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30 11
2019-06-02

总判断:

宏观杠杆率再度攀升

企业杠杆率出现反弹

总体上看,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在2019年一季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已达到历史较高水平。相应地,M2/GDP也有较大增幅,接近2016年以来的历史高点;社会融资规模/GDP也再创新高。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ZF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8年末的243.70%上升至248.83%,增长了5.1个百分点。M2/GDP从2018年末的202.90%上升至206.31%,增长了3.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GDP之比从2018年末的222.98%上升至227.57%,增长了4.6个百分点。从以上指标来看,2019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的反弹力度较大。

从结构上来看,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反弹最大,居民部门和地方ZF杠杆率的增幅也很明显。具体来说: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从2018年末的153.55%上升至156.88%,上升了3.3个百分点;ZF部门杠杆率由2018年末的36.95%上升至37.67%,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ZF杠杆率上升1.0个百分点,中央ZF杠杆率下降0.3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率由2018年末的53.20%升至54.28%,上升了1.1个百分点。金融部门杠杆率继续回落。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分别统计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均在继续下降,资产方杠杆率由2018年末的60.64%下降到60.54%,负债方杠杆率由60.94%下降到59.42%,降幅分别为0.1和1.5个百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6-2 15:07:22
thanks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5 15:45:04
在双向问责制下,地方ZF深度介入当地经济活动,并被某些分析人士视为中国奇迹背后的力量。但福兮祸所伏,这一独特机制很可能也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经济与社会风险来源。这主要体现为,在财务与法理层面都没有建立起可信约束的地方ZF积累起大规模调动经济资源的能力,这一过程导致资源的巨大错配,并以巨大的债务规模支撑这一危险游戏。

摘自:《中国巨债:经济奇迹的根源与未来》 — 刘海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5 15:45:57
本章我将分析中国经济以及经济体制的弊端,并对未来5年内的危机可能性进行预测。首先,我将说明,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ZF对经济秩序的干预;其次,我将说明,在这种干预下,中国经济累计了过多的过剩产能及其金融对应物——过高的债务,两者构成了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最后,令上述风险进一步加剧的,是中国出现了资产价格的泡沫,这与中国错误的汇率与金融政策密不可分。这样的局面并非中国独有,历史上,日本、美国等都出现过类似状况,而也都以经济危机作为结束。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不可维系的动力系统,加杠杆式增长仅是推迟了危机的爆发时点,却进一步强化了未来危机的破坏力。---摘自:《中国巨债:经济奇迹的根源与未来》 — 刘海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5 15:51:53
负债大量用于市政建设,而这种建设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现金流,因此不能通过所得的现金流而归还投资。因此,负债要么被沉淀下来,要么通过向社会多收税费而偿还从而加重社会负担。
webwxgetmsgimg.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6 22:56:38
中国为了生产和基建发行债务的杠杆比例,还比不上美日等过为了消费发行债务的杠杆比例,于是中国泡沫了、中国危险了、中国崩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