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1112 8
2019-05-30

中美贸易战——一个无法“绕过”的修昔底德陷阱



写在最前

       关于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当年备考研究生时,听一位教授讲为什么要考研究生,教授当时给出的答案是不要只为了学历而考研究生,研究生就应该想着去研究点什么?自那以后开始学习“研究”,最终忘了考研究生的事。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也算是给自己学习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吧。

       同时作为80后,深感在这个时代的使命。当所以本文仅以谦虚学习的态度,简述了自己一些浅薄的认识,不妥之处还请指正!请勿断章取义,别有用心,另作他用!


        一、 关于中美贸易战---无法“绕过”的“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贸易战经过多轮谈判,最终美国还是对我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了关税。这个结果算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按照以往美国贸易战的“战术”,未来还有可能发展到“科技战”“金融战”“经济战”等,所以个人认为所谓“贸易战”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为了便于理解,下文所提得到的“贸易战”是以上“综合战役”的统称)

        IMF预测中国2018年GDP总量将达到13.46万亿美元,其实际GDP增速将为6.5%,人均GDP将达到9630美元。中国GDP总量从08年的4.6万亿美元到2018年13.5万亿美元,人均GDP从3471美元升值9630美元。同时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中国已经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地区。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在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后,将成功迈入发达国家。

       从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历程看,要从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一般要经历“马尔萨斯均衡”、“经济赶超”“新古典增长”“内生经济增长”等阶段,然而经济赶超阶段是决定能否转入新古典的关键一步。

       在经济赶超阶段,经济体的增长和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规模性收益递增,加之存在技术赶超、人口红利、资源加工与开采和制度优化等增长空间,经济增长机会多、效率高。第二,随着经济赶超进行的推进,经济发展将逐步进入转轨阶段,即经济的规模性发展将逐渐饱和,边际效用递减效应显现,原有增长空间逐步缩小。

       进一步说明,即随着进入经济赶超的第二阶段,在人口红利消失,资源制约及资源与环境矛盾凸显、制度选择及变革亟待落实,原有的后发优势将逐步缩小,既往的粗狂式发展将无法支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就是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非连续性的技术创新,完成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而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来说,发达国家一般都会在此阶段对新兴经济体发起贸易战(后文日美贸易战中有所论述),其本质是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所以中美贸易战最终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修昔底德陷阱”,而我们只有继续更加坚定地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最终实现迈过“修昔底德陷阱”实现中国梦。


        二、关于中美贸易战---美国战斗经验丰富

       在贸易战方面,美国可谓是“战斗”经验丰富。大大小小的贸易战,从“一战”开始打到现在,至于和美国打过贸易战的国家就更要用“七大洲”来表述了(可能只有南极洲才能置身事外了)。其实读过《博弈论》的朋友想必都明白,只顾自己利益,不断地积蓄国际竞争力,但阻击其他国家发展的话,那么这个游戏自己也终将玩不下去。

       例如美国在1929年无视经济发展规律,强硬实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进一步提高关税,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关系,引发各国的强烈不满。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纷纷出台报复性贸易关税政策:加拿大提高对美报复性关税至50%、意大利和西班牙提高对美国出口汽车征收报复性关税至100%-150%、英国于1931年11月20日颁布《非常进口税法》(Abnormal Importation Act),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法国实施进口配额制度。

       最终美国1930年正式实施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与最初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四国的报复性关税反击极大恶化了国际贸易局势,而随后的英、法、德相继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则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全面崩溃。所以在贸易战中并没有所谓真正的赢家。


三、关于中美贸易战-----复盘日美贸易战看一看

       这里我想重点和大家讨论下日美贸易战,因为个人觉得日美贸易战对于我们更有借鉴。首先日本和我们同属亚洲,其次从文化起源以及经济发展进程多有重合(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先后均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为此在事物的判定与决策上才更有借鉴意义。

       首先我们先复盘下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时期。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时期是以1954年的“神武景气”为起点,以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为终点。这一时期先后包括了“神武景气”(1954-1957)、“岩户景气” (1958-1961)、“奥林匹克景气”(1962-1964)以及“伊弉诺景气”(1965-1970)。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由仅依靠贷款投资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转向节能型经济发展,把产业重心放在培养出口制造业上。例如像丰田汽车公司等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了高效化的经营。在1974-1985年这段期间,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增速换挡,产业升级。

       在1955-1975年的二十年间,日本城镇化率上升近20个百分点至75.9%;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经济强国。到1973年,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日本从此诞生和形成了一个强大和稳定的中产阶层等。上述的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其实都和现在我国有相似之处(当然不能简单的理解成为我国现在经济的发展相当于日本的70或80年代)。

       而与此同,美国对日本发起了贸易战(涉及六大行业,分别包括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电信、半导体,时间跨度从1957-1996年)。贸易战期间,日美在1957年签订《日美纺织品协议(1957-1961)》、1961年8月签订了《日美棉纺织品短期协定》、1963年签署了《日美棉纺织品长期协定》、1971年10月,签订了《日美纺织品协定(1972-1974)》、1983年10月,日美通过《特殊钢贸易协定》、1981年5月签订了《日美汽车贸易协议》等等。

       直到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和强制下,美、日、德、法、英等签署了“广场协议”。美国从贸易战,升级到金融战、经济战(强行改变日本经济结构和政策)。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转负(日元计价),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双双下行,为应对“日元升值萧条”以及美国要求日本扩大内需,日本银行不断放松银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流动性过剩,推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机热潮以及泡沫。“日本第一”的认知、政府及国民心态在80年代的过度膨胀、担心紧缩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使得日本政府及央行(日本银行)错过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机。1989年5月开始连续五次过快过急的加息及地价抑制政策最终导致了泡沫破裂和危机产生,最终金融战败,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四、关于中美贸易战-日美贸易战的启示、经验。

      (一)充分认识到中美贸易战的本质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

       贸易战是不可能从本质上解决国际分工、产业优势等实质问题的,贸易顺差与逆差只是表象,背后的实质是经济及产业结构。如果用分型创新模型拆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当一个经济体出口持续增长到一定水平后,任何某一产业发展周期自然会达到失速点,那么企业就会加大技术研发并开始进行非连续性创新,从而实现新的技术及产品的迭代。当这些企业不断的创新,反过来会再影响到产业的升级,进而改变到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及产业结构,届时国家就实现了超越。美国现在对华为的狙击其本质就是让华为不能或者尽可能慢的实现非连续性创新。

      (二)中美贸易战是一个长期持久的“战役”

       日本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高研发能力,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一些产业赶超欧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例如20世纪9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日本索尼株式会社等公司。

      目前我国仍处在产品技术的中级发展阶段,距离完成技术赶超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没完成技术赶超之前,无论是从经济以及政治角度出发,美国都会持续对中国的崛起进行打压。

      (三)警惕从贸易战升级到科技战、经济战、金融战、地缘战的准备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个人认为已经有从贸易战向科技战升级的势头。美国先以威胁美国本土安全,技术存在“后门”为借口,先后对华为、大疆、海康威视等企业发起“科技战”。同样的战术在日美科技战时也有所体现。

       当年美国政府也借以危害国家安全的名义,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购Fairchild计算机公司,即使这家公司当时实际上属于法国人。同时六名日立高管还被FBI以涉嫌窃取IBM技术的指控下被捕。1987年,美国认为东芝非法向苏联销售高技术国防产品,称潜在损失可达300亿美元。

      (四)金融战、经济战是摧毁日本经济的核心因素

       当年日美贸易战其实未能削弱日本的竞争力,日本反而化压力为动力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美日贸易逆差反而持续扩大。美国认为日美间的贸易失衡在于利率、汇率管制和金融抑制导致日元被低估,日本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倾销。《广场协议》后美国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过急的金融自由化为投机和泡沫提供了宏观环境,同时强行干涉日本的经济政策,从宏观和制度层面改变贸易失衡。

       上面提到美国贸易战的战术基本上是从有竞争冲突的产业贸易战,逐步到汇率金融和经济战。我们应当充分吸取日本当年的经验,稳定人民币汇率,逐步推进金融自由化。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自由化是经济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当国际化的环境成型后,金融自由化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加快推进金融自由化,容易冲击人民币汇率以及资本大规模流入流出,对其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不可小觑的。

       同时进一步进行减税降费,避免为了扩大内需而进行货币放水,更大决心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行、下决心实施国企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发展基础科技的大国重器等。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支持教育、研发等产业快速高效发展,利用后发优势充分借鉴各国产业升级模式,例如1960-1980年的日本、1960-1990年德国产业升级应对模式。

       (五)清楚客观地认识到中美差距,避免国民心态的过度膨胀,避免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的舆论导向

       目前我国的确是在一些产业技术上是领先的,但没有哪种技术或依靠几个产业能让一个经济体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世界主导地位。

       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包括军事力量的强大,依赖于多个系统的整合。19世纪初美国也试图从英国获取技术,尤其是在纺织业,但最终美国工业发展起来的最关键原因在于,美国拥有成熟完备的系统,有效应用了这些技术。在军事领域亦是如此,美国对技术的保护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国家,但也没有阻止技术扩散。最终美国军事实力比苏联更强的原因,是美国拥有众多技术的整合系统。而这些众多的技术来自于国内竞争、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以及整合,包括品牌、竞争、知识以及其中的人力资本等

        所以我们应客观地认识到中美差距,避免像日本80年代中后期,“日本第一”的过度膨胀导致对形势认识不清,一再误判并错失机遇。只有继续保持谦虚学习、韬光养晦、改革开放,才能转危为机。

      (六)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国际经验,梳理、调整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可以借鉴日美贸易战以及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战的经验,但中美贸易战与日美贸易战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日美贸易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治以及军事上的影响。同时日本当年主要是以美国以及欧中为中心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只能算是一个多极化的国际社会,而现在我国面对的全球化的国际社会。我们可以与中日韩、欧盟、东南亚搞自由贸易区,建立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我们拥有近14亿人口,自身就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等多种优势。

但同时我们也要梳理自身发展中存在问题,例如:我们过去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当货币供应量大于经济增速时,经济可能就会有泡沫的存在,同时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会被隐藏起来。

目前适当调低GDP增长目标,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在货币供应上,M2的增速与GDP增长基本持平,这时之前隐藏的问题就容易暴露出来。当经济增长率从9%下降到5%左右的时候,不良债权的比例就会增加。

       同样的未来潜在的风险还有房地产。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市场都认定房价会继续上涨,所以借款人会认为自己的资产比负债多,而贷款方也会认为自己所得的担保比贷出的款多。但当实体经济跟不上资产增长的时候,之前的资产就会变成负债,并且从而引导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等等。

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综上中国真正的问题不是美国,而是我们自己,只有继续韬光养晦、实事求是地做好改革开放和结构转型,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崛起。


       五、写在最后

       个人认为关于宏观经济的学习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宏观经济的学习可以让你对未来的趋势有自己的判断,能够让你更加深入的理解国家政策、能够让你更加清晰的认识国际形势背后的本质。大的格局就不多说了,当然志存高远总是好的。

       其实从大到小,无论是世界、国家、行业、企业、家庭以及个人,都是有经济周期的。踏准一个经济周期,比盲目地勤奋努力更加关键。查理·芒格曾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但个人认为宏观是选择方向,微观是努力拼搏,两者缺一不可。就像孙正义的“时光机理论”也是投资经济周期的“实践者”。

        例如无论从个人职业发展、投资规划,如果20年前踏入或者投资房地产行业、10年前踏入或者投资互联网行业、5年前踏入或者投资移动互联网行业。同样的努力,相信上述这些行业的普遍回报都会更高。

       如果上述的总结是事后诸葛亮的话,那透露下,接下来准备写一篇从宏观经济中找到未来投资趋势的文章,也算是给自己继续学习努力的一个外部压力吧。

此文观点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5-30 17:28:24
大多数内容写的挺好的,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0 19:38:08
写的挺好,有自己的思考。可以再深入一些,多用些理论进行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11:01:56
ywch879936431 发表于 2019-5-30 12:07
中美贸易战——一个无法“绕过”的修昔底德陷阱

写在最前
深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13:04:26
thanks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17:21:27
jjxjiang 发表于 2019-5-30 19:38
写的挺好,有自己的思考。可以再深入一些,多用些理论进行分析
谢谢 以后会多些理论分析 给予观点更多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