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19-6-2 13:31:40
形而下层面的东西,那就是可名状的,可理解的,可定义的,可交流的。
形而上层面的东西,那就是难以名状的,难以理解的,难以定义的,难以交流的。
更上一层,那就是不可名状的,不可理解的,不可定义的,无法交流的。

黑格尔洋洋洒洒一辈子,而且全部都可以焚毁,只有临死前那句话是精华:“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不,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3 00:34: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3 00:37: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3 08:01:21
《道经》要讲的就是“道之理”,是《德经》的根据,是一通百通之门。

孔子是中士,他无法企及形而上思辨,因此在他那里也只有德的训示,没有“道之理”,没有根据,就像一棵没有根的大树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4 14:35:01
与孔学不同,摩西典故(圣经)倒是有“道之理”的,而且是“恒道之理”。只不过,“恒道之理”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由于信仰是不需要理由的坚信,非理性的坚信,这点逻辑错误在信徒们看来还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也有神学家为此耗费毕生精力的。如黑格尔,他试图为“恒道之理”辩护,他要打造一种通神的方法,要让通神典故站得住脚。逻辑的方法只能让荒谬露出马脚(只能证伪),不能为“恒道”辩护(不能证真)。就因为这样,黑格尔要颠覆逻辑。黑格尔的第一招就是反对定义(定义:孤立、静止、片面的陈述,规定性的陈述)。这一招就从根基上把整个形式逻辑都颠覆了。当然也只有这样能够做到“正反合”,也就是正说、反说、合起来说。

正说、反说、合起来说,那就等于“什么都是他说的”,那就等于“什么也没说”。黑格尔洋洋洒洒一辈子,而且全部都可以焚毁,只留下临死前那句精华:“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不,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4 14:43:12
信仰是不需要理由的坚信。如果有多少分理由才有多少分相信,那就是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了,就不叫信仰了。恩格斯所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其实就是信仰意识形态。但那绝不仅仅指德意志人,而是包括德意志人在内的整个高加索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0 02:05: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1 22:3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8 01:08: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2 22:38: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4 00:04: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10 14:49:4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9-5-29 15:28
儒也试图订立恒古不变的清规戒律(有攀附权势的嫌疑),主张对“天地君亲师”的绝对遵从。一旦遇到追问,绝 ...
炒股的人看来都倾向于道家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10 18:29:46
张艳蕊 发表于 2020-2-10 14:49
炒股的人看来都倾向于道家啊
佛学、道学、卡尔波普,他们对真理的看法是一致的。与之相反的就是犹太圣经(包括绿教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0 20:36:48
大一统之后烧书不止一回,而且官史是按朝廷意愿去修的,因此要研究透中国历史,这根本没有可能。

首先定义:
文明是底色。文化是花絮。

中华文明成熟于先秦诸子百家,这是没有争议的。儒只是其中一家。由于儒家被朝廷独尊时间最长,因此对中华文化(花絮)的影响非常大。这影响不是底色性质的,而是花絮性质的。儒家只有伦理,没有哲理。儒家没有能力去应对深层追问,如此伦理的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被西方人称之为“没有信仰的人”,这没错,毕竟中华人的确没有他们那种唯一真理的信仰。用易中天的话来说就是“多中心就无中心,多信仰就无信仰”。其实每一个民族都不乏神话故事,但为什么犹太祖先的那个神话故事就能够成为他们的唯一信仰对象,而中华祖先却没有选定一个神话故事来作为自己的唯一信仰对象呢?看来读史已经不够用了,还必须读哲,因为只有哲能够解答这个问题,能够解答中华文明如此底色的问题。

我们先秦诸子百家没有一家自诩真理到此终极,这也是没有争议的。这个定论与上述“没有信仰的人”在逻辑上也是吻合的。现在看来,大一统之后的烧书也并不彻底。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另一个版本的《道德经》,与所有流传版本都不同。帛书甲本的第一章终于解答了中华文明如此底色的问题。“非恒道”,这意思就是真理不可终极。整个第一章都在讲真理不可终极的理由,其逻辑严谨程度绝对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中华先哲居然能够洞察唯心唯物的逻辑错误!就因为这样,神话就是神话,在中华祖先那里根本不能成为信仰对象。中华文明的底色就这样搞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