都跟重庆人没多大关系。
再有,重庆的公寓商业化气味太浓,公寓作为商务办公的使用功能更强,总觉得里面全都是来来去去的过客,进出的人群形形色色,邻居,骂粗口的老太太,染黄毛的小混混,什么类型都有,没有圈层生活的归属,没有居家休憩的温馨,没多少居住价值,出门十天半月,点都不会想念它。
地段选择上,公寓要不就是出入过于繁华的商圈里,要不就相对冷清的新区,找不到商务与生活之间进退自如的平衡感,轨道交通也是衡量好公寓的重要指标。 没有,通通没有。
对于城市白领或者金领,好公寓是胜过酒店的家。重庆的开发商似乎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公寓,以为房子户型修小点,配几部高速电梯就OK了。
这就是重庆,拥有9个主城区,被堂而皇之可笑称为“大重庆”,却没有一处好公寓能够安放一个上海女人快普及了的一个普通的爱马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