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3049 0
2010-02-22
摘  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深刻,而应对于此,财政政策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近一年多来,对实施财政政策决策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金融危机下,如何选择财政政策;金融危机下,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如何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如何在积极财政政策下,保证财政收支的稳定增长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综述
  一、金融危机下,如何选择财政政策
  金融危机下,我国如何选择保持一定稳定性的财政政策。马洪范认为,在政策决策时,应具备国际视野,又要立足我国实际,兼顾近期与中长期的不同需要,充分发挥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各项调控目标。闫坤也强调了我国财政政策制定的国际化观点,其提出,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相关冲击,在应对危机挑战的过程中,财政部需与全球主要国家的财政当局联合行动,既努力为危机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又有效地参与控制危机蔓延,避免危机对我国的侵袭。但与此同时,其也强调了财政政策既要考虑所要保障的即期目标,又要兼顾财政对经济社会的长远促进和协调发展目标。倪红日与闫坤持类似的观点,其认为短期财政政策应与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协调,这是因为短期以刺激投资为主的财政政策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为协调短期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双管齐下——刺激投资与刺激消费并举。白明指出,财政政策的制定也要遵循一个最大化的原则,即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挑战的背景之下,既不能无节制地强调扩大公共投入规模,也不能无节制地强调减税,所要强调的应当是“保增长”的最大化。
  二、金融危机下,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金融危机下,我国实施何种的财政政策才能平稳渡过并保证持续增长。崔敏敏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的立足点应从扩大内需和投资这两个方面着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避免我国经济因金融危机造成的衰退,同时,实施收入分配体制、财政预算体制和税制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张少杰认为,财政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消费、投资、进出口、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社会保障等的特点进行,或单独采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或进行这些政策手段的某种组合。林跃勤指出,作为反周期逆风操作手段,启用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不可过分迷信和依赖财政逆周期相机抉择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必须避免矫枉过正,陷入简单而低效的“保增长”目标功能上,更要注重发挥积极财政在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换的长期指向功能上。特别是在财政政策实施中,需要建立重大项目专业机构专家可行性论证审查与公开征求意见机制; 建立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公开追踪与绩效监察机制;增强新闻媒体监督和群众知情权等。万庄等对于财政政策的关注,不仅在金融危机下,而且更关注于财政投资失控和投资过热,其提出,在此轮积极财政政策中,应注意防止各级政府盲目进行投资攀比,科学决策、严格管理,避免政府投资的低效率。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资责任制度、投资审核与监督制度,对各级政府主导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具体实施的建设项目一定要严格把关。同时,要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促进民间资本投资。
  三、如何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
  宏观经济经济调控往往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而若实现两者的有效组合,潘正彦认为,在国内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的情况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者的功能与协调机制考察主要基于: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是由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表现为有效协调;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达到收入效应、支出效应、扩张效应;再次,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新的政策搭配同样要防止总体经济的大起大落、新的政策搭配应该为宏观调控市场化服务、新的政策搭配是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的问题。崔惠民提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效应的发挥还要注重相关制度建设,如首先应理顺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关系,从制度上保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内在传导机制的通畅,然后在目标导向下优化选择二者的组合效应方式,既要注意防止总体经济的大起大落,又要保证调控的动态性与市场化取向,只有发挥优化组合拳效应才能顺利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走出经济调整困境,实现保增长目标。
  四、如何在积极财政政策下,保证财政收支的稳定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而财政来源又会减少,如何才能降低了我国财政的压力,而又使得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实施,马洪范认为,首先要保吃饭与稳定,其次才是建设与发展。要点在于:一是中央发行建设性国债的期限要在十年之上,而且要避开上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所发国债的偿债高峰;二是谨慎对待地方政府发债问题,绝对不能一哄而上;三是大力挖掘潜在财源,壮大财政基础;四是将现有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务求取得实效;五是千方百计地撬动社会资本,“众人拾柴火焰高”;六是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与制度,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万庄等强调解决这一问题,应重点考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第一,要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进一步投入财政可用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持和农业产业化有关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适当加大农业生产方面的直补力度。第二,财政要把优化结构的支出重点放在贯彻国家区域战略方面,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事项的落实。第三,在民众所关心的一系列基本民生方面,财政要通过支出安排加以落实,进而增强民众的信心和满意度。第四,财政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我国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白明认为保证财政收支的稳定增长要做到三个适度:一是财政支出的适度增长。增加公共投入必须确保相关项目能够带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二是税收的适度增长。减税与不减税,不应当是非此即彼的“质”的选择,而应当是兼而有之的“度”的选择。三是适度的财政赤字。积极的财政政策离不开适度的财政赤字作为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 马洪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9(7):15-21.
  [2] 闫坤,张鹏。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分析[J].税务研究,2009(2):3-11.
  [3] 倪红日。短期财政政策与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协调[J].涉外税务,2009(3):12-16.
  [4] 晓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离不开三个“适度”[J].经济研究参考,2009(30):12-13.
  [5] 崔敏敏。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财政政策选择[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2):11-15.



作者:沈阳市地方税务局 李斌 来源:《北方经贸》2009年第11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