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喜欢看书但是不太喜欢看爱爱我我的这种言情的,但是这是个例外这本书看了三遍,前两遍哭的控不住,第三遍控制住了呵呵,大家猜猜是什么书?
网络上通常会产生的三种人
| “其实网络上的邂逅,的确是很浪漫。因为浪漫通常带点不真实,而网络并不真实。所以由此观之,网络上的邂逅是具备浪漫的条件。” “虚幻的应是人性而非网络。”
 “但网络由于有很安全的防护措施,所以通常会产生三种人。”
 
 
 第一种人会在网络上突显其次要性格。
 一般人应该具有多重性格,而在日常生活处世中,所展现的为主要性格。次要性格很可能被压抑,也很可能自己本身并未察觉有这种性格。但在网络上,代表自己的,已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些英文字母。少了所有的应酬与必要的应对进退,也少了很多利害关系。于是猪羊变色,反而在刻意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次要性格。
 第二种人会在网络上变成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人性千奇百怪,一定会有某些性格是你特别欣赏与羡慕的。但很可惜,这些性格未必为你所拥有。于是你会很希望成为拥有这些性格的另一种人。而网络正好提供这个机会,让你变成这种人。举例而言,平常沉默寡言的,在网络上可能会风趣健谈。而害羞文静的,则很容易变成活泼大方。
 第三种人会在网络上变成他“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
 上帝是导演,它指定你必须扮演的角色,不管你喜不喜欢。而网络上并没有上帝,因此所有角色皆由你自导自演。于是你很可能在网络上扮演你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扮演的角色。 举例而言,你若是男的,很可能会在网络上变成女人。反之亦然。或者你已30岁,很可能会在网络上装成17岁的幼齿姑娘。反之亦然。又或者你明明是恐龙,很可能会在网络上以绝代佳人自居。反之亦然。
 
 
 
 
 第一种人最真实。
 因为他所展现的,还是属于自己的性格。而且换个角度想,他反而更能挖掘出自己潜在的优点。例如有很多人在板上写文章后,才发觉自己有当作家的天份。也有很多人在板上和人开骂后,才惊讶自己的脸皮厚度不输给立法委员。于是从网络上得到成长。
 第二种人最愚蠢。
 因为他总是羡慕别人的优点,而忘了去欣赏自己本身的优点。如果他是柠檬,就应该试着去喜欢酸味,而不是去羡慕水蜜桃的甜美。因为水蜜桃也可能羡慕柠檬的酸。
 第三种人最可怜。
 因为如果他必须变成另一种他不可能成为的人,才能得到乐趣。那么无论他能不能得到乐趣,他都无法享受这种乐趣。而且久而久之,便会得到所谓的“网络性精神分裂”。他很容易将所有的人际关系与喜怒哀乐,建在网络上。一旦离开了网络,便会无所适从。
 
 以上摘自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