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人口素质与区域发展不平衡
可以肯定,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将远大于城市扩容和城镇化进程。由于大中城市扩容成本加速递增制约了大中城市的经济边界,必然会形成大中城市规模的有限性和住房需求的相对无限性矛盾,这种矛盾决定了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上升通道。据国际经验,我国未来城市人口将是现在的3倍,现在的无房户和未来新增需求将使得这一态势更加趋强。笔者相信,除了多经济中心、多区域协调发展,由此产生的高房价具有不可调和性。
此外,居民素质的普通提高(尤其每年新增的五六百万大学毕业生),对大中城市的房价形成巨大推力。在某些中小城市,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或许更高,但是由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或者仅仅是由于满足在大城市的虚荣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单向往工作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的大中城市“扎堆”。而他们及其“外援团”所引致的对住房的需求是房价高企的又一个重要支撑。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长期来看,由于经济增长模式、城镇化进程、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素质显著提高等因素,房价仍处于上升阶段,具有上涨刚性。当前既需要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区域发展、逐步减少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占比等长远着眼,更要从增加保障房供给、禁止房地产投资投机、发展租房市场等具体微观层面着手,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居民基本的安居需求,维持社会和谐安定,更能以持久的力量“迫使”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内生性”转型,而这种“内生性”动力是比任何行政干预都更为有效和有力,也唯有如此,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可预期的希望。
(本文删节版已于2010年1月18日在《证券时报》“评论版”发表:
http://www.p5w.net/p5w/home/stime/pdf/20100118/zq18b0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