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95 0
2010-02-05
一些学者(如吴敬琏、薛兆丰)似乎对火车票不涨价表示异议,认为通过"价高者得"的市场化操作后可以改善总体福利。殊不知,首先,由于过年时对火车票的半刚性需求,使得“价高者得”的机制可能对不太缺钱的中等收入阶层有利(因为省去排队和焦虑成本),却使低收入阶层通过排队获取低价票的希望完全落空,增加低收入者的负担,即使消除火车票领域的腐败和黄牛投机也难以弥补他们的损失;其次,腐败和投机者不会因此烟消云散,而会以新面孔出现,正如半刚性的城市住宅价格一样,没有因土地拍卖和公开出售而降低消费者的综合成本,反而提升到了让大多数人难以忍受的地步。
本人不才,但认为与涨价相比,有更有利于中下层人民的解决办法。
由于非动车组非高铁的普通火车票尤其是坐票和站票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中下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如农民工、学生等),如过信息甄别成本允许的话,政府应该设立价格歧视制度,只对这部分人出售普通火车票,或者限定90%(或其他较大比例,或其他较大比例,通过最后实际入座的统计调查进行动态校正的普通火车票在高峰期只对这部分人出售,用身份证联网,建立信息甄别动态数据库(就像学生票盖章一样),如果担心车票多余,可以限定一个购买时间段,过后余票向所有人开放。为了防止有人借用身份证和倒卖票,还可以将身份证号码打到火车票上,在火车上抽检,如果号码不符,进行高额补票,如果技术进步了,还可以用机器直接扫描,提高效率。当然在这种情况之下,火车站的成本会大幅增加,但这毕竟是收效长远的投资。而且平时火车客运运力不紧张,只在年节时紧张,如果不在信息联网和信息甄别上投资而为了满足高峰期多建线路,成本会更高,并且对消费者而言依然会一票难求,就像房市上房子建设越来越快,房价却越来越高(刨除合理的通货膨胀因素)一样,与调整的预期目标背道而驰。
当然由于水平有限,本人的观点可能过于粗陋,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