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6892 21
2006-03-02

警惕“以人为本”的负面作用

【中国政府采纳学者们的意见,提出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方针。这无疑是必要的合理的。中国经济已经得到了较大发展,并且仍正在迅速发展,中国民众理应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但是就象一切事物都有正负两方面一样,“以人为本”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什么是“以人为本”呢?就是一切经济行为都要以人的生存生活为根本,因此,政府有责任调整市场运作,调整生产与分配方式,使其有利于每个人的生活,至少不能使人受到市场经济太多的磨难。实际上,“以人为本”正是相对于市场经济的无情竞争而提出的,目的是缓冲市场经济对人们生存发展的无情淘汰作用。因此“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一种福利社会,通过政府之力而对社会福利的维护。而这种维护,正象下文所说,必定要由广大生产劳动者通过缴纳税费来实现。这样,一旦这种福利性过头,就会抑制社会创造精神,抑制每个人的艰难创业精神,使每个人都依赖于政府的平均分配。食之众而产者少,社会最终趋向停滞膨胀。因此,在我们的社会有必要实施“以人为本”之时,切不可忽视了它所形成的负面作用。――黄焕金】

以下文字摘自杨鲁军:《论里根经济学》,学林出版社198711月,第305--307页。

历史很有趣。从美国殖民地开始,美国人民的性格中就已经牢固地树立了艰苦奋斗的习性和冒险进取的愿望。人们还记得,在弗吉尼亚殖民地,约翰·史密斯曾坚持认为,一个人要得食,就必须工作。毫无疑义,这种着重务实、重视艰苦奋斗、渴望积累财富的美国国民性,对于后来美国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经济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新政”所倡导的宽宏大量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不懈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尝试,始终不渝地为解决大萧条年代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作所出的努力,对处于各种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的人们的关怀,以及为在他们之间建立公正的平衡所作出的努力,终于使美国破天荒地于1935年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社会保险法”。它使退休工人得到养老金,无业者得到救济金,老人、残废人、盲人得到补助。尤有进者,“新政”高举公正和平等的旗帜,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数百万自己无力安排生活而又无处指望得到私人解救的公民举办公共保险。这不能不是美国人的一个重要的新起点。由于大萧条本身创伤过重,在经济上、情绪上过于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关于机会、自食其力、个人奋斗等等“古老”的美梦都成为历史的泡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长久性的新认识的开端,即政府对人民的社会和经济福利应承担具体的、看得见的责任。

会福利经费而实行的高税率政策则是对“勤劳者”和“有能力者”的惩罚。结果,干事的与不干事的,干得好的与干得差的,勤奋的与懒散的,天赋高的与智能低的,一切都是彼此彼此,拉拉平。因此,徒有“公正”形式的“福利国家”实质上恰是最不公正的。“福利国家可以说是全盘失败了。它没有达到自己原定的目的。……社会转移无助于平等。事实上,它等于一场大规模的团团转游戏,绝大多数人是从一只手拿进来又从另一只手送出去。”。而且,经济状况愈是不好,政府对失业者以及整个社会的福利开支就愈是多;政府的福利支出愈是多,被救济者对政府的依赖就愈是大,从而也就愈不愿意勤奋工作和发愤努力。同时,财政赤字愈滚愈大,又使政府不得不愈益提高纳税人的税率以弥补支出,这无疑会抑制乃至窒息对经济的刺激;加上通过财政赤字来补偿通货膨胀,这一切必然使经济状况更加恶化。如此恶性循环,既使实际上处于全社会“保姆”地位的政府变得越来越臃肿、庞大、人浮于事,甚至出现腐败现象;也使实际上什么都要依赖政府的人民变得懒散,产生惰性,从而失去了勇敢开拓和励精图治的精神。这不能不是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人对福利国家几无好感;70年代以来,他们愈益强烈地要求实行能够增进社会经济效益的真正的公正,鼓励个人创造和自我奋斗,以“重建美国人的梦”。

----杨鲁军:《论里根经济学》,学林出版社198711月,第305--307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2 16:37:00
一切事物都有正负两方面,控制在度的范围内,就能防于未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 17:00:00
以下是引用sunfire007在2006-3-2 16:37:00的发言:
一切事物都有正负两方面,控制在度的范围内,就能防于未然!

太过笼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 14:29:00

意思无非两方面:

1. 照顾公共福利、弱势群体,反映社会的进步。

2. 同时要维持国家(个人/企业....)的竞争力,防止在国与国的竞争中输掉全盘。

但无论如何,这都否定不了 以人为本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的。

[em01][em01][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 21:44:00
我并不否定以人为本的进步性,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是否已经进步了?已经进步到能够实行以人为本的政策了?我希望有足够的条件实现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 23:22:00

对“以人为本”的思考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认为“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一种福利社会,通过政府之力而对社会福利的维护。本人认为过于狭隘了。

本人稍做阐示,我们可以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根本,那么,老百姓的利益又是什么呢?

本人认为老百姓的最大利益是国家的繁荣昌盛,从“以人为本”过渡到“以国为本”,再将“以国为本”结合“以人为本”来思考,这样我们的思路就开阔了,就知道问题出在那里。

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