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438 21
2006-02-21

【作者:吴向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一个令人警醒的社会信号在上周发出来了。那就是许多媒体都报道了的一条新闻:有关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月薪已经低于某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预期月薪,亦即“大学生身价低于农民工”。

  这桩事决不能等闲视之。

不能轻描淡写地说这调查大概不准,因为大学生就业迅速变难、薪资水准迅速下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一个事实。有关调查只是把这个事实更加触目惊心地揭示了出来。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大学教育不够实用”。因为即使是那些相当“实用”的专业,这些年同样存在毕业生薪资大幅度下滑的现象。更不能简单地说这是前几年大学扩招造成了的大学生相对过剩,因为按照大学生占人口比例计算,我国大学生数目还远远不够,而且也并没有超越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准。

  这个信号究竟在警示我们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走向“相对贫困化”。我并且认为,这是比简单的贫富分化要严重和危险得多的一个社会问题。按照中产阶层的传统定义,它的主体就是所谓“白领”,即从事非体力劳动的薪资雇员。在中国,过去几年中,这个社会阶层正日益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背负着房价飞涨、医药费高昂、子女教育成本上升的沉重包袱。假若做一次关于中国人主观幸福程度的调查,我敢打赌说,白领阶层会是感到最不幸福的人群之一,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不但会低于富裕阶层,而且很可能会低于不少的普遍劳动者,例如农民工。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是目前我国的经济政策和体制下,中产阶层的利益经常受到忽视。过去,政治经济学倾向于所谓“两极对立”的阶级划分法,即把社会简单地划成“穷人-富人”、“企业家-劳动者”。在发达国家,这种阶级两分法从50年前起就逐渐被抛弃,代之以强调中产阶层的崛起和社会利益多元化。政府的政策也日益强调保护中产阶级利益,左右两派的经济政策都向中间靠拢。而在我国,阶级两分法直到目前仍据有一定地位。在这种思维定式下,政府的政策也容易趋于两极。例如:当需要发展经济时,政府就拼命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此制定的政策往往向少数富裕阶层特别是企业家阶层倾斜;而当觉得需要促进社会和谐和平等时,政府的目光便更多地投向了最底层的劳动者。我这里当然不是说,企业家的利益或者底层劳动者的利益不重要。问题在于,如果政策自觉不自觉地总在这两大利益集团之间摇摆,居于中间的中产阶层就无形中成了一个弱势集团。

  一般而言,中产阶层被认为是社会的稳定阀。如果这个稳定阀自身心绪动摇,社会矛盾就可能被放大。这几年,民间对贫富分化的愤怒和怨言突然高涨,我认为,这股声音一个主要来源,并不是那些最穷困的群体,而恰恰是相对贫困化的中产阶层。换言之,中国贫富分化在现阶段的最关键问题,既不是“富人太富”,也并不是“穷人太穷”,而是中产阶层的停滞和相对贫困化。

  在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政府必须兼顾不同利益集团。两周前我曾在本报撰文指出:要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就要扮演一个“斡旋者”,负责化解冲突,平衡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无独有偶,上一周,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也称,现在必须承认不同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存在,政府的责任是要创造和疏通多种合法的表达渠道,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在我看来,目前首要的一步,就是承认“穷人”“富人”之外的第三个利益集团--中产阶层--的存在,并充分保护他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作者系Manatt Jones战略咨询公司顾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2-21 20:40:00

有何感触!

到底是扩招造成还是政府关注群体侧重方向造成

请高明之士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2 09:53:00

关于“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月薪已经低于某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预期月薪,亦即'大学生身价低于农民工'。”是媒体炒作。我周边高校不少,他们预期收益并非是作者所说。现在毕业生确实趋向某一特定区域,比较关心“发展前景”行业,这是理所当然。某些地方有意压低大学生就业底薪,但不至于是作者说……

我赞成作者所说:“中产阶层被认为是社会的稳定阀。如果这个稳定阀自身心绪动摇,社会矛盾就可能被放大。”即我国要扩大中产阶层的观点。但目前当下最紧要的,是失地的农民问题,是特困人群的解困问题,“白领”问题是后一步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2 13:32:00

白领收入低对消费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但如果说到我国经济生活的关键问题还是底层民众太穷.对于学术问题,如果总站在自己的利益集团去看问题,对解决问题是不利的.精英集团有强势的话语权,中产阶级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底层民众话语权却很弱.如果我们不能看到自己跟底层民众是处在同样可怜的境地,看不到我们真实的处境,那是种悲哀和灾难.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不能容忍贫富差距过大的.先照顾最弱也是数量最大的那部分民众,把最短的那片木板加长才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如果不能提高底层民众的收入,扩大内需就无从谈起.白领的收入是跟经济环境紧密联系的,国内经济整体形势不好,白领收入的增加何从谈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4 17:34:00

这个不是人才的问题,这个是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当举国上下都在做裤子的时候,人家没有必要为你这个大学生开出高工资,自然大学生的工资就没有着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5 09:42:00
中产阶级无论在经济上的内需扩大还是政治上的稳定都是很重要的力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