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5-31 21:20: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1:15
马克思,他认为新增价值是v+m。这里少了折旧。所以一定是错误的。
凯恩斯似乎没有计算增加值吧?
马克思的v+m是新生产的价值,不是新增价值。c即生产资料价值是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折旧是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1:24:16
zhuxiang 发表于 2019-5-31 21:16
一个织布厂购买一台织布机,那么这家织布厂的收入难道还包含织布机的折旧吗?
这个厂买了织布机,生产了一些布,获得了收入。
扣除中间投入后假设是一定的数:例如10000,这里劳动者报酬5000,税1000,营业盈余与折旧4000。
如果计提折旧1000元,营业盈余为3000。
假设没有计提折旧,营业盈余为4000。
计提折旧多少,与增加值数量没有关系。折旧计提多,营业盈余少。折旧计提多,营业盈余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1:26: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1:24
这个厂买了织布机,生产了一些布,获得了收入。
扣除中间投入后假设是一定的数:例如10000,这里劳动者报 ...
生产资料价值是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折旧是生产资料价值,所以折旧是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1:26:16
zhuxiang 发表于 2019-5-31 21:20
马克思的v+m是新生产的价值,不是新增价值。c即生产资料价值是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折旧是已经生产出来的 ...
v+m+折旧+税,这是生产以前不存在的,所以是生产后新增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1:27:2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1:26
v+m+折旧+税,这是生产以前不存在的,所以是生产后新增的价值。
折旧在以前就存在,它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1:28: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1:26
v+m+折旧+税,这是生产以前不存在的,所以是生产后新增的价值。
第二种是他为购买其他雇主的产品而付给他的开支,以及他使用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我们称这种开支为该就业量的使用者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1:33:10
zhuxiang 发表于 2019-5-31 21:27
折旧在以前就存在,它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一部分。
一、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推导

工业企业计算增加值有两种算法: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

    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这里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收入所含进项税,一般取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是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而不是真正的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应缴增值税+应缴其它税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将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代入公式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应缴其它税+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

显然,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公式相同,实际是同一公式。

二、二者计算值不同的原因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两种办法计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原因是什

么呢?

主要原因是营业盈余与应缴增值税的取值不同,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将营业盈余取为营业利润(假设生产补贴为0),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取为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对应销项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对应进项税

这里,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对应进项税,一般取的是本月实际抵扣的进项税,是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而不是真正的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也就是说,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进项税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进项税在实际计算时取同一值——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

显而易见,营业盈余与营业利润不相等,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也不相等。

我们可以计算出营业利润与营业盈余的差值及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的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的差值。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不含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如果报产产品成本核算时,全部投入取值与营业盈余核算相同(实际可能不同),营业盈余也可表示为下式: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含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盈余=营业毛利-报产产品毛利+投资收益

这里,我们将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称为公司费用,在计算营业盈余与利润总额或营业利润时公司费用视为相等。

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

=(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营业收入所含销项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营业收入所含销项税

这里,我们假设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进项税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进项税相等(正如前文所述)。

以上便是生产法与收入法在实际计算中不相等的原因,如果严格按照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规定,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其实是相等的。

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区别的意义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只有一个总结果(表面看来),而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却有内容——增加值的组成部分为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这便是生产法与收入法相区别的意义。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可以使我们知道中间投入的情况,收入法计算增加值使我们知道了增加值的分配情况。

这样我们既了解了中间投入的情况,又了解了增加值分配的情况。

营业盈余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它反映的是生产的情况。我们想了解生产情况时,我们应看营业盈余。

营业利润反映的是销售的情况,我们想了解销售情况时,我们应看营业利润。

当销售与生产相同时(指完全相同),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不考虑时,营业利润与营业盈余相同(前提是营业盈余核算数据与报产产品相等)。

我们以上计算增加值的方法均是按权责发生制进行的,与收付实现制结果还有不同,实际上由于增加值的分配作用较强,我们应该用收付实现制计算增加值,而且应该用收入法计算。这样我们计算的增加值可靠性较高,更接近实际。劳动者实际得到多少报酬?国家实际得到多少税收?投资者实际分得了多少盈余?实实在在的增加值加在一起才是真正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信度才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1:39: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1:33
一、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推导

工业企业计算增加值有两种算法:一是生产法,二 ...
机器是不是生产资料,折旧是不是机器价格的变形,从而是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1:50:32
zhuxiang 发表于 2019-5-31 21:39
机器是不是生产资料,折旧是不是机器价格的变形,从而是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形?
机器是固定资产,不是中间投入。
无论机器的折旧是多少,不影响增加值的大小。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2:12: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1:50
机器是固定资产,不是中间投入。
无论机器的折旧是多少,不影响增加值的大小。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分类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分类,不符合三种生产要素理论。

西经的三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
马经的三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如果有中间产品和资本品,那么就有四种生产要素 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2:23:43
zhuxiang 发表于 2019-5-31 22:12
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分类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分类,不符合三种生产要素理论。

西经的三种生产要素:土地 ...
生产要素理论与增加值理论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2:24: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1:50
机器是固定资产,不是中间投入。
无论机器的折旧是多少,不影响增加值的大小。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一个雇主如果雇佣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有两种开支:第一种是他为生产要素(不包括其他雇主)所提供的当前服务而付给它的开支,我们称它为该就业量的要素成本。第二种是他为购买其他雇主的产品而付给他的开支,以及他使用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我们称这种开支为该就业量的使用者成本。

凯恩斯说的第一种开支,包括两种生产要素价格:土地和劳动
               第二种开支,是资本品的价格。

这是符合三种生产要素理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2:26: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0:26
机器创造价值,其意义是很明显的:机器的使用产生了增加值。
你是怎么理解的?机器使用只是转移价值不能 ...
我的理解就是:机器的使用,是人类行为、劳动过程,产生了GDP。

不要脸它认为,机器的使用,使机器产生了GDP,

没智商它认为,机器的使用,是机器产生了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2:26: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2:23
生产要素理论与增加值理论无关。
资本品或生产资料是企业外购的,它们的价格在生产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2:28:5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2:23
生产要素理论与增加值理论无关。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W=c+v+m在考虑三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情况下,

用文字来表述,商品价值=生产资料价值+工资+地租+利润。

其中生产资料价值是,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要素的价值。
                   工资是,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价值。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利润是,预付生产要素价值或价格进而进行商品生产和出卖获得的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2:47: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19:15
机器创造价值就是指使用机器使GDP增加。还不明白?
使用机器,是不是人类对机器的使用?
人类对机器的使用,是不是人类的行为活动?
到底是机器,使GDP增加,还是机器的使用,使GDP增加?

以上问题,问了石开石好几遍了。
凡是像石开石这样,面对这样的问题,竟沉默不语,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那么这样的人,都搞不了学术。
这样的人,肯定小器庸蠢,不可交也,不可教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31 23:47:1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31 20:32
有机器与无机器比,新价值增加对比如何?

机器发展的水平还是缓慢啊,所以创造价值的速度就慢了。
有机器与无机器比,新价值增加对比如何?
-------
看不出来,使用价值肯定是增加的,价值不好说。

机器发展的水平还是缓慢啊,所以创造价值的速度就慢了。
-----------
你的意思是,现有的如此先进的如此大量的机器,并不能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5:09:07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19-5-31 23:47
有机器与无机器比,新价值增加对比如何?
-------
看不出来,使用价值肯定是增加的,价值不好说。
使用机器后GDP剧增。由于起点高了,所以增长率少了。但增长总金额是多的。
90万亿,增长率7%,每年增长6.3
9万亿,增长率50,每年增长4.5
300万亿,增长率3%,每年增长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5:15:37
1993110 发表于 2019-5-31 22:47
使用机器,是不是人类对机器的使用?
人类对机器的使用,是不是人类的行为活动?
到底是机器,使GDP增加 ...
使用机器后GDP剧增,是机器起的作用。如果不使用机器,GDP不可能剧增。
未有机器,就未有更多的GDP,你说说机器的作用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5:18:46
zhuxiang 发表于 2019-5-31 22:28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W=c+v+m在考虑三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情况下,

用文字来表述,商品价值=生产资 ...
要素价值论是收入分配论,而收入是在交换中产生,不是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5:23:51
1993110 发表于 2019-5-31 22:26
我的理解就是:机器的使用,是人类行为、劳动过程,产生了GDP。

不要脸它认为,机器的使用,使机 ...
人使用机器使GDP大增,机器没有功劳,都是使用机器的人的功劳?
你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吗?用完了,就不算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10: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6-1 05:18
要素价值论是收入分配论,而收入是在交换中产生,不是分配。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W=c+v+m在考虑三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情况下,

用文字来表述,商品价值=生产资料价值+工资+地租+利润。

其中生产资料价值是,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要素的价值。
                   工资是,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价值。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利润是,预付生产要素价值或价格进而进行商品生产和出卖获得的收入。

这里说的是要素价值论吗?不是。

商品价值,由四个部分组成:三种要素价格:地租、工资、生产资料。

但是利润不是要素价格,利润是产品价格与三种生产要素价格的差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22:19
zhuxiang 发表于 2019-6-1 09:10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W=c+v+m在考虑三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情况下,

用文字来表述,商品价值=生产资 ...
马克思价值公式W=c+v+m可以这样改动:

W=c-折旧(中间投入)+v(劳动者报酬)+m(营业盈余)+折旧
马克思认为c包括折旧,这些只是价值转移,不是新增价值,机器使用不能创造新增价值。
但这是错误的,机器使用可以创造新增价值。而且,创造更多的新增价值——多体现为折旧与营业盈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30: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6-1 09:22
马克思价值公式W=c+v+m可以这样改动:

W=c-折旧(中间投入)+v(劳动者报酬)+m(营业盈余)+折旧
一般来说,使用机器的企业并不生产机器,它们使用的机器是外购的。

外购的机器的价格,肯定不是这家企业生产的。折旧是机器价格的变形,所以折旧就不是这家企业生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31: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6-1 09:22
马克思价值公式W=c+v+m可以这样改动:

W=c-折旧(中间投入)+v(劳动者报酬)+m(营业盈余)+折旧
这种改动不符合三种生产要素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34:19
zhuxiang 发表于 2019-6-1 09:30
一般来说,使用机器的企业并不生产机器,它们使用的机器是外购的。

外购的机器的价格,肯定不是这家企 ...
折旧是对购买机器的原值进行的计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37: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6-1 09:34
折旧是对购买机器的原值进行的计提。
总之,外购的产品价格,要从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中剔除。

“中间产品”是外购的,所以它的产品价格要剔除。

机器是外购的产品,所以它的价格也要剔除,折旧就是从企业产品中剔除机器价格的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40:02
zhuxiang 发表于 2019-6-1 09:31
这种改动不符合三种生产要素理论。
可别提那个要素价值理论了,错的离谱。
为了对抗劳动价值论,说要素也创造价值,也要参与价值分配。
各种要素,均是与企业进行交换,或用所有权交换或用使用权交换,获得报酬。不是分配企业创造的新价值。
企业创造的新价值为0甚至为负数,有些要素也是要给钱的——劳动、土地、借贷资金等。只有股本得不到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41:3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6-1 09:40
可别提那个要素价值理论了,错的离谱。
为了对抗劳动价值论,说要素也创造价值,也要参与价值分配。
各 ...
要素有三种,和要素价值论是俩码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 09:42:12
zhuxiang 发表于 2019-6-1 09:37
总之,外购的产品价格,要从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中剔除。

“中间产品”是外购的,所以它的产品价格要 ...
错误,计算增加值时面对的是中间投入,以中间投入作为基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