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6688 3
2019-06-14
国际金融学第四版中在讲解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分析法中提到“当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时,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增加。在现有价格水平上,由于货币供给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居民持有货币的实际余额降低,支出将减少。”如果将实际货币余额简单理解成Ms/P的话 既然货币供给没有发生变动,在现有价格水平上为什么货币的实际余额会降低呢?希望大家能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6-16 10:56:07
姜波克的书吗?怎么感觉是错的,新版上没有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吗:Ms=Md,Md/P是国民收入的正函数,本国国民收入增加,实际货币需求增加,但是在货币存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让价格下降,而为了维持购买力平价,国内物价水平下降本币需要贬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7 10:26:39
解决了吗,同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1 17:27:17
实际货币余额(real balance),又称作实质货币余额是指货币余额除以物价指数之后所得到的数字。实际货币余额衡量货币存量的购买力。例如,考虑一个只生产面包的经济。如果货币量是10美元,而一块面包的价格是0.5美元,那么,实际货币余额是20块面包。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以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和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货币数量论为代表,庇古效应认为随着物价水平P的下降,实际货币余额(M/P)增加,消费者会感到富有,并更多地进行支出(消费)。
  宏观经济学里,衡量货币需求数量的并不是货币本身,而是所谓实际货币余额,就是货币数量M与价格水平P的比值,代表货币数量的实际购买力。认为实际货币余额与总收入成比例,也就是M/P=kY。进一步,货币需求函数认为货币需求是总收入与名义利率的函数,有M/P=L(i,Y)。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r与通货膨胀率e之和,所以M/P=L(r+e,Y)。因此认为,通货膨胀率越大,持有货币成本越高,对货币需求越少,实际货币余额越少,并造成了所谓皮鞋成本。因为人不愿意持有货币,所以要频繁前往银行,因此有皮鞋成本云云。

实际货币余额(real balance),又称作实质货币余额是指货币余额除以物价指数之后所得到的数字。
实际货币余额(real balance),又称作实质货币余额是指货币余额除以物价指数之后所得到的数字。实际货币余额衡量货币存量的购买力。例如,考虑一个只生产面包的经济。如果货币量是10美元,而一块面包的价格是0.5美元,那么,实际货币余额是20块面包。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以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和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货币数量论为代表,庇古效应认为随着物价水平P的下降,实际货币余额(M/P)增加,消费者会感到富有,并更多地进行支出(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