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垃圾树在2006-2-22 13:11:00的发言: 大概是说:关于异象研究的模型,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理论.
 
楼主这篇是不是从FAMA(1997)的那篇Market effciency, long-term returns, and behavioral finance
里取出来的?看口气比较象那篇
  不敢苟同,此文应该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对行为经济学研究偏异现象的研究方法--穷举法(个案描述,缺乏统一范式)的一种不满。
 因次,这里说,偏异现象只是为理论寻找故事(例子)罢了。
 Fama还有一篇经典论文:"The End of Behavioral Finance",这个意思就更加明显了。
 虽说Fama是最初BE/BF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他在行为经济学的前途上面还是较为悲观的。
 这点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新的范式的出现将会是很近的事情,Camerer, Robin等人的努力,让我们确实看到了希望,也找到了避免the end of BF的一条道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3 9:51:5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