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50 7
2010-02-25
中国经济究竟应该如何彻底步出金融危机?刚刚度过80岁生日的经济学家吴敬琏2月23日晚上在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外名家讲座上开出了一个药方:“中国经济应当继续深化改革,升级落后的加工制造等产业,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变现行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为有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模式。”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地方推出10万亿投资计划救急,吴敬琏指出,这类救急方案,没有与货币相对应的物质做支撑,容易出现货币超发、滋生泡沫,处理不好的话,不仅对根本解决危机无益,相反还蕴含了二次危机的风险,因此需要长远之计来彻底解决危机。长远来看,投资拉动的需求是粗放型的,普通居民收入增加形成的需求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让普通居民收入增加的方式则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产业升级,提升普通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地位。
  “而且,我国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蕴含极大风险。”他提到,为了保持出口的动力,外汇存比要大量增加,迫使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大量购买外汇保持低汇率,用低汇率支撑出口。如此一来,大量虚拟资产产生,泡沫形成。一旦虚拟资产在某个环节爆破,就会形成资产负债表危机,进而反映到整个经济层面。
  如何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吴敬琏认为,台湾从代工工厂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要推动我国制造业从加工、组装等技术和知识含量低、利润薄的“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以研发、设计和品牌、渠道为代表的两端服务业延伸。
  另一方面,应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我国目前在很多领域已经具备了参与高端国际竞争、培育自己拥有知识产权拳头产品的能力,创新的技术力量一直在加强,但是我们的难点在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化,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技术创新产业化获得大发展,争取我们的支柱产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利。
  “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政府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吴敬琏建议,政府可以以PPP方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伙或合营,本质上是政府部门和社会投资者之间一系列复杂的合约安排)提供共用性技术和组织,来解决知识产权侵犯的问题,鼓励技术创新。亦可通过补贴需方的方式对节能、环保产品进行扶持,由消费者进行选择,通过市场化手段消除补供方形成的“外部性”不作为。但是像“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这类没必要管,“非禁即入”。此外,还有政府也不需要指定技术路线、产品路线或者购买产品扶持。政府只需要确保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引导创新技术产业化则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25 10:09:18
清谈家,坐而论道者。如何转变?路径如何?哪个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5 10:12:18
吴老喊了这些年,有多大用。

中国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啊! 这些道理我想吴老也明白,所以呢?!咱们也得钦佩吴老这种“知其不可而为而为之”的勇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0 22:13:11
官话、空话,一点用都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4 14:56:5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说着容易做着难啊,不转变ZF政绩考核方式,不转变当政者思维,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4 15:25:28
吴老说的还是不错的,单纯的追求GDP,意义不大,我们学习经济学的,凡事应该问一个经济效益,中国很多企业走的是低成本扩张的路线,这并不经济,在经济学意义上应该是否定的,但是为什么能大行其道呢?因为我们经济模式的设计上有问题,在建模阶段,规划就没有做好。我举个例子,一台锅炉产生功率1兆瓦,每小时消耗煤2吨,现在有新的锅炉问世,同样的功率,每小时只消耗1吨煤,你换不换,经济学告诉我们,你得算一算投入多少,再决定换不换,但是在中国,我告诉你一定是不换的,因为你一旦换,旧的就报废了,但是你不换,旧的一样能挣钱,所以他宁可新的、旧的一起上,多挣一份是一份,管他国家是挣还是赔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