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版
917 3
2019-05-04

近日,毕马威发布了2018年底版的《金融科技脉搏》。报告强调了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和全球主要市场美洲、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主要发展状况和趋势。亿欧智库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2018年,金融科技投资大幅增长,并购、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的全球投资总额从2017年508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1118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一倍。2018年全年的大型交易包括Vantiv第一季度以128.6亿美元收购Worldpay,蚂蚁金服第二季度创纪录的140亿美元风投融资,私募公司黑石(Blackstone)第三季度对Refinitiv的170亿美元投资,这些交易激发了金融科技市场的兴趣和活力。

2018年以来,并购和收购在美洲和欧洲的金融科技投资中都占据了最大份额,而风险投资则在亚洲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技术层面,支付和贷款继续吸引着全球最重要的投资资金,不过保险科技和监管科技也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全球各地涌现出强大且高度多样化的金融科技中心,以及现有金融科技公司和规模较大的金融科技公司日益认识到,并购是它们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进入2019年的金融科技投资而言前景是积极的。

全球金融科技投资翻番

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增长了一倍多,部分原因是受到少数大型交易的推动,包括Vantiv收购WorldPay,以及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在18年上半年筹集的140亿美元风投融资。2018年下半年还出现了大量大型交易。总的来说,2018年是金融科技投资屡创新高的一年,包括风投、CVC、并购和私募股权投资。

大型科技公司纷纷登场

2018年,投资者将大量注意力集中在软件即服务(SaaS)商业模式上,金融科技市场的投资者也不例外。阿里巴巴、谷歌等在内的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不断努力扩大云服务的供应。虽然其中一些公司希望与金融机构直接竞争,但其他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产品,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够推出自己的金融技术解决方案,或提高内部效率。

开放数据推动金融科技的重大发展

开放银行和开放数据依旧是金融科技投资者的关键话题——不仅是在已经授权或正在实施开放数据机制的市场上还是在对利用最佳实践的发展感兴趣的市场上。

随着成熟的金融技术公司努力提高竞争力,以及新的金融技术公司寻求进入市场,预计开放的银行业将导致更多的竞争。然而,增长仍将是一个关键障碍,客户获取和规模扩张将是特别的挑战。因此,开放银行业很可能将主要成为发展伙伴关系的催化剂,使金融科技公司得以发展壮大。

保险技术迅速成熟,吸引了更多的资金

在过去一年里,保险技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融资。在全球范围内,2018年有13笔超过1亿美元的保险科技交易。

保险技术解决方案在2018年迅速扩张,许多保险技术公司的关注点转向了基于平台的模式,传统保险公司和保险技术人员看待数据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企业投资再创新高

2018年,企业对金融科技的交易数量连续第八年增长,投资额为231亿美元,几乎是2016年116亿美元前一高点的两倍。企业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和广泛的公司以外的金融服务行业参与通过投资和收购,参与投资的增加表明了金融科技正在走向主流,该行业的日益成熟,也促使一些更先进的金融技术公司进行自己的投资。

全球主要市场的金融科技发展状况

美洲:2018年,美国金融科技投资总额飙升至历史新高,共投资545亿美元,达成1245笔交易。相比之下,2017年通过1,039笔交易共融资290亿美元。尽管美国占了这类投资的绝大部分(525亿美元),但其他地区今年也出现了规模可观的交易和总体上强劲的金融科技活动。

美国:整个2018年,美国的金融科技市场非常强劲,不缺乏投资机会、高估值以及包括企业和私人股本公司在内的广泛投资者的强劲参与。

2018年,美国金融科技交易总额达到1061笔的新高,与更广泛投资市场的趋势相反。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也创下新高,增长了一倍多。

欧洲:2018年,欧洲金融科技投资交易总额有所下降,但总额大幅增长。欧洲在2018年吸引的金融科技风险投资规模为有史以来第二高。VC投资者对后期融资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公司在F系列和G系列中都进行了大轮融资。因此,即使VC的交易数量减少了,交易的平均规模也显著增加。

亚洲:2018年,亚洲金融科技融资再创新高,通过372笔交易融资近227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的投资来自蚂蚁金服在18年上半年创下的一项全球纪录:140亿美元的C轮融资。

尽管中国仍是亚洲最大的金融科技交易来源国,但在2018年期间,该地区其它司法管辖区的金融科技交易激增。

中国的金融科技投资者正在从支付领域撤离

除蚂蚁金服的巨额投资之外,今年中国的金融科技投资略有放缓。在一定程度上,这可能是中国主要金融科技行业成熟的结果。例如,投资者对支付领域的关注程度较低,因为在中国,几家占主导地位的市场领军企业正迅速成熟,给规模较小的企业留下的兴趣不大。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投资者开始关注其他细分行业,包括生物识别安全、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

全球扩张和投资是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和大型科技企业的首要任务

2018年,中国的大型科技巨头主要向外寻求增长。蚂蚁金服通过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融资140亿美元,为其全球扩张融资。腾讯还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包括在马来西亚推出一款本地数字钱包应用,在其微信Play平台上扩张零售商(尤其是在美国),以及在其它地区直接投资金融科技公司,例如总部位于德国的challenger Bank N26。

中国规模较小的金融科技公司也专注于扩张,尤其是在东南亚。例如,大量中国企业涌入新加坡,申请在该国经营的牌照,或寻求建立合作关系或合资企业。寻求在该地区扩张的中国企业数量增加,这给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该地区其他国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了一定压力。

除中国外,挑战者银行模式不断扩张

2018年,挑战者银行模式继续在亚洲扩张,该地区多家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日益活跃,包括印度的DigiBank、越南的Timo、日本的Jibun bank、韩国的Kakao bank和K bank。

许多投资者认为,数字银行是在银行业务不足和未开设银行的地区降低服务成本的关键途径,从而促进金融包容性的提高。

然而,与亚洲其它地区相比,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一直非常谨慎。因此,政府只向少数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发放了银行牌照,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5-4 17:42:17
Tha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11:26:05
tha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8 08:35: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