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40 0
2010-02-25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政策惠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民生为本的思想。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宏观调控需要遵循的基本理念是什么。鄙人认为,一些“规划”、“政策”的出台,显得有些仓促,立意是好的,但方式方法、具体策略上有问题。有些政策甚至夹带着某些利益集团的考虑,政治与资本靠的太近,就容易让人产生资本劫持政治的嫌疑。至少在以下方面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是对财政资源的过度分配,财政参与分配的经济效率是极低的,其根本目的不应是分配,而应是调节。促进经济的最好办法是降低经济流转环节的成本,主要包括税收,而目前我们看到的是政府依靠大量的税收,财政增长幅度持续高涨,再行人为分配,理论上来说效率会大大降低。这种方式,随让政绩有了,但基本经济体内就会出现血流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再通过信贷刺激,如此一来,信贷的质量就只有靠信贷自身的膨胀来支撑,长期就会出现资产价格高企,通胀压力加大,最终必然带来经济的大调整。如此看来,当前的一些举措面似为公,实则不公;另一方面是对市场机制的损害,很多情况规划过于具体,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对培育真正能在市场中壮大起来、促进整体经济繁荣的个体极为不利。长此以往,危害极大。

从下面一段表述中,我倒认为排在最后的“六要”反而更为紧迫、更为重要。-------------------  一点粗浅的认识,可能是坐井观天,管中窥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会议提出,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必须牢牢抓住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一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实完善政策措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贯彻实施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力争在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一要立足扩大内需,巩固重点产业企稳回升势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扩大补贴产品范围,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稳定和拓展外需,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二要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市场准入,强化投资管理,做好有序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三要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坚决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电石等行业产能总量。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等指标的约束作用,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建立钢铁行业碳排放考核指标体系和汽车产品节能管理制度,启动石化行业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四要着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五要加强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技术改造,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夯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六要深化改革,研究建立促进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引导各级领导转变发展观念,落实责任制,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保证规划实施稳妥有序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