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运集团)位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先行先试重要的前沿阵地之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州开发区直属的一家以发电为主业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也是广州市第一批上市公司(穗恒运A000531)。自1987年创立以来,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恒运集团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恒运集团拥有102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以及广州恒运热力有限公司、广州证券有限公司、广州锦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控股、参股企业,其电力主业年发电能力为80亿千瓦时,年产值约30亿元。截至2009年底,集团总资产63亿元,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广州地区重要的发电企业。近年来,恒运集团在以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中发同志为班长的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准确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牢牢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各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开创了企业发展的新局面。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困难情况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恒运集团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全年实现上网电量61.46亿千瓦时,销售蒸汽114.17万吨,实现净利润4.58亿元,上缴各种税收4.23亿元,人均创利税达103万元。
与时俱进,大胆解放思想,制定并实施“立足主业、择业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恒运集团公司自创立以来,作为一家以火力发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行业规模与长远发展来看,恒运集团的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都是比较小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加上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近年来,电力行业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电力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中小发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难度更大。恒运集团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政府对环境容量的严格限制,发电主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恒运集团领导班子大胆解放思想,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内外环境,面对发展瓶颈,为适应新的形势,从自身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出发,及时调整战略思路,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即经营思想由稳健型向稳健开拓型转变,经营资产的结构由稳定收益型向成长收益型转变,经营模式由单一的产业经营向优质产业与金融产业结合转变。公司研究制订了新的发展战略,在稳固、强化电力主业的同时,立足和依托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利润增长空间,择业发展,以达到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创效益、回报股东和广大投资者的目的。
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恒运集团审时度势,紧紧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向金融、房地产、环保等领域投资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首先是参股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在获悉部分股东有意转让所持有的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之后,恒运集团迅速做出反应,主动出击,开展受让的相关工作,成立了受让工作领导小组。面对受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恒运集团有关人员上下一心、全力以赴,以超常的毅力和主动的姿态连续作战,积极协调各方关系。2009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文,正式核准恒运集团受让广州证券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20.025%)。之后又超比例对广州证券有限公司增资,使公司持有广州证券公司股比增至21.82%。这是恒运集团在稳固、强化电力主业的同时,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盈利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积极参与广州市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的实际行动,为广州市政府实现“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目标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对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股权的成功受让,是恒运集团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从公司发展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和未来方位着手,大胆解放思想,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战略转型,促进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2009年,广州证券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65亿元,恒运集团作为大股东也从中受益,我公司实现投资评估增值收入4170万元,同时,2009年确认投资收益2571万元。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发展态势非常好,并计划在几年后酝酿上市,届时将会成为恒运集团一个十分重要的增长点。成功进军房地产行业是恒运集团择业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直比较理性和积极,而广州开发区和萝岗区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和最重要的引进外资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恒运集团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配合广州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进军房地产行业,并准确把握时机,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低潮时期,依法竞拍获得该区域的一个中心地块。该项目(科城山庄)是目前广州开发区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总投资近数十亿元。目前,该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将于2011年竣工并对外销售,将大大增强集团的整体盈利能力。
恒运集团还大力推进和完善企业的体制机制,使其更加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针对恒运C、D厂股东较多的情况,2009年下半年,恒运集团开展了资产重组工作,制定了《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拟向恒运集团相关股东非公开定向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恒运C厂、恒运D厂股权。本次资产重组将大大加强恒运集团的电力主营业务,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和增强抗风险能力,为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继续巩固和壮大电力主业,成功迈入百万千瓦装机容量大型发电企业行列,主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1987年恒运集团开始创立的时候,只是一个有两台1.2万千瓦规模的小型火力发电厂,将企业发展成为拥有百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大型发电企业是广大恒运员工孜孜以求的目标。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电力主业,恒运集团决定建设两台30万千瓦的热电联供机组。在全体工程建设人员的努力下,恒运D厂两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克服了重重困难,分别于2007和2008年相继投产,恒运集团正式迈入百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大型发电企业行列,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意义。同时,机组配套建设的脱硝系统、脱硫系统也分别投入使用,恒运集团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环保机组,并成为广州地区负荷中心一个重要的电源点。恒运D厂两台新机组相继成功投产,使恒运集团电力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在强手如林的发电行业中取得了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为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围绕电力主业,努力延伸产业链,逐步做大做强相关产业,产业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恒运集团的主营业务为电力的生产和销售,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的下游产业,包括热力的供应、脱硫剂的生产、粉煤灰的加工、污泥无害化处理等。恒运集团大力推动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规模效应,成为集团发展的又一增长动力。
恒运集团是广州市政府指定的五个集中供热热源点之一,主要负责广州东部地区的工业用热业务。公司紧紧抓住广州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蒸汽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大力拓展供热业务,销售蒸汽量和产值逐年大幅增加,保障了区域的热力需求。随着区域热负荷需求的持续增长,为蒸汽业务的扩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恒运集团根据热负荷需求的增长情况,争取有利政策,增建新的供热锅炉以及热电联产机组,寻求供热业务发展上的新突破,克服煤炭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建设资金短缺等巨大困难,加快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同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抓好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提高供热品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目前,供热业务已经成为恒运集团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脱硫剂项目是恒运电力生产业务的一个配套建设项目,也是公司全资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该项目克服了设计、施工、设备等诸多先天不足,积极应对石料供应不畅、燃煤价格飙升、投资环境欠佳等困难,发展逐渐步入了正轨,不仅保证了集团本身电力生产的正常需要,而且积极开拓外销市场,生产能力和销售量不断增大,成为集团公司又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恒运集团引进了粉煤灰深加工技术,将原来发电厂产生的煤渣变废为宝,从小业务中创造了大效益。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求发展、负责任、做贡献”的理念,搞好环保工作,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搞好环境保护既是响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号召,又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应尽义务,更是新形势下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恒运集团将“创造绿色电力,服务社会发展”作为企业使命,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本着对社会、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公司提出了发展“绿色电力”的思路,坚持以环保为己任,努力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恒运集团近年来累计投入7.84亿元的资金进行环保设备的建设和改造,是广东省第一家全部发电机组配备脱硫装置的发电企业,减排效果非常突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逐年较大幅度递减。为进一步搞好环境保护,恒运集团于2008年年底对三台五万千瓦机组进行关停,并对C厂和D厂进行脱硫、脱硝升级改造。2009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恒运D厂2×300兆瓦机组环境保护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并通过验收。恒运D厂机组配置了2×1025吨/时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同步配套建设回流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装置、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装置等。该工程的成功验收标志着恒运的环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为在环保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恒运集团获得2007年广东省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称号,2007-2008连续两年被广东省环保局评为环保信用评价绿牌企业,真正实现发展“绿色电力”的目标。
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集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要发展,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恒运集团以党委书记和董事长黄中发同志为核心,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集体,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奋勇拼搏,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开拓进取,各项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集团公司党委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把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作为领导干部提高政治思想理论水平以及班子成员统一思想、为企业谋发展、出思路的重要途径,使班子成员进一步认清公司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工作目标和要求,既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素养,又增强了驾驭困难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搞好经营、推动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成为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班子,带领全体员工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
恒运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国有企业党管干部的原则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把党管干部原则、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配置人才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使用等环节,建立具有企业自身特点、适合企业实际的人才标准和绩效评价体系,使企业的人才队伍从年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等方面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恒运集团不断完善人才考核机制、任用机制、激励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大胆任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出事、品行正”的干部和员工,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入公司的各个重要岗位,成为业务骨干。恒运集团通过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切实地落实到位,同时又为企业培养和选拔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坚持“文化有多深,企业就能走多远”的理念,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实现持续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恒运集团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中发同志多次强调,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文化的问题,文化有多深,企业就能够走多远。恒运集团努力建设“和睦、和衷、和谐”的“三和”文化,这种文化的关键在于一个“和”字,其核心精神是合作共赢的现代企业理念,企业以“和”为核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构成高效的运作系统,优化了资源配置,展示出一种静态力量,表现出平衡之美。恒运集团将“创造绿色电力,服务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企业使命,坚持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力发展“绿色电力”,充分发挥电和热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既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又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公司还大力弘扬“忠诚、责任、执行、感恩、奉献、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塑造企业员工的精神品质,使其成为恒运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
恒运集团以建设“三和”文化为核心,深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恒运集团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中心工作和管理活动等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实现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逐步将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恒运集团将2009年定为“企业文化年”,开展了包括“首届恒运文化节、安全文化年”等一系列活动,完成了诗歌《恒心永远》的创作。目前,恒运集团已经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和睦、和衷、和谐”为核心的“三和”文化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指南,文化对企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推动恒运集团新一轮发展的强大“软实力”。
近几年来,恒运集团推行了一系列的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措施,全面激活企业的活力,全体员工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励精图治,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为投资者创造了很好的投资回报,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整个企业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目前,一个以能源为主体、择业发展、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新恒运已经逐步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绿色安全、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新恒运”正通过全体恒运人的奋斗逐步变成现实。
作者:林创旭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