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2-24 10:58:28
只是思考方式的一种,不见得就是真理,不要被蛊惑洗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4 12:03:39
真的很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4 14:30:29
辛苦了,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4 15:23:30
直接效应和远期的效应需要睿智的人思考和实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4 15:52:53
都是原创吗?》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4 16:14:20
真够长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4 16:15:17
虎兕出于柙 发表于 2010-2-23 19:46
yjg30 发表于 2010-2-23 18:56
其实古典经济学家们许多还没有把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当作永恒的形态,因此他们的思想反而不受某种辩护心情的限制,而直接就某些事实进行思考,其中也有许多是深刻的,而且他们的这些认识甚至比现在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还要深刻,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看似对经济规律认识得多了,但其实相反,现在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比起前人来退步不少,因此现在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表现的往往不是本质,而是现象而已。但是,总体说来,古典经济学家们的认识总还夹杂着自由思考时的作风,他们的限制不在于为了辩护,而在于经济学家本人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事物本质的同事,总还有非本质的东西在其中。

         可以用上面文章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军队复员的问题,巴斯夏弄得和斯密一样,或者和李嘉图也差不多。军人的收入这笔钱做为军人的收入和军人复员时用这同样的钱来使复员的军人就业是不可能划上等号的。主要原因就是巴师夏(也是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毛病)没有搞清楚,军人的收入比如说是一亿法郎,可以养活十万军人,但是当军人复员后,这一亿法郎就不可能养活十万军人,因为,复员的军人不是直接得到这一亿法郎,而是要通过参加工作,也就是说,这一亿法郎不仅要分成复员军人(其中一部分人,不可能是全部复员军人)的工资,还要有不变资本的投入,因此,一亿法郎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可变资本,这可能只有一亿法郎的20%比如说二千万法郎,那么剩下的八千万法郎就是不变资本的投资了。也即是说,按照上面的那个投资比例,一亿法郎只能解决2万复员军人的就业,剩下的8万人将没有就业,也没有收入,因此不可能使军人像当兵的时候那样使10万军人获得收入。而按照我所说的那种方法,要十万复员军人就业,就不仅要一亿法郎,而是要5亿法郎(假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相等,如果不相等,那么这个数字就不是5亿,可能是4亿,3亿,6亿等等,但就不可能是1亿),事实就是这样。

          最后说明一下,这些分析是马克思的功劳,我只不过借用了一下。也只有马克思才这样认真的对待这些理论!
一,听说过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么?
二,如果是月工资,你准知道在支付工资前,工人生产的产品没有卖出去从而必须由资本家预付么?
三,马克思会如你所想像的那么天真么?看看马克思是如何说的:
  “用政治经济学的话来说,资本家投在工资上的资本是按不同的期限预付的,这要看他例如是每周,每月,还是每三个月支付一次工资而定。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是工人按一周,一个月,或三个月,把他的劳动预付给资本家的,这要看他是每周,每月,还是每三个月得到一次工资而定。如果资本家是购买劳动力,不是事后支付劳动力的报酬,也就是说,如果他是按每日,每周,每月,或每三个月给工人预支工资,那才谈得上按这个期限进行了预付。既然他是在劳动已经持续数日,数周,数月之后才支付,不是购买劳动,不是按劳动持续的期间支付,所以这一切不过是一种资本主义的颠倒。工人以劳动形式对资本家的预付,竟然变为资本家以货币形式对工人的预付。”
  
没有想到,会有人这么来分析问题。

你可看清那一亿法郎的用途。前一个是讲纯收入,后一个是讲1亿法郎的投资,这可是两回事。

再说,你提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区别对于这里的问题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说明的,资本的构成必然分成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复员军人要想十万人再得到1亿法郎的收入就不管你是事后付还是事前付,我要说的意思是原来用做收入的1亿法郎养活10万人,但是1 亿法郎用在投资上,是不可能在相同的收入下雇用10万人的。

真不知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里区别的关键也是马克思区别开的,那就是商品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组成的还是工资、利润和地租是由商品价值中工人生产的价值部分组成的呢?这是不同的。因为前一种说法是斯密和李嘉图,上面的巴师夏也是这样不加以区分的。这在《资本论》第四卷里可是有详细的论述的。而且篇幅相当的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4 16:22:59
好书,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4 16:32:53
终于看完了,好文,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8 22:21:34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8 22:52:07
当他还在摇篮中的时候,处于无知之中,因此,他就根据行动的当下的后果调整自己的行动,
在他年幼的时候,他也只能看到这种后果。

~~~~~~~~~~~~~~~~~~~~~~~~~~
虽然我给予整帖以好评,但不等于我赞同所有观点.比如说以上这一观点我就不能赞同.其实摇篮中的婴儿已经能够运用他的直觉去处理许多因果关系了,而这些直觉根本无需后天习得.由此可见,摇篮中的婴儿绝非无知.听说过一两个月大的婴儿不肯吃奶妈奶吗? 他成年后告诉你原因甚至能够令你震惊,因为那正好与历史事件吻合.婴儿的"视力"甚至是你无法想象的.绝大多数人无法回忆起2岁以前的事件,但个别人却可以回忆起一两个月大的事件.能够回忆婴儿期的人,在他婴幼儿回忆中绝不只这么一两件事件.

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人与人之间在直觉上存在着无法抹平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就导致了少数人能够凭直觉去处理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虽然直觉不像逻辑推理那样确切直白,但直觉却会模糊地主导他的判断和引导他的行为.

当初由"重视人才"这一口号兴起的大学扩招,以及加入WTO,我的直觉告诉我有问题,但我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但事态发展到今天,那一切都清楚了.

还有劳动合同法.当时就觉得不妥,但说不出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8 23:19:32
人的能力,有些是看得见的,而更多的是看不见的.

所谓市场经济,那实质上就是让人们充分展示自己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能力的一个自由环境.它能够让那些具备了不平凡深层能力(洞察力,前瞻眼光,驾驭自我)的人成为出类拔萃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0 10:58:12
楼主的签名也很有意思
光看见少数比较引人注目的人在谋取私利
没看见这个世上所有人所有生物都在谋取私利
哈哈
牛顿定律,相对论......这些是劳动人民的科学呢还是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问题问错了,就找不到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0 11:04:25
人们的注意力,总爱集中在最显眼的地方,即使公正无私的观察者也不例外。大家往往不会去注意供给增加或新发现所带来那些分散各处的利益,而会去关注少数人因此遭受的损失。每个人都在享用更多价廉物美的咖啡,这个事实没有人注意;人们看到的,只是咖啡种植者们因为咖啡豆买不起价钱而生活难以维继。新机器以更低的成本,提高鞋子的产量,这个事实没有人注意;人们看到的,只是一群男女劳工的生计因此没有着落。这些群体的悲惨处境应该被承认,他们应该受到同情地对待,而且我们也应该研究一下,能否利用在这一特殊进程中得到的收益去帮助这些人另谋生计。这绝对是我们该做的事,也是全面了解问题所必须要做的事。

  问题的解决方法,绝对不可以是武断地去减少供给量、去阻止进一步的发明或发现,去帮扶处境艰难的人继续从事已经失去价值的工作。然而世界各国,竞相利用开征保护性关税、捣毁机器、烧毁咖啡树、制定各种的限制措施等种种手段,去解决上述问题。这是通过制造匮乏来创造财富的疯狂教条。

  不幸的是,这类教条(可以说是人为炮制的物以稀为贵),对于特定的生产者群体而言的确是金科玉律——如果他们能使控制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供给,他们就会制造出相对匮乏,以保证他们必须购买的其他所有东西相对充裕。但这一教条对整个社会来讲是荒谬的,它绝对不能运用于所有的领域。因为那么做,等于经济自杀。

  最后,来高度概括一下我们这一课:当我们专注于某个单一经济群体时,看起来可能是千真万确的许多事情,在转而考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每一个人的利益时,却有可能是一串错觉。

  看问题时,是看整体,不是看片段。这就是经济学的目标。
---《一课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0 22:46:39
不错的内容啊,学习学习。谢谢版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9 09:44:34
缺货,当当、卓越、China-Pub都缺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9 20:51:56
楼主真实太辛苦啦   鼓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09:53:32
恩,很好,支持下。。。(上午老马的课起太晚没去上了,故而来此忏悔。。。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0:48:42
这么长啊,我要慢慢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1:13:26
whm303 发表于 2010-2-23 03:54
  如果按照社会主义者的方案,在这些交易中由国家取代私人商人,将会出现什么局面?求求你,让我看看这样做能给公众带来什么样的实惠。零售价格会降低?然而想象一下,4万个市政当局的代表在某一天——在需要小麦的那一天——同时涌到奥德萨,你以为这对价格会产生何种影响?运输费用会降低?然而,运输同样东西所需要的轮船、水手、远洋货轮、仓库会减少吗?或者我们真的可以不为所有这些东西花一分钱?商人的利润会减少?然而,那些市政代表和政府官员到奥德萨难道一无所求吗?他们大老远跑去难道是出于兄弟友爱?他们就不需要生活吗?他们的时间就不值钱吗?你以为这些费用不会达到商人准备获得的2-3%这样的利润率的上千倍
  然后,再想想征收这么多税款来配送这么多食品的难度,想想必然伴随这样的活动而来的那些不公正和陋习,想想政府是否能够担负起这么重大的责任。
  那些发明了这些愚蠢想法并在不幸时刻将这些想法灌输进群众的大脑中的社会主义者,大方地给自己冠以“高瞻远瞩”的称号,该词的这种用法蕴涵着一种真正的危险,语言的暴政给这个单词及其所蕴涵的判断标准赋予了正当性。“高瞻远瞩”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先生的目光要比常人深远得多;他们惟一的失误就是过于超前于他们的时代;而如果消灭私人企业即他们所谓的寄生虫的时间还不成熟,那出错的就是公众,是他们没有跟上社会主义的脚步。但根据我的意见和知识,与此相反的想法才是正确的,我不知道我们要倒退回什么样的野蛮时代,才能对这一点的认识,找到跟社会主义者的水平相当的理解。
  现代社会主义流派不断地反对当今社会中的自由结社。他们没有意识到,自由社会是一个真正的合作体,要比他们从自己丰富的想象中编造的任何形式的合作都要优越得多。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某个人,早上一觉醒来,可以穿上一套衣服,在一块圈起来的土地上,施肥、疏浚、耕耘,种上某种植物,然后在上面牧养一群羊,从这些羊身上剪下羊毛,这些羊毛经过纺纱、编织、染色,然后织成布料;布料经过裁剪、缝纫,做成衣服。这整整一系列的过程需要无数他人的介入,需要利用农牧业、养羊业,需要工厂、煤炭、机器、货运等等。
  假如社会不是非常真实的合作体,那么,不管是谁,要想有一套衣服穿,就都不得不自己独立奋斗,也就是说,要自个儿完成上面所说的数不胜数的整套操作过程,从最初开始的挥镐翻地到最后的拿针缝衣。
  好在我们就有现成的协作,这是我们这种动物的根本属性,这些操作过程已经被分解到无数劳动者之中了。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再继续往下细分,直到某一个点。在这里,只要消费需求增加,每一单独的专业化的操作过程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行业。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之后。每个人都为总体的社会价值贡献了自己那份价值。如果这不是协作,我倒要请教这是什么。
  注意,每个劳动者都不可能自己凭空制造出他所需要的最细小的原材料,因此,他们必然会互相利用对方的服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互相协助;每个群体都跟其他群体联系在一起,因此,所有的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中间人。举个例子,假如在整个生产交换过程中,交通运输变得十分重要,足以雇佣某一个人,下来是纺线,再下来是织布,那么,我们凭什么说头一个人比别人更像寄生虫?是不是没必要存在交通运输了?不是有人在花费时间和心思来完成这一任务吗?他干嘛不把这些时间和心思节省下来让别人来干?是他们会干得比他好,还是仅仅由于他们干的是不同的事情?至于他们的报酬,也即他们在生产交换过程中的份额,难道不是都得遵从同样法则的约束,限定于协商达成的价格这样范围内?这种劳动分工和这些充分自由地决定的制度安排,难道不是有利于共同利益?我们是否因此而需要一位社会主义者,打着计划的旗号跑过来,专制地摧毁我们的自愿性组织,消灭劳动分工,用自己孤零零的努力取代合作工作从而逆转文明的进步?
  我在这里所描述的协作难道就不是协作吗?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进人或退出,可以在其中选择自己的位置,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作出判断进行交换,自己承担一切责任,而正是自己的自私自利,赋予了他的行动以力量,也是成功的保证。是合作,就要名副其实,那么,所谓的改革家跑过来把他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强加给我们,比如,说全人类都集中在他周围,那还叫合作吗?
  我们越是深人地考察这些“高瞻远瞩”的思想学派,我们就越是深信,归根到底,这些思想完全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的,它们宣称自己永不会出错,并打着这种不会出借的名义要求获得专制的权力。
  希望读者原谅我有点离题了。在这个当口,我多说了一些上面的话,也许并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圣西门主义、法朗吉的宣传者、伊卡里亚岛的崇拜者的著作【18】,激烈地反对中间人的长篇大论,充斥着报纸,回响在国民公会,严重地威胁着劳动和交换的自由。
这里有问题,假如产权,一体化那还有4万个中间商么?显然生产存在整合,会存在标准化。不说国家,就是私营公司合并,机构也会合并。

而且以交通运输来说,为什么产权一体化后,整个国家不能,企业、铁路线路、能依附人口、资源分布,应用线性规划原理,把企业的位置重新选置,铁路、公路的线路重新规划。把行车效率提高十倍以上也是可能的。
但对市场经济来说压根就行不通,别的不说每个工矿企业是私人,或者小集体的。根本不可能从全面规划这些企业的位置分部,同样道路也是
因此私有生产资料的国家公路运输才是主流,这样的运输方即没有效率又太耗费能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1:17:19
whm303 发表于 2010-2-23 03:54
  如果按照社会主义者的方案,在这些交易中由国家取代私人商人,将会出现什么局面?求求你,让我看看这样做能给公众带来什么样的实惠。零售价格会降低?然而想象一下,4万个市政当局的代表在某一天——在需要小麦的那一天——同时涌到奥德萨,你以为这对价格会产生何种影响?运输费用会降低?然而,运输同样东西所需要的轮船、水手、远洋货轮、仓库会减少吗?或者我们真的可以不为所有这些东西花一分钱?商人的利润会减少?然而,那些市政代表和政 府官员到奥德萨难道一无所求吗?他们大老远跑去难道是出于兄弟友爱?他们就不需要生活吗?他们的时间就不值钱吗?你以为这些费用不会达到商人准备获得的2-3%这样的利润率的上千倍?
 
这里有问题,假以产权一体化,还会有4万多个中间的交易商么?别的不说就是私营公司合并,也存在机构整合

在产权一体化的情况下,社会会走向标准化。



以交通运输来说,为什么产权一体化后,整个国家不能,企业、铁路线路、能依附人口、资源分布,应用线性规划原理,把企业的位置重新选置,铁路、公路的线路重新规划。把行车效率提高十倍以上也是可能的。
但对市场经济来说压根就行不通,别的不说每个工矿企业是私人,或者小集体的。根本不可能从全面规划这些企业的位置分部,同样道路也是
因此私有生产资料的国家公路运输才是主流,这样的运输方即没有效率又太耗费能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3:49:36
谢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4:13:10
不错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1 23:30:06
非常感谢楼主无私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3 10:48:54
3# whm303 读到这里,发现这个例子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巴斯夏以一人为例来解释十万人的问题,而忽略了群体效应的放大性,人员增加造成产品增加和成本增加的效应。另外,10万军人(脱离社会的人员)重新流入社会的冲击性和不稳定性造成的社会资源损失也应该考虑进去吧。这个理论的缺陷就在于肢解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09:18:11
好贴子,谢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20:07:30
一直在找电子版,以前只看见扫描的。这个电子版真是太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23:13:53
网上的扫描版根本不清楚,谢谢分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7 16:36:10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12:11
这么好的帖子竟然被我忽视了,真是罪过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