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融资券
陆股成交额将增20%
【经济日报╱记者丘诗文/综合报导】
2010.02.07 04:25 am
大陆融资融券业务即将开放,市场普遍认为,该业务将大幅提高大陆券商今年营收,中信、海通等可能成为首批试点券商,将成为直接受益者。
中国证监会在1月上旬发布消息称,大陆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推出「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后,使A股成交额直线上升,尤其是券商与期货类股的表现更是「生龙活虎」。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虽然短期内融资融券业务新增的成交额,占市场全部成交额的比重预计仅2%左右,但可提振市场气氛与成交额;长江证券估计,在融资融券业务的提振下,2010年沪深两市股票和基金成交额,较2009年至少成长21%。
新华社报导,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认为,券商是最显而易见的受益者。研究显示,融资融券业务将使证券公司的收入增加10%至20%。
财富证券研发中心则估计,融资融券业务成熟后能提高证券行业30%以上的营业收入。
财富证券表示表示,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融资业务产生的利差收入和融券业务的手续费收入,一直是证券公司稳定的利润来源。
长江证券则是预计,在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成熟阶段,相关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达到15%至22%,会逐渐成为多数券商的第三大收入来源。
香港商报引述分析师说法称,股指期货一旦开放,券商还可以通过套保或套利获取低风险收益、也可透过主动性投资或方向性投资赚取差价。参考海外经验,这类型投资的年报酬率可望达到10%至15%。
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与期货概念股也可望因此受益。初步估算,中信、光大、海通和招商四家券商可能成为融资融券首批试点,中国人寿、雅戈尔、新黄埔、中国中期等均可以关注。
【2010/02/07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