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处】:《大学》
【案语】:“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人”:可以理解为“君子”;也可以理解为“做人的终极、顶点”;也可以理解为“成长,人成为仁人”,等等。“学”:学习、修养。“大学”:即“人成为君子的学习与修养”。“大学之道”:即“人成为君子的学习与修养的道路(过程、进阶次第)”,“道”,有强调“道德实践”的含义。“明明德”:第一解,明白、懂得人本身应具有的光明德性;第二解,让人本身应具有的光明德性显现、呈现出来。“亲民”:第一解,爱人,仁者爱人;第二解,程子曰:“親”作“新”。朱熹:“革旧作新人”。“止于至善”:止,目标、标的。至善:事理当然之极,人类最美好的、最和谐的目标,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以至善作为目标,把做人的目标设定在“至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