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骗局,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屡见不鲜,单从新闻曝光来看就不胜枚举。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么多鲜活的例子面前,为什么人们还是趋之若鹜呢。总的来说,还是高回报的追求蒙蔽了人们理智的双眼。那么,今天蛋花花就通过一则新闻事件,带大家了解庞氏骗局。
最近卓达集团的陨落,可谓轰动一时。卓达集团的董事长是杨卓舒,正是这一幕大戏的导演加编剧。现在请跟随蛋花花一起走进这个事件的真相。
在蛋花花看来,杨卓舒的前半生可以堪称“励志”。他用借来的车抵押给农民,解决了房地产的土地问题。然后,去砖窑厂交定金,往土地上运输砖头营造施工现场。最后,他在《河北日报》上打广告,用超低价的噱头拉来大批买房的资金。就这样,靠着石破天惊的做法,卓达集团一跃成为河北省石家庄的知名开发商,2001年杨卓舒更是以21亿元身家成为河北首富。
蛋花花认为,如果杨卓舒继续在房产事业上前进,相信不会是现在这个结局。但是,挣惯了快钱的杨卓舒,将目光瞄向了理财项目。这次,杨卓舒编好了故事,设好了局,以请君入瓮的姿态以逸待劳。
蛋花花帮助大家基本还原下当年的场景:杨卓舒对外宣称发现了新建筑材料,而这个所谓的高科技产品竟然是以竹和木去代替钢材。他表示使用经过特殊处理后的木和竹,盖一栋别墅只要半个月,建造高楼只需打好基地,剩下都可以通过现场组装完成。
就是今天来看,蛋花花也觉得这个故事就是天方夜谭,但在当时,杨卓舒以其在房地产的影响力,把这个牛皮吹的山响。另外,故事劣质不要紧,杨卓舒用年收益率20%-30%去吊大众的胃口。如此高的收益率简直可以划为危险中的极品了,但是老百姓并没有看穿这个风险,大批的人潮水般地跳进了这场骗局。
蛋花花相信一句至理名言,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个骗局到最后,自然是不攻而破,以杨卓舒带领儿子自首宣告终结,但是40万被骗的人,却欲哭无泪了。
最后,蛋花花友情献上庞氏骗局的几大特征。第一,不合理的高回报;第二,说不清楚收益来源;第三,项目外观包装高大上;第四,本金永久性损失。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希望我们都能远离各种大小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