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994 5
2006-03-04

请问有谁清楚ITO的设想是那位美国经济学最先提出,并且是以那种经济理论或者贸易理论作为基础??ITO设想到底事怎么回事?

有没有高手在,请给点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5 10:48:00
我不清楚是哪位学者提出,但是ITO的最初提出是为了汲取两次大战都发生在欧洲的教训,当时各国企图通过贸易壁垒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而由贸易壁垒引发的纠纷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的对立.所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想通过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确定游戏规则,仲裁纠纷. 其经济理论基础应该就是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5 15:04:00

多谢的帮助呀!

可是,那经济理论基础是不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呢?似乎只能找到该理论,从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可以进一步扩展到n个国家,n个产品。对吗?

还望高手作进一步的指教,即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0 16:50:00

是谁提出的不知道,但建立的原因是吸取战前的教训,二战前从1929年美国总统胡佛开始提高关税,引起了45个国家的报复,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税大战.

我认为自由贸易理论都可以作为理论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7 18:09:00

自1948年至1994年,GATT为世界贸易的大部分内容制定了规则,在其管理期间,国际商业经历了最高的增长率。它看起来是根基稳固的,但在47年当中,它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协议和组织。

人们最初的意图是建立一个处理国际经济合作的组织,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三个机构,另两个机构即现在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50多个国家设想的完整计划是建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ITO),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ITO宪章》草案是雄心勃勃的,它不仅包括世界贸易规则,还包括关于就业,商品协定,限制性商业惯例,国际投资以及服务贸易的规则。

在宪章最终得到批准前,50个参加方中的23个决定在1946年进行谈判,以削减并约束关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他们希望早一点推动贸易自由化,并开始纠正那些自30年代就存在的大量遗留的贸易保护措施。

此次第一轮谈判产生了45000项关税减让,影响100亿美元的贸易,约占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23个参加方还同意,他们应该接受《ITO宪章》草案中的部分贸易规则。他们认为,为保护谈判达成的关税减让的价值,应当快速并“临时性”地这么做。贸易规则和关税减让合在一起构成的一揽子内容被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于1948年1月生效,当时《ITO宪章》仍在谈判中。这23个参加方成为GATT创始成员,正式的称谓是“缔约方”。

虽然《ITO宪章》在1948年3月在古巴哈瓦那召开的联合国贸易与就业大会上最终达成协议,但未能得到某些国家立法机构的批准。最大的反对是在美国国会中,尽管美国政府是主要推动者之一。1950年,美国政府宣布将不再寻求国会批准《哈瓦那宪章》,因此ITO事实上已无法建立。尽管GATT是临时性的,但在1948年至1995年WTO建立之前,它一直是管理国际贸易的唯一的多边机构。

而开放贸易的证据好像就是“比较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9 14:18:00

WTO的理论基础

一、自由贸易理论

WTO的自由贸易理论主要引自产业革命以后西方的传统自由贸易学说和当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由贸易理论,主要包亚当.斯密(1723—1790)的地域分工说(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当代的生产要素比例说。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举例(分工前)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毛呢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英国

1

120

1

70

葡萄牙

1

80

1

110

绝对利益理论距离(分工后)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毛呢产量(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英国

27

190

葡萄牙

2375

190

所以斯密认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每个国家都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2 李嘉图(1772—1823)的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举例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毛呢分工前

100

90

1

酒分工前

120

80

1

毛呢分工后

100+120=220

220/100=2.2

22

酒分工后

90+80=170

170/80=2.125

2125

3.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说

赫克歇尔(1879-1952)和俄林(1899-1979)是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学说的主要结论是一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如果利用其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的上午厂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每个国家或区域就应该努力发展生产和出口生产要素较丰裕的产品,而不生产生产要素稀缺的产品或发展进口。下面我们通过日本和澳大利亚了个国家为例:

日本的要素价格

澳大利亚要素的价格

劳动力的价格

1

2

土地的价格

4

1

由于在这个理论中我们假设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都是生产水平和生产函数一样的国家,所以他们在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棉布)中要素的投入比例是一样的,即:

土地

劳动力

小麦的要素投入比例

5

1

棉布的要素投入比例

1

10

下面我们按照要素价格和投入比例计算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

日本的生产成本

澳大利亚的生产成本

小麦

5X4+1X1=21

5X1+1X2=7

棉布

1X4+10X1=21

1X1+10X2=21

二、 WTO的保护贸易理论

在实行对外开放与加入WTO进程中,中国的对外开放度与市场准入度(自由贸易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而且WTO在其运行规则中也允许一个国家实行规则内的贸易保护,所以至今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仍在实行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因此我们也应认真学习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实行合法的、适度的和规范的保护。

1 李斯特(1789—1846)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

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学说代表着产业革命搞的比较晚的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其基本内容包括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部分。在贸易理论中他认为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应该牺牲眼前的暂时的利益,实行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国家在贸易政策上应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国家应该干预对外贸易。在贸易政策上他认为落后国家应该有选择的保护落后产业;而且这种保护应是有期限的保护;保护的主要方法是用高关税来限制进口。

2 凯恩斯(1883—1946)的贸易保护政策

凯恩斯是代表经济萧条时期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提出经济萧条时期工业化国家也应考虑实行古典的重商主义政策,即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顺差,减少逆差。以为他认为顺差可以增加国内货币总量,以增加消费和刺激就业,反之逆差过大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消费和增加失业。因此一个国家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即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以达到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增加就业的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