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工作中开始关注到了社区型商业综合体,并研究了相关案例,与大家进行分享。
中心区商业、大型Shopping Mall模式竞争越来越激烈,租金等成本居高不下,且受淘宝、京东等电商影响很大,生存日益艰难;
社区型小型商业综合体具备持续性消费的先天优势,适应居民享受型消费的客观需求,在便利性、商品定位和消费者服务上具备明显优势;
传统商业的零售占50%~60%,是主力业态,而餐饮、娱乐等体验式业态则作为配套。而社区型小型商业综合体,体验、生活、餐饮、文化等业态在生活站中占比60%以上,只有30%左右是零售,与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社区型小型商业综合体体量较小,运营相对简单,受经济环境冲击较小,抗风险能力也较强;
靠近社区,就近消费,且业态相对丰富,避免了住宅楼底层商业分散、单一、选择余地小的缺点;
社区商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从国外发展来看,未来社区商业将成为商业地产发展的重心。有实力的开发商纷纷加大对社区商业的投入,包括万科、金地、保利等。以抓住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需求打造社区服务体系概念,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休闲、娱乐等需求。
“邻里中心”作为社区型小型商业综合体的典型案例,由苏州率先引入国内,依据中国实际情况,已经形成一套较成熟运营模式,国内已经有多个城市在不断践行。
特点1:以居住人群为中心,全部设施紧密围绕人们的在家居附近寻求生活、文化交流的需要,构成了一套巨大的家庭住宅延伸体系,比如:菜场、超市是厨房的延伸;浴室、洗衣房是卫生间的延伸;餐饮、小吃是餐厅的延伸;影院、茶座、歌舞厅是客厅的延伸;图书馆、阅览室是书房的延伸。
特点2:把日常商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既缩短了这些设施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又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需求;既便民、利民,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
特点3:服务对象以本区多个住宅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主,有别于中心商务对外交流为主的城市功能,但两者又互为交叉,共同构成城市人居活动中心的完整系统。
特点4:是政府调控下的商业行为,在政府的规划要求下,发展商通过高起点的商业开发运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体育、生活配套等服务,这种不断完善的商业组合,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提供了诸多的就业机会。
苏州“邻里中心”的业态定位:80%以服务业为主,其中40%-50%为餐饮业。12项必备功能为银行、超市、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