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
| 缺货预定 & 团购急调
|
| 促销活动
|
基本信息
译者序回到顶部↑翻译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坎贝尔(Campbell)等三位著名的金融与计量经济学教授 合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 cial Markets)这本集教学与研究双重功能的世界级优秀的著作,对我们这些长期在计量 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领域耕耘的学者来说确实不仅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好机会,也是一个 不小的挑战。整整三年时间,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黄磊、谷雨等的支持、帮助与配合 下,我们对译稿中的专业术语和复杂语句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力争与原著在概念与意义 上达到相同与接近;同时,为了确保不弄错一个公式,不漏译一个注解和一个习题,我们与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谷雨等相互反复校对。但是,我们还是不敢说书中没有错译 与遗漏。在此,我们真诚地欢迎读者给我们以批评指正。
《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出版于1998年,其中的内容囊括了到1997年为止的当代金 融经济学中新的计量经济方法、杰出的研究和发现以及目前金融领域中正在进行着的令 人兴奋的各种探索。我们认为这部专著一定会有助于每个认真阅读的朋友开阔视野、充 实学识和启发灵感。
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是迟早的事情。因 此,培养能够掌握和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操作技 能的人才刻不容缓。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与经济学术界也迫切需要超前地对金融市场的 前沿理论、发展状况、前沿研究问题以及相应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做充分的了解, 进而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金融理论与应用人才,并着手选择一些有价值的课题进行深 入的研究。我们认为《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这本专著的出版一定·会满足社会这一强烈的 需求,它将为推动我国金融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这本专著与一般的著作有明显的不同。一般的著作都是作者 把自己比较成熟的东西提供给读者,以供大家在研究中能够充分地引用。《金融市场计量 经济学》不仅把金融市场研究中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充分地告诉了大家,还把截止到 1997年为止金融市场研究中的理论前沿、实证难题以及各种工具使用的局限等问题摆在 读者面前。因此,每位认真的读者只要细心研读和思考,定会感到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 还会发现有许多极其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去研究。
《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的编写体现了两个基本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在开始的章节中,对股票市场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其中关于股票市场 的实证性的文献很多;同时,也讲述了适用于其他资本市场的方法,包括介绍衍生证券(第 9章和第12章)和固定收入证券(第10章和第11章),最后一章介绍了适用于股票市场 及其衍生证券的非线性方法。
第二个特点是,全书从论述资产收益的统计模型开始,然后讨论结构性很强的经济模 型。例如,在第2章中,作者讨论了依据历史资料来预测股票收益的方法,而并没有更多 地注意一般性的细节。第3章中讲述了股票市场的微观结构如何影响收益的短期行为。 类似地,在第4章中讨论了个别股票收益截面样本的简单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运用到 对事件的研究中;在第5章和第6章中讲述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多因素模型(如套利价 格理论)如何限制统计模型的各个参数;第7章依据变量而不是依据过去的股票收益值对 股票收益的可预测性的长期事实进行了论证;第8章对按照预期收益产生的跨期均衡模 型进行探讨;在第10章中,按同一原则将固定收益证券的基本处理方法进行分类;第11 章则讨论了平衡时间结构模型。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遗憾。正如本书的作者在他们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即便如 此,仍有许多主题未能涉及,而许多重要的内容也只能一笔带过。例如,本书就没有涉及 到近几年在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领域中运用得非常活跃的有关风险预测和控制的VaR 方法及其应用,以及通过确定边缘分布选择合适的连接函数来确定收益的联合分布的 Coupla这个概念和方法。同时,本书讨论的主要是美国国内的资本市场,而几乎没有涉 及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也没有力求涉及国际上的一些问题,如汇率行为或本国偏好行为 (每个国家投资者都有在自己的资产组合中持有不同比例本国资产的倾向)。同时也省略 了一些重要的计量经济问题,如贝叶斯分析和时间序列的频域法(frequency-domain methods)。
我们认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著作总归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否则更好的著作就出现不 了,学术进步就不可能持续。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能够看到更好、更新的类似于《金融市 场计量经济学》的著作。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朱平芳、刘弘全面负责,并对全书进行了修改和统纂。
参加其中有关章节翻译的人员为:
第1章 吴 谦
第2章 刘 弘
第3章 李 磊
第4章 刘 弘 张晓钟
第5章 朱平芳
第6章 徐剑刚
第7章 沈根祥
第8章 朱平芳
第9章 范龙正
. 第10章 徐剑刚
第1l章 王贻志
第12章 夏晓燕
序言与GMM(广义矩方法)附录 朱平芳 倪经纬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受到了我们尊敬的校长谈敏教授,我们尊敬的副校长丛树海教 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受到了我们尊敬的老师黄树颜教授、张尧庭教授、唐国兴教授、左学 金教授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陆懋祖博士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受到了我们 尊敬的师兄姜国麟副教授和美国纽约大学斯通商学院梅建平副教授的积极支持、帮助与 鼓励,他们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与评论;受到了尊敬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熊诗 平社长、金福林副社长的支持、帮助与关心。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本书的翻译与校对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许多能干的学生们的帮助,他们放弃自己 的休息与娱乐时间,以最大的耐心、细心和热心承担了校对译稿和索引的艰辛的任务,有 力地支持了我们的工作。他们是廖远 、徐伟明、乔居强、张伟、韩小霞、解茹、毛建萍、徐 莉、刘淼等。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们深深地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谷雨编辑,她的耐心、细致、高度的责任 心一直贯穿本书翻译的整个过程;我们还要深深地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黄磊,他自 始至终地为促成本书的成功翻译尽了最大的耐心和努力。
朱平芳 刘弘
2003年4月28日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