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2-16 18:09:46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8:01
虎兕出于柙 发表于 2010-2-16 17:55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7:50
虎兕出于柙 发表于 2010-2-16 17:46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7:36
而且边际效用论,还有不让人信服的,就是对不是急迫需要物的偏好,既是不是急迫需要的,那就好像是无穷尽,很容易取,在很容易取得的情况下,还要货币及利用货币控制人的价值关系做什么?
只要不是急迫需要的,那么就是不要钱的东西。那么显然与市场根本不粘边。
怎么能够说不急迫就是不要钱呢?如上例。看电影相对于我目前解决饥饿的需要而言,是属于相对不急迫的,但它依旧要钱。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温饱都成问题。那电影票就要降价。如果降价仍旧不足以使人们看得起电影,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了。这个时候,哪个还拍电影?现在为什么文化生活丰富了?情况很明显,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
边际效用论这个假设根本就有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随时都有一个自身的经济核算,边际效用论的前下就是要人忽视掉长远的经济核算,你们不说让某个人把一个月的钱都用在前十五天,那后十五天怎么办。

本身这种“不急迫”的设定条件就有问题,这样设定就是为了方便偷换某些概念。
怎么能够说效用论是要人们忽视长远核算呢?人们的选择本身就是基于长远的考虑。不然,就不存在所谓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了。有一点要注意,效用判断有两个,一个是现实消费的效用判断,一个是预期消费的效用判断。民间有谚语说,有钱不买半年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把钱用在最为迫切的地方。这个迫切二字,既包括在眼前需要的考虑,也包括对长远需要的考虑,不要一看到迫切二字,就想到眼前。
所谓不迫切,就是要人们忽视对自身的评价。如你一个月工资只有1000元,你一月在吃上工花300元,你不能为了买一部手机花掉,850元,那么剩下的15天相对现在就是不迫切的,难道就真正不管后15天么?


边际效用论离谱,就是要变着法,让评价成为单向,这就是"急迫"这个词使用的最大目的.显然非常荒唐.
你看,你还是把迫切仅仅看成是对眼前的消费需要而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6 18:22:14
岳飞先生回答说:

偏好与使用价值的确不是一种事
对于有一定收入的人来说,他可能极喜欢某件雨衣,但他够买了衣服,就必须减少某一方面的开支。或者有些人会说,当价格足够低他就可以接受,交易得到达成。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596767
偏好总是基于效用判断来确定的,而效用是基于使用价值及其它因素确定的。这说明效用与使用价值并不相同。而岳飞先生认为使用价值与效用是一回事。
他现在承认,喜好(偏好)不同,肯支付的价格不同。这意味着,效用不同,肯支付的价格不同。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59676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6 20:36:13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7:42
虎兕出于柙 发表于 2010-2-16 17:37

其实这个所谓偏好,就是根据效用判断而来的。没有效用判断,就谈不上什么偏好。一物对我们的效用越大,我们越倾向于选择(偏好)它。
请注意,对物的评价不是单向的,是双向的,一个人必须考虑它可承受的劳动强度
如雨衣太贵,我可以买雨伞来替代,因为每个人不是超人,他有一个可承受的度,当然人并不是绝对的以个体为单位,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如老年人无人需要年轻人来供养。

还要说一点,偏好虽是个人依据效用来评价值,但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不要混为一谈,而评价是双向的。

如果你自己是超人,那么自然可承受无限的劳动强度和时间,那你就可以把这一环忽略不计。

但要你想想一般人是你这样用特殊材料铸成的么?
因为你根本不理解什么是效用。事实上“一个人可承受的劳动强度”本身就是这个人偏好的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6 20:42:41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7:56
边际效用论这个不急迫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人们忽视对自己可承受度在一定程度上的评价。
知道向交易评价不是单向的,虽然普通劳动者觉得一辆车15万元绝对值,可他有可供转移的价值量么?他可考虑自身可供承受的劳动强度,要对自己可承受的劳动强度和时间也进行评间

而边际效用论离谱的地方确要人们忽视这种评价,让评价变成单向的。
非也,不是很富裕的普通劳动者不一定会觉得15万元的车相比15万元的日常用品对他更有效用,这本身就是他的偏好——为了获得这15万的车,他要辛苦工作很长时间。那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一辆汽车和几年的悠闲(为了获得汽车,他或许要忙碌几年)这两件事哪个效用更高?有的人会选择前者,有的人会选择后者,这就是偏好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7 01:06:19
我觉得吧。。你们应该先定义偏好。效用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因为我感觉你们对偏好和效用的定义和逻辑关系好像跟标准的微观理论不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7 17:09:13
deamx 发表于 2010-2-16 20:42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7:56
边际效用论这个不急迫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人们忽视对自己可承受度在一定程度上的评价。
知道向交易评价不是单向的,虽然普通劳动者觉得一辆车15万元绝对值,可他有可供转移的价值量么?他可考虑自身可供承受的劳动强度,要对自己可承受的劳动强度和时间也进行评间

而边际效用论离谱的地方确要人们忽视这种评价,让评价变成单向的。
非也,不是很富裕的普通劳动者不一定会觉得15万元的车相比15万元的日常用品对他更有效用,这本身就是他的偏好——为了获得这15万的车,他要辛苦工作很长时间。那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一辆汽车和几年的悠闲(为了获得汽车,他或许要忙碌几年)这两件事哪个效用更高?有的人会选择前者,有的人会选择后者,这就是偏好决定的。
我要提醒你,不管什么怎么选择,每个人都是有能力和生理上的极限的,边际效论用显然,是要让人们忽视掉对自身劳动产出或者用于劳动的劳动的经济核算,让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成单向的,这就是非常离谱的地方。

每个人怎么选是他的事情,但是生存或者为了维持某种收入状态,他们也必须对这方面进行评诂,而边际效用论,就是让评诂成单向的。

边际效用论真正成立的地方,只能是纳粹的战俘营,因为不断战俘营中劳动强度如何,或者从事任种劳动,被配给的烟香和面包数量每个人都是一定的。因为烟香和面包的交换比例是依据人们的偏好成了一定的交换比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自身劳动的评诂被扯断,使得评诂成单向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7 17:18:17
虎兕出于柙 发表于 2010-2-16 18:09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8:01
虎兕出于柙 发表于 2010-2-16 17:55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7:50
虎兕出于柙 发表于 2010-2-16 17:46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6 17:36
而且边际效用论,还有不让人信服的,就是对不是急迫需要物的偏好,既是不是急迫需要的,那就好像是无穷尽,很容易取,在很容易取得的情况下,还要货币及利用货币控制人的价值关系做什么?
只要不是急迫需要的,那么就是不要钱的东西。那么显然与市场根本不粘边。
怎么能够说不急迫就是不要钱呢?如上例。看电影相对于我目前解决饥饿的需要而言,是属于相对不急迫的,但它依旧要钱。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温饱都成问题。那电影票就要降价。如果降价仍旧不足以使人们看得起电影,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了。这个时候,哪个还拍电影?现在为什么文化生活丰富了?情况很明显,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
边际效用论这个假设根本就有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随时都有一个自身的经济核算,边际效用论的前下就是要人忽视掉长远的经济核算,你们不说让某个人把一个月的钱都用在前十五天,那后十五天怎么办。

本身这种“不急迫”的设定条件就有问题,这样设定就是为了方便偷换某些概念。
怎么能够说效用论是要人们忽视长远核算呢?人们的选择本身就是基于长远的考虑。不然,就不存在所谓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了。有一点要注意,效用判断有两个,一个是现实消费的效用判断,一个是预期消费的效用判断。民间有谚语说,有钱不买半年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把钱用在最为迫切的地方。这个迫切二字,既包括在眼前需要的考虑,也包括对长远需要的考虑,不要一看到迫切二字,就想到眼前。
所谓不迫切,就是要人们忽视对自身的评价。如你一个月工资只有1000元,你一月在吃上工花300元,你不能为了买一部手机花掉,850元,那么剩下的15天相对现在就是不迫切的,难道就真正不管后15天么?


边际效用论离谱,就是要变着法,让评价成为单向,这就是"急迫"这个词使用的最大目的.显然非常荒唐.
你看,你还是把迫切仅仅看成是对眼前的消费需要而言。
每个人买东西,只考虑眼前么?或者说只考虑了眼前,客观环境逼迫这些人会付出代价,而边际效用论的假设,确要人们先忽略掉这个。

我看边际效论,能成立的地方,只有像纳粹战俘营那样的地方,在那里烟香和面包就按偏好成了一定的交换比例。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战俘们从事什么,劳动强度如何,被配给的面包和香烟都是平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7 20:29:51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2-17 17:18
虎兕出于柙 发表于 2010-2-16 18:09



边际效用论离谱,就是要变着法,让评价成为单向,这就是"急迫"这个词使用的最大目的.显然非常荒唐.
你看,你还是把迫切仅仅看成是对眼前的消费需要而言。
每个人买东西,只考虑眼前么?或者说只考虑了眼前,客观环境逼迫这些人会付出代价,而边际效用论的假设,确要人们先忽略掉这个。

我看边际效论,能成立的地方,只有像纳粹战俘营那样的地方,在那里烟香和面包就按偏好成了一定的交换比例。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战俘们从事什么,劳动强度如何,被配给的面包和香烟都是平均的。
=====================
你从这个理论的哪一个地方,看出来它只是在说你所谓的眼前?
另,把61楼确认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