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807 1
2019-07-15
  人力资源行业,有哪些特别加分的表现呢?遇到这个问题,HR应该如何回答呢?作为一名专业的企业HR,就要及时解决尚不明去的问题,便于企业后续的施展工作。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几点HR的加分项,快来看看吧!

timg (2).jpg

  1、视野宽度。
  有人会把视野与战略归在一起,但其实视野不同于战略。
  战略强调处于整体时的格局和统筹,而视野更在乎开展具体一件事情时候的多个角度,多种方法。
  心理学上对于人的思维,做了两种分类: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视野的宽度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看成发散思维,它又叫做“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定义为在某个中心问题上,从其他多个维度和方向,进行多个层面的扩散、转移等分析操作的一系列动作。
  有一点特别重要的是,工作之中十分重要的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来自人的发散思维。
  但凡存在管理的地方,那需要管理的事项就不止简单的一两个,作为职场的HR,在杂乱无章的事务中,时刻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不被某一点所牵制住,有着宽广的视野,发散的思维,才能够在一家企业中担此大任。
  2、业务深度。
  我们HRGO有发过一次关于业务方面的文章,叫做《任正非:开除不懂业务的HR!》。
  其中,任正非有一句对人力资源说的话:“人力资源要改革,懂业务的HR提拔上来,而不懂业务的,可能要被干掉。”
  市场上的HR数量是不缺的,不过很多的HR在企业没法真的做到实事,甚至有“边缘化”的问题出现。
  这个现象的原因很简单。时代在前进,企业的用人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于要时刻链接上下级的管理层,对如此多的员工进行考核工作,不了解具体的业务是行不通的。
  接触到业务时,我们不仅要把自己当做一个负责具体工作的员工来看,这只内部企业的视角,也应该从外部的视角来看,比如一个业务服务于哪些人群,能为客户带来怎样的需求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HR的考核,我们都清楚所有的考核都是有标准的,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分工,标准也会不一样,公司大大小小的业务全需要熟知,这样才能对每一位员工保证负责,对企业保持负责。
  3、人情温度。
  我们常常会在网络上看到网友对于一家公司的评价,其中我们调查发现,很多没有通过面试的求职者们给到的一些留言:
  “面试也太严格了,我就一个小问题没有答上来,直接就让我回去了...”
  “公司很大很不错,就是面试的hr有点难应付,感觉没有人情味...”
  “冷血”、“没有人情味”等等评价,估计是很多求职者对于HR的刻板印象了。
  这是很多的HR常有的面孔,这是实话,我们也不会反驳。
  但是,我们并不是一直那样严格的对待所有人和事。之所以“冷血”,其实是保持理性的站在中立的角度去评判一个人,不管是新人求职,还是员工考核,这是HR的信条。
  不管怎么黑化我们,HR就是这样,我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是对企业有益的。
  再者就是,HR是有人情味的。
  我们清楚的知道,当国家的一些政策、企业的一些制度会导致部分员工可能受到其他的待遇或者安排。
  这对员工本人当然是难以接受的,但我们作为传递信息和实施工作的人,通常需要尽力的去感同身受的。
  即使员工最后的结局对整个企业没有特别好的印象,但是对于告别前的HR,至少我们是专业且富有人情温度的。
  总结:是否能加分这个问题,或许在我们都是小白时,才会去思考的问题。一旦我们真正成为有责任心的HR后,战略高度、视野宽度和业务宽度会成为我们更优秀的砝码,而温情温度和人员粘度会让我们更加明白这个职业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7-15 13:36:38
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