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684 2
2019-07-09
 全球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四大产业构建万亿级商业卫星市场:卫星工业
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服务四大产业构成。2018
年全球卫星工业体量达2690 亿美元,占全部太空经济的79%,市场空间
巨大。随着航天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单纯依靠各国ZF投入已无法承担
快速增长的太空活动需求,商业化发展成为必由之路。

 人造卫星用途广泛,新兴领域应用热点频现:人造卫星作为一种太空基础
设施,在广播、电视、通信、气象观测、导航定位、环境监测、减灾救灾
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细分领域增速数据显示,近年来卫星的应用热点开
始从广播电视、固定通信等传统业务转向机舱网络服务、物联网、遥感大
数据、民用导航等新兴应用场景领域,5G 时代终端需求爆发有望催生新
一轮卫星建设热潮。

 小卫星技术推动产业变革,类星链计划不断涌现:20 世纪来,以“立方
星”为代表的微小卫星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卫星制造门槛由此大幅降低。
民营企业和新兴创业公司的介入颠覆了传统国家航天力量的完全垄断地
位,卫星产业迎来新一轮商业化变革。其中,低轨小卫星星座由于其成本
低廉、通信延时低、网络覆盖面广、生存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国际
商业卫星发展的重要路径。在遥感领域,美国Planet 公司的“鸽群”、Spire
公司的“狐猴”等小卫星星座项目已完成初步部署并投入商业运营;在通
信领域,Iridium、GlobalStar、Orbcomm 三大传统卫星通信运营商开始升
级原有卫星星座,OneWeb、Starlink、LEOSat 等新一代低轨通信小卫星
星座计划已进入实际部署期,预计未来10 年将有上万颗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产业商业化进程有望大幅提速。

 国产商业卫星方兴未艾,军民融合发展大势所趋:我国航天产业链自2015
年起开始向社会资本开放,支持性政策不断出台,传统航天军工院所、高
校及科研机构、地方ZF及民营企业等主体纷纷积极投入卫星产业商业化
探索,“鸿雁”“虹云”等国产小卫星星座计划开始实施。从产业竞争格局
看,以航天军工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国家队”在卫星技术积累、工程能力和
发射资源等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占据
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和科研机构受体制束缚较少,有望与国家队形成互补,
在先进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创新、降本增效等方面占得先机。

 我国商业卫星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降本增效是关键:我国卫星产业目前
处于商业化探索初期,在技术水平、产业链协同、商业成熟度等方面与美
国仍有差距。未来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进程的推进一方面有赖于国家政策
的持续支持和对航天、通信等市场的不断开放,另一方面行业参与者需积
极投入市场化竞争,通过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完善配套产业链等方式
不断降低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提升卫星功能性。预计在此过程中,位于
产业链上游、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卫星制造企业将率先受益。

 投资建议:全球小卫星星座建设高峰将至,国内卫星产业受政策扶持开启
商业化探索,位于产业链上游、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卫星制造企业将率先
受益。建议重点关注航天领域军民融合重点企业上海沪工、我国卫星制造
龙头企业中国卫星、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先行者欧比特、航天领域电子类专
业设备龙头航天电子。

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
不及预期;卫星发射失败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文章摘自《深度行业》 2019年21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7-9 10:48:15
更多精彩内容,下载葛朗台ap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9 11:14:13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