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4月121号文件拉响调控警报开始,到2008年年末房地产救市政策的出台,这期间的历次房地产调控,现在看来,更像是对民众的一种烽火戏诸侯式的戏谑。
  
   从结果来看,每次调控房价都是越调越涨,房地产利益集团也是越调越嚣张。从过程来看,每次调控之前必然会约谈房地产利益集团,并以房地产利益集团提供的数据资料作为调控的重要依据。好比警察每次开始严打之前都召集小偷强盗,让他们提供每个月的作案次数,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严打,严打的程度是重还是轻?可以说,8年来的每次房地产调控,房地产利益集团从始至终都扮演着大小通吃的庄家角色。
  
   如果不是2008年年末的那场房地产救市,也许有相当部分的百姓,还会认为之前的一次次调控失败只是管理层相关经验的匮乏,以至于打蛇没有打到七寸,又或者以为调控政策的延后性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调控效果不可能立杆见影。如果不是2008年的那场救市,有相当部分的百姓或多或少还希望管理层通过调控让房价降下来,让自己能买的起房子。如果不是2008年的那场救市,有相当部分的百姓还只是把房价居高不下的矛头仅仅指向炒房者、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而不是一度以为会在乎他们住房问题的,高高在上的管理层。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事实没有如果。
  
   2008年的那场救市让成千上万的百姓看到了之前一次次调控失败的本质。不解,失望,愤怒,充斥着舆论的空气。所有不满的情绪都化为沉郁的静默,以至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舆论媒介上都没有听到任何做空房地产的声音。代言草根的易宪容自言已经无话可说,义正言辞的时寒冰不知所踪,只剩下牛刀一个人,偶尔出来,在寂静的空谷中孤独地呐喊。
  
   除了房地产利益集团之外,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拯救房地产。
  
   没错,当时的情况下,拯救经济确实需要依靠房地产。但是经济危机从爆发到消亡,也就1、2年时间,完全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只需要三年至五年时间。经过30年的积淀,中国经济还不至于脆弱到经不起在1、2年的经济危机冲击,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