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态或许幷不足以让中国的出口增长保持近些年20%多的增长速度﹐即使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的时候。
中国在出口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面对着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压力﹐而在近几个月﹐印度尼西亚、巴西、泰国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也表达了担忧。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去年印度对中国提起的贸易申诉超过其它任何国家。印度贸易部长夏尔马(Anand Sharma)1月份在北京表示﹐进出口的平衡举足轻重。去年中国对印度贸易顺差增长46%﹐达160亿美元。人民币对印度卢比贬值可能加剧了顺差的扩大。
亚州协会(Asia Society)执行副主席梅茨尔(Jamie Metzl)说﹐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给较低端亚洲出口商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导致亚洲各地有关不公平贸易的指控迭起。
甚至是从中国石油需求和援助中获益的非洲和中东国家如今也开始表达对中国经济崛起的不安。利比亚外交部长库萨(Musa Kusa)去年11月说﹐当我们审视眼前的现实时﹐我们发现这就好比是中国对非洲大陆的一场入侵。
中国政府说﹐中国幷没有依靠出口拉动的未来获益﹐幷且已经努力把经济重点转向内需和服务﹐不过目前为止幷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
始于2008年底的全球贸易崩溃令中国损失惨重:中国有数百万人失业、数千家工厂关闭。中国的出口企业通过重新设计产品、寻找新的市场来应对低迷。由于衰退刺激消费者转向中国提供的那类价格较低的产品﹐中国出口企业也从中获益。去年中国玩具和服装等传统产品的发货量状况远远好于其它出口产品。
深圳一家无线电遥控玩具汽车出口公司的负责人顾武(音)说﹐自去年9月以来出口订单开始回升。在低迷最深重的时期﹐他要求美国的销售人员四面出击、寻找新的客户﹐如今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说﹐很多销售人员都拿到了大订单﹐不过较便宜的产品仍然是最热销的。
中国政府行动起来巩固了出口商作出的努力。2007年和2008年的大部分时间政府允许人民币升值﹐之后在2008年年中﹐有关部门又重新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3月份美元开始贬值时﹐出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此后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人民币兑全部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降低了9%-10%。
结果是﹐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中国占了美国进口总额的19%﹐高于2008年的16%。
中国在全球市场上份额增加﹐这使得中国在低迷时期不像其它贸易大国表现得那么糟糕。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达1.202万亿美元﹐较2008年减少了16%﹐不过仍比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高。预计中国的出口今年将恢复增长。
出口的复苏延伸到了新的市场: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出口产品是发往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近几个月中国对印度、巴西、印尼和墨西哥的出口额增长了30%-50%。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经济学家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世界的关系存在潜在的破坏因素﹔他们只是在出口﹐而没有进口。他说﹐造成美国工人的失业是一码事﹐造成与中国有着密切军事关系的巴基斯坦的工人失业则是另一码事了。 Andrew Bat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