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CPI中猪肉项的权数是不是被人为调低了?权数的变动对于CPI同比走势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回答:
我国CPI权数调整素有“五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的传统,故从理论上讲,我们不应当看到每年年中各分项权数出现明显变动。
但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反推,历年年中猪肉项的权数并不固定,特别是从2019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猪肉项权数自1月份的2.5%下降至6月份的2.13%,降幅达到0.37个百分点,而源于“四舍五入”效应的扰动最多只能解释大约0.22个百分点的降幅(占比大约60%),而剩下的0.15个百分点的权数降幅并未得到解释,相比而言,2017、2018年的猪肉项权数波动则基本可以用“四舍五入”效应的扰动进行解释。
单单考虑猪肉项权数下降的影响,今年上半年CPI同比最大被压低了0.11个百分点,调整后的5、6月份CPI同比为2.8%也并未突破“3%”的经验政策阈值,目前仍未造成实质性影响。但考虑到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涨幅大概率将进一步扩大,根据农业农村部专家所预测的70%涨幅,并假设猪肉项权数维持在6月份的2.13%不变,CPI同比可能将由于权数的下降而被压低0.26个百分点,如果进一步考虑涨幅与权数的“此消彼长”关系则压低幅度可能更大。这可能是后续预测CPI同比难以忽视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