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832 0
2019-05-27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由贸易引发的经济摩擦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在贸易战下,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与知识去分析当今全球局势,并非凭着满腔的爱国热血及感性的判断就做到在此次摩擦中让中国经济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针对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本文十分认同吉大李晓老师的观点。《中美贸易战,对我们每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李晓教授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发言整理

接:https://bbs.pinggu.org/thread-7111416-1-1.html  (由

jinlu310坛友发表的帖子



       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尤其是贸易经济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一,国际贸易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二,参与国际分工,可以有效的配置国内资源,凭借自身优势资源分工、专业化生产、贸易可以使贸易福利增加。

       在早期以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下,较高的生产力决定了其物质资本的大量积累,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国外市场广阔,以殖民掠夺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再用贸易的方式销售,国际贸易的发展后来逐渐被西方的发达国家进行规范,他们成立了关税与贸易同盟(1994年变更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他贸易国家必须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贸易规则。规则往往能为市场行为提供约束与规范,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保证。但是在世界经济面前,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或许并非是完全平等的,强国的利己性心理和行为使其枉顾了大国的责任,用不太恰当的话,可以说其行为是及其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生死。

      中国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已经发展几百年的工业大国,对于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建立起的国际贸易规则,我们并不是先驱者,但是中国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仅用10来年时间便跻身为世界贸易大国,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个世界奇迹。在骄人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的辛苦。上世纪90年代,在“后福特制”的生产方式下,生产环节可以拆分到世界各地,尤其是高科技产品,例如飞机、汽车、计算机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和高质量产品(品牌服饰、品牌服装,大部分国际品牌都是中国厂商生产,贴上别人的品牌,中国的企业赚取的也只是加工费用)。由于发达国家技术研发水平、企业资金实力雄厚,较发展相对慢的国家往往具有世界优势,其国内大型企业往往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构建全球价值链,而中国依靠廉价要素、低生产成本吸引国外资本、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学者们将全球价值链成为“微笑曲线”,将其绘制在坐标轴上,在横轴上代表着全球价值链的各个价值创造环节,从研发、生产、加工到运输、和销售,纵轴则代表价值量,这条曲线深刻表明了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获取,加工环节位于微笑曲线的底端。研发、生产至加工价值曲线逐渐下降,加工环节价值最低,运输、销售是微笑曲线的右边,价值量逐渐上升。在这条简单但却深刻揭示了世界价值分配的曲线上,中国的加工贸易位于价值的最低端。尽然,加工贸易并非优点全无,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内就业、在与国外先进厂商的沟通交流中我们也获得了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就像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间的多了,眼界自然也更加开阔)。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要素成本上升,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努力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这无疑会撬动其他国家利益,尤其是在技术变革可以瞬息颠覆已有的价值链下,谁拥有了技术,谁就拥有话语权。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支撑着全球贸易的美国货币。(对于货币的地位分析,李晓教授的观点一针见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