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2月01日 16:44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有关“在六个月内数千家县级以下驻京办将被撤销”的消息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无论在半年后这些驻京办是否能够被撤销,临近年关,这些驻京办依然在正常地忙碌着。
齐峰(化名)是沿海某省一个县级市驻京办的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前一再推脱。他提出的理由有两条:“现在太敏感了,一是国管局的政策具体怎么执行还不知道,另外我还是个副职,我的情况不具代表性。”不过,在得到只记录事件、绝不提任何相关地名、人名等承诺后,他最近三天(1月27日至29日)的日程安排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1月27日 接待 维稳
上午:带人去看病
周三上午,齐峰特地起了个大早。该驻京办在海淀区,而9点钟他要带一位本市某领导的父亲去协和医院看病。尽管这位老爷子的儿子其实已经离开了一线、调到了政协工作,但是“人家当年在困难的时候帮助过咱们,而且就算没有这层关系,政协副主席的父亲看病也应该帮忙联系的。”
齐峰所在市的驻京办其实就是一座三层的小楼,因为有一座酒楼挡着并不临街,里面有不到二十间客房。那天,他不到6点半就起来了,因为要陪着老爷子吃早饭,“这是我们那里的规矩,如果上午有统一的安排,一般是要陪客人一起吃早饭的,这样人家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7点半钟,他们就出发了。在北京待了7年了,齐峰对于北京的交通已经非常的熟悉,而且他强调,“我们今天约的是平时很少出诊的教授,人家每周也就出诊一次,还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迟到了特别不合适。”
不到9点,齐峰轻车熟路地把车停在了台湾饭店附近,“这里和医院的停车费一样,但是不用排队,走过去也就5分钟。记住了,经验呀。”说起这里他充满了感慨,“非典那一年我刚来北京,带人来这里看病居然差点迷了路,一个人也不认识,还是从号贩子手里买了三百元的号,现在,好多人看病都是通过我挂号的。”他说起这些不无骄傲。
中午:到机场接人
不到10点,齐峰就带着老爷子从协和出来。四十分钟后,他们就回到了办事处。齐峰简单吃了一口饭就又出发了,这一次,他要去首都机场接市里某领导的家属。虽有两个专职司机,但他亲自去接显得特别重视。出了停车楼,齐峰就坐到了国内到达对面的咖啡馆,对于这一切他不能再熟悉了。
下午:接回上访人员
由于飞机晚点,14点半了,齐峰的奥迪还在东四环上,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信访办那边要他去东城接“非访”(非法上访)人员回去。要在平时,他肯定放下手中的工作就赶过去了。于是,齐峰只好一路上打着电话,安排办事处的其他同事去办,电话之余,还要向车上的客人表达着歉意。
晚上:客人接风+保养车子
把领导家属安顿在酒店住宿,16点多,离晚上的接风晚宴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他又抽空去固定联络的4S店做了一个小保养。齐峰特别给记者回答了一个重要的疑问:为什么领导家属住酒店而不是像普通干部住办事处?像他们这样的相对发达地区,领导家属早就见惯大世面了。办事处虽然方便但是硬件条件还是比酒店差很多,另外办事处都是自己人,反而不方便。
1月28日 陪访 开会
早上:北京站接人
这一天,齐峰起得比周三还早,因为要去北京站接人。办事处的两辆奥迪都托人办了能进出车站的通行证。这样的证件如今已经很不好办了。因为能够把车开到站台上,被接的客人都会觉得特别有面子。
上午:鸟巢冰雪季
放下一早接到的客人,齐峰带着昨天来的领导家属直奔鸟巢而去。去长城和故宫已经是老皇历了,2008年之后,鸟巢、水立方成了新“据点”。而现在,正好在鸟巢有一个欢乐冰雪季,他们老家很少下雪,这下正好让客人玩个痛快。
中午:亚运村的金钱豹吃自助餐,领导家属非常满意。
下午:看望老领导
下午,齐峰带着一早接到的客人来到三零一医院,他们要看望的是本省在京的一位老领导。见面后少不了一番客套寒暄,然后齐峰先退了出来,给客人一个单独聊天的机会。这是他在实践中逐渐“悟”出来的。
1月29日 拜访 买票
上午:拜访某部委司长
这天,齐峰难得睡了一个懒觉。他上午只有一件事——拜访某部委的一位司长。这位司长是他们市的姑爷。电话里商定了七八次后,齐峰终于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招待机会。以前这属于每年过年的礼节性拜访,不过今年有点特殊,司长即将回乡探亲。落实好司长的相关日程安排,是硬任务!
中午:敲定火车票
在京老乡们的回乡车票是眼下当务之急。中午,他特别安排了一个特殊的宴请,尽管宴请的对象不是铁道部或者铁路局的负责人,但是,这位做机关办公室主任的仁兄却有本事在每年最紧俏的时候搞到火车票。宴请和购物卡都不能少。
下午:新闻发布会
下午2点,齐峰所在市里下辖的一个旅游景点在北京做一个新闻发布会,希望来自北京的游客春节期间能够前往旅游。作为该市驻京办副主任的齐峰自然也要前往参会,其实不仅是参会,就连到会的很多新闻媒体也是齐峰帮忙邀请的。
晚上:老乡大聚会
发布会结束后,该景点管委会主任宴请老乡。类似的老乡聚会春节前总要有那么几回,而作为驻京办代表的齐峰也是一定会被邀请的。齐峰前年体检中就被查出了重度脂肪肝,但是一醉方休是不可避免的。
最新的备忘录——2月10日晚6点:招待本地大学生。驻京办将招待所有在京不回家的20多名家乡学子提前吃年夜饭。红包里的数额和具体礼物,还在操办中。第二天,返乡过年。
我不怕被撤销 真正的后备干部谁会干这个?
对话
记者:《驻京办主任》您一定看过,王晓方写得到底像不像实际生活?
齐峰:我是第一时间就读了,首先得肯定作家还是比较有生活的,但是照我看最多也就有三成像真的,这个活是要抛家舍业的,比起很多在地方的实权部门还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要是驻京办主任真的像他说的那么好,还真轮不上我来了。
记者:您个人认为,驻京办的主要功能到底在哪里?
齐峰:要我说就是接待和维稳,接待包括迎来送往、寻医问药和联络老乡等,维稳就不用我说了,网上讲的够多了。还有一个沟通协调的功能,特别是那些省级副省级的驻京办,起到了一部分商会的职能。
记者:驻京办真有必要设立吗?
齐峰:我肯定觉得有必要了,尤其是地方设立的驻京办,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人的存在和努力,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也会复杂起来。我倒是觉得一些地方机关和大型国企设立的驻京办有点没必要,我认识一个朋友是某省交通厅驻京办的,他们有自己的实体,一家三星级的宾馆,也没有维稳的任务,那日子才叫爽呢。
记者:外界质疑的一点是你们动辄就给领导送礼……
齐峰:关于领导,我们老乡里面又没有高干,太大的领导我们根本没有机会认识。要说送礼肯定有过,但是土特产品和年货又有谁没有送过呢?这是国情。不承认的人很虚伪!
记者:一旦你们这个驻京办真的撤销了,你会有遗憾吗?
齐峰:没啥遗憾的,还是那句话,这个活没有小说写的那么好,要真是待培养的后备干部才不会干这个呢。要是真撤了,反正国家还得给我安排新的工作,而且我这几年也确实交到了一些朋友,有在北京的,也有地方的,我值得了。 X093 J180
观点
某驻京办主任说
撤销只是“换汤不换药”
1月29日,中部某省某地级市驻京办主任王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级驻京办要撤也只能是换汤不换药。
王主任表示,驻京办不是腐败的窝子。像我们这个地级市驻京办,一没宾馆,二没饭店,没什么项目经营,哪里有钱可以腐败?因为一切都要靠财政拨款。我们市还好,每年拨款15万,有的穷的地级市一年才8万。这要负责房租、水电费、取暖费、电话费、油费,当然还有招待费等。一般请人吃饭也就是家常菜之类的,一顿饭二三百就是很好的了,顺峰什么的我们想都不敢想。所有款项每年回到市里还要交给审计局审,每一笔都要审。
当然,我承认有些驻京办有点腐败。那是因为人家有钱,账可以自己做,不走财政拨款。
县级驻京办要撤也只能是换汤不换药。你撤了,它换个名字又来了,租个房在北京住着,能怎么办?它会不会改叫公关办,叫宣传办?或者成立个商业咨询公司都有可能,因为要“跑部钱进”,不留人盯着能怎么办?谁给你项目呢?特别是处置上访人员,这事通常上头通知得很急,要求一天之内接走,没有我们,谁能办得了?
专家说
一撤未必万事大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撤销县级驻京办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之本在于行政体制的改革。各个部委要做到两个透明——项目审批制度的透明;公共财政预算的透明和细化。只有这两个透明达到了,才会杜绝“跑部钱进”的现象。对于驻京办同时要加强管理,其登记、注册、运营都要由三方协调统一管理。这三方是北京市、各个驻京办所属省以及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成言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各地驻京办自身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