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1397 1
2019-05-06

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

--读书笔记 (三十一)


第二部分 中期(1967~1988年)(19)


14章 1988:可口可乐公司(之一)

        1988年秋,郭思达和唐纳德·基奥(分别是可口可乐的董事长和总裁)注意到,有人在大量购买其公司的股票。后来得知,那人就是沃伦·巴菲特。那时,相较于1987年“黑色星期一”崩盘前的高位,可口可乐股价已经跌去了25%,而巴菲特正在尽可能地增持。到1989年春,巴菲特已经拥有可口可乐约7%的股份,平均成本约为每股42美元。 坊间的笑话说:就巴菲特来说(极爱喝樱桃味的可口可乐),这是“肥水不流他人田”。


        对1988年的潜在投资者来说,可口可乐(见图14-1)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家拥有辉煌历史的公司,当时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作为一家销售专利药饮的企业,该公司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但到20世纪4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的标志性企业!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在股票交易所上市;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已成为一家根基稳固的跨国企业。根据公司1985年年报,可口可乐当年软饮的海外销量已经达到总量的62%。


图 14-1.jpg


图 14-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是可口可乐与其对手百事可乐的“可乐战”鏖战正酣的十几年。1975年,百事可乐公司推出“百事擂台”,即在全美国的大型商场,进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口感盲测。由于不少品尝者偏好更甜的饮料,百事可乐在此次挑战中赢得了多数参与者的喜爱。到20世纪80年代,这次成功的广告营销使可口可乐的形象受损,并使百事可乐从可口可乐那里赢得一些市场份额。在1985年,随着“新可乐”的推出,这两家公司的较量达到了高潮。“新可乐”对原可口可乐配方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口感盲测的结果超过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原因可能是新可乐比之前的可乐要甜得多;不过,这就出现了一种尴尬:可口可乐在之前的营销推广中,区隔自己与百事的亮点就是甜度较低!虽然早期对新可乐的接受还不错,但一群嗓门很高的少数派顾客很快便开始要求老可乐的回归!老可乐的形象过于根深蒂固了,以至于尽管新可乐在口感盲测中略胜一筹,但有些老客户依旧强烈要求老可乐重回市场。如今,这番折腾已作为市场营销教科书中的标准案例。1985年7月10日,老可乐(更名为“经典可口可乐”)重新上架售卖。及至1985年12月,据说经典可口可乐的销量已经领先于新可乐和百事可乐。公众的看法似乎是:虽然新可乐的推出显然是营销的误招,但可口可乐的品牌强大到足够消除它的消极影响。


        这就是巴菲特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时的公司经营背景。此时,还有两个与投资者相关的情况:1982年,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推出了健怡可乐;1985年,推出了樱桃可乐。及至1988年,健怡可乐毫无悬念地发展成了公司的明星产品。

当时,在投资者可获得的公开文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就是1987年年报(1988年设法解读这家公司的投资者能够获得的最新的完整年份报告)。在第6页,郭思达(董事长兼CEO)说道,可口可乐主要业务是销售软饮料——这项业务的营业利润占总额的95%。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整体业务结构如表14-1所示。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利润绝大部分来自软饮料事业部。潜在投资者可以集中精力分析这个部门。


表14-1 经营分部概览

表14-1 经营分部概览.jpg


        资料来源:The figures were assembled fromassortedfinancial information from the Coca-ColaCompany’s 1987Annual Report.



        从年报的第8页开始,管理层把核心软饮料业务的主要内涵描述如下:①向灌装厂这类客户销售软饮料糖浆和浓缩液;②打造可口可乐特许经营品牌,刺激终端消费者的购买。管理层还给出了1987年清晰的运营指标:销量总体增长6%。鉴于软饮料事业部的收入增长了10%, 我们可以由此推断,1987年的平均价格增长了4%。能够同时涨价和提升销量的公司通常拥较强的市场地位,所以,1987年,可口可乐公司软饮料事业部的营业利润增长了21%,就不足以为奇了!


        除了它能以更高价格卖出更多产品的相关信息之外,公司管理团队还以国家/地区为单位分别提供了销量的动态数据(见图14-2,信息来自1987年年报第8页)。

图14-2 可口可乐的全球销量.jpg

图14-2 可口可乐的全球销量



        仅是这个图就可以帮助当时的潜在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可口可乐业务在国际市场的显著增长。这里可以引出一个非常清晰推论:1987年,美国之外的人均可乐消费量要明显少于比美国市场,因此,该业务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这个推论被相关数据所证实:有数据显示在众多绝对消费量较低的国家/地区(西班牙、日本、巴西和中国)都实现了年销量两位数的增长。当时,精明的投资者是不可能忽视这些市场的销售潜力。


        在表14-2中,我展示了1985~1987年间软饮料事业部的数据,并假设1985~1987年 国内和国际收入增速持续到1990年的情况下,推算了1987~1990年那些数据将会是多少。请注意,我没有基于1987年的水平推算利润率的增长。我相信这些预测都是很保守的,因为有分销网络和提价能力的企业,本质上具有以更高利润率销售更多产品的潜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5-6 08:31:25
点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