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8-1 09:10: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03:06
货币增发与货币发行区别?
哈,我理解成货币发行是不增发总货值的ZF行为了,是我对货币学派的术语不熟,有空补习下,不过,这里我们只要是讨论社会现实与逻辑关系,应该影响不大。
下面谈谈我的理解,货币增发弊端的历史现实案例:过去蒋介石主政的时候,长期猛印货币,造成货币贬值非常严重,最严重的时候,老百 姓拿到工资收入,得跑步去购买商品,生怕晚了一刻,买到的商品就减少了。贬值到后来,国民ZF发行的低面值金圆券的价值低于纸,造纸厂用来当造纸原料。蒋介石通过印钞,从大陆老 百姓手里,主要是从当时的精英手里,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同时造成经济崩溃。所以,我认为发行货币稀释增大币值或数量尽管有促进商品流通,但同时也会掠夺社会成员的财富,比如,按照产量我的理解,原来表示总财富(产量)为一亿个使用价值总货币量为一亿元,每单位使用价值为一元的价格,现在ZF由于大量印钱或增加赁币面值使货币总量,把原来价值一亿元的总财富定义为一万亿元,也就是说贬值后的总分摆在,那么,原来持币的人购买单位商品使用价值的价格就变为一万元,这对占有大量商品和生产资料的财团是好事,但对于普通的处于相对无产或少产阶层老工人或人民而言可能是恶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09:15: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09:03
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就是高度货币紧缩:货币数量在萧条的过程下降了1/3——见经济思想史(第七版)397页。
...
津巴布韦https://baike.sogou.com/m/v132134.htm?rcer=uXdGqt9h59jxEs6t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09:48: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09:03
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就是高度货币紧缩:货币数量在萧条的过程下降了1/3——见经济思想史(第七版)397页。
...
我没有说要主动提倡货币紧缩,而是说随着货币电子化、虚拟化、无纸化,使货币的携带以及交易更方便,交易时不用担心找钱以及零钱不够等,更易分割细分。所以,不要随便增发贬值,这只会加剧占有大量资源的财团与低产的基层人民的贫富差距,经济发展的根本是提高社会效率,要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提高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给咱们来虚的。总产量Q不变时,表现Q的m用货币的币值放大一亿倍,平均分推或总整上Q的使用价值不会增加,但由于Q的原始占有分配上多与少的用货币表现的资产会更加扩大差距,使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1:46:37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09:10
哈,我理解成货币发行是不增发总货值的ZF行为了,是我对货币学派的术语不熟,有空补习下,不过,这里我们 ...
MV=PQ,假设V不变,一般货币发行增长率大致等于经济增长率,这样理论上P也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1:49:39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09:48
我没有说要主动提倡货币紧缩,而是说随着货币电子化、虚拟化、无纸化,使货币的携带以及交易更方便,交易 ...
MV=PQ,假设V增加,货币发行增长率大致等于经济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这样理论上P不变。
发行货币要适度,超发那是会引发通货膨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3:09: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11:46
MV=PQ,假设V不变,一般货币发行增长率大致等于经济增长率,这样理论上P也不变。
当然,要有动态发展的观点以互为自变因变的量来看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3:13:02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3:09
当然,要有动态发展的观点以互为自变因变的量来看待
那是对的。MV=PQ,四个因素都在变化,其实是互有因果关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3:23:2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13:13
那是对的。MV=PQ,四个因素都在变化,其实是互有因果关系的。
是的,不知你的公式与费需的有什么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3:27:46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3:23
是的,不知你的公式与费需的有什么不同?
费雪的公式是一个宏观的全体的公式——这要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经济增长的问题,货币发行的问题。
我的公式是微观的个体的公式——这只考虑某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4:15:5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13:27
费雪的公式是一个宏观的全体的公式——这要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经济增长的问题,货币发行的问题。
我的 ...
不对呀,我认为你的公式也是宏观角度哦!V=m/Q,m与Q都是总量,V是抽象的平均,这里好像没有具体的相对于张三李四的量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4:21:58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4:15
不对呀,我认为你的公式也是宏观角度哦!V=m/Q,m与Q都是总量,V是抽象的平均,这里好像没有具体的相对于 ...
V=m/Q,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虽然研究的是很多生产者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4:54: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14:21
V=m/Q,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虽然研究的是很多生产者的事。
你的公式如何研究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4:57:59
你的公式如何研究个人的行为?知总产量Q,总货币量m,总劳动时间T,如何推演某人的生产行为以及分配和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4:59:02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4:57
你的公式如何研究个人的行为?知总产量Q,总货币量m,总劳动时间T,如何推演某人的生产行为以及分配和交换? ...
还有消费的合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5:25:45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4:57
你的公式如何研究个人的行为?知总产量Q,总货币量m,总劳动时间T,如何推演某人的生产行为以及分配和交换? ...
我的公式只是指出单位价值V=wSt。
也就是说单位价值不仅仅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St决定的,还有一个单位劳动时间商品价值w的因素——这是市场决定的。
这个w,很重要,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根本就没有提它。其实一推理就可以得到。为什么不提呢?提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和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一致了——本来就是一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5:31:27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4:59
还有消费的合理性
消费的合理性西经用效用理论研究。边际效用直线递减,到餍足量处效用最大。人们消费一般不会超过餍足量。
西经给出的公式是:
MU/P=MUm。这个公式很抽象。其实是一个一次二元函数方程,价格、需求量是二元。
方程是:Q=a-b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5:34:29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4:57
你的公式如何研究个人的行为?知总产量Q,总货币量m,总劳动时间T,如何推演某人的生产行为以及分配和交换? ...
生产行为确定用以下公式:
利润=(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企业核算人员都知道这个公式。
如果以最大利润(最小亏损)为生产目的。价格高于变动成本越多,生产的动力越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5:39:19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4:57
你的公式如何研究个人的行为?知总产量Q,总货币量m,总劳动时间T,如何推演某人的生产行为以及分配和交换? ...
交换一般用供求理论研究。需求、供给量是两个重要因素。
P=m/Q,这比较简单。
Q=CP(u)u是幂,这是需求曲线方程。u是价格需求弹性。
当供给量Q一定时,
P=(Q/C)(1/u)。(1/u)是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6:33: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7-30 11:30
St是算出来的,T是统计出来的,Q是统计出来的。国家统计局有Q的资料,T的资料似乎没有。
没有人用St计量 ...
你作为一个企业财务,应该知道,正规的企业都是有一个“材料消耗定额”的,其中包括了“工时定额”。
任何Q,都是经过一定时间获得的;既然有Q值,为何会没有T值?没有T值你怎么去统计Q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6:36:11
张建平 发表于 2019-8-1 16:33
你作为一个企业财务,应该知道,正规的企业都是有一个“材料消耗定额”的,其中包括了“工时定额”。
...
工时定额是有啊,建筑上确实有。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有,有直接实行计件的或计数的计算工资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6:38: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15:25
我的公式只是指出单位价值V=wSt。
也就是说单位价值不仅仅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St决定的,还有一个单位劳动 ...
这个w,很重要,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根本就没有提它。其实一推理就可以得到。为什么不提呢?提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和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一致了——本来就是一致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这个w,我认为好像没有什么重要吧,w=m/T,单位时间的货币量?它有什么用处?它是在平均每个时间段内要耗费多少可以货币吗?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和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一致,是都从信息的角度而言。这个我以前倒是有论证过,下面是我以前的贴子:
从完全信息角度说:社会等价交换其实是社会系统行为的无差异曲线的体现

林汉扬


0.445
·
字数 970 · 阅读 1
2019-07-22 14:06
林汉扬  写于2014-05-13

如果把社会系统作为一个理性控制系统整体(这种情况随着人类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相对理性起来)从而忽略了社会系统的需求量与生产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决定使用价值或者效用变化的原因,只是亚当斯密尤其是马克思把社会系统的某种商品生产量等同于该社会系统对于该商品需求的量 ,这本身就暗含了一种完全理性社会假设,这类似于主流经济学的完全信息的理性人假设),由于,马克思没有办法处理好这些关系,因此后来马克思干脆抛弃了“使用价值”这个概念对于“价值”的重要作用,而归之于某种商品的价值是由时间与劳动力数量影响甚至决定的,从单一商品角度考查,马克思的社会价值公式就是:1/【社会总商品产量/(时间×劳动力数量)】,当如果引入社会系统的需求量与生产量之间的关系,则有,1/【社会总生产量/(时间×劳动力数量)】×(社会总需求量/社会总生产量);当然,上面是从单一商品角度考查,但是,现实上社会系统的生产以及需求是由无数个产品或者商品需求以及其生产所有组成叠加的,因此,就必须考虑人类社会系统的生产资料、劳动力数量和时间等等从更加宏观的优化资源配置角度来分析,作为一个具有完全理性的社会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其劳动力数量也基本不变或者稳定的状态下,都会考虑用等分量的劳动力数量和时间去创造尽管是不同种类的商品,但是却在单位“社会劳动时间(劳动力数量×时间)”相同的“社会使用价值(或者社会效用)”,如果假设有:A、B、C、D、。。。N种商品,那么,这些商品之间的“使用价值”交换数量会有遵循 :A、B、C、D、。。。N商品之间相同或者等价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这个用劳动力数量与时间来表现的价格用亚当斯密的说法是自然价格或者中心价格)”来进行,如果用主流经济学的图表形式显示出来,就会得到那个类似于,不是类似于而是就是跟主流经济学个人消费的无差异曲线一样的图表,不过,不同的是,我这里参照系不是个别消费者,而是整个社会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无差异曲线!我以前帖子已经说的很清楚!当然,这种社会无差异曲线体现出来的社会等价交换仅仅是一个理想状态的特例而已,是社会管理者要去追求的状态,现实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竞争打破了这种不平衡,但是,随着社会信息的透明化社会发展的道路表现出来的是:1、社会整体效用波浪式前进(向更高需求层次发展)以及(社会商品交换)螺旋式(向自然价格或者中心价格 )靠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7:24:2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15:31
消费的合理性西经用效用理论研究。边际效用直线递减,到餍足量处效用最大。人们消费一般不会超过餍足量。 ...
消费的合理性西经用效用理论研究。边际效用直线递减,到餍足量处效用最大。人们消费一般不会超过餍足量。
西经给出的公式是:
MU/P=MUm。这个公式很抽象。其实是一个一次二元函数方程,价格、需求量是二元。
方程是:Q=a-bP。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你认为“消费的合理性西经用效用理论研究。边际效用直线递减,到餍足量处效用最大。人们消费一般不会超过餍足量。”这正是从完全信息的角度来看问题,其实,人的消费行为从现实上的心理判断上是要有一个抛物线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这就像开车看到前面开障碍物时刹车一样,如果把边际效用为零看作为刚刚好挨到障碍物而又没有损坏,那么,由于原速度较快不足以能够一踩脚刹就立马停下而发生前滑,即会产生制动距离延长时,作为驾驶者就应该提前减挡、轻踩刹车、慢慢停下来,由于人的神经反射也有滞后导致心理上的贯性,所以,在消费行为上要做到产生效用满足的优化控制是有一个减速的过程,所以,边际效用递减其实就是从大到小从快到慢的次顺来判断消费过程中消费品(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如果,像上述所说的速度均速稳定刚刚好足以能够一踩脚刹就立马停下不会发生前滑的贯性时,就会如你所说的边际效用直线递减,另,还有一种就是消费曲线上弯向上,这是怎么回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每增加一个消费品不足以满足需求时,消费者的需缺反而越大了,比如,把一个人关在封闭的空间中,随着呼吸对氧气的消耗,空间中的氧气递减,但由于满足回到正常身体状态的氧气不足加大,离正常身体状态的距离越大,缺氧越严重,那么,氧气的边际效用就递增,郁金香效应其实也是属于这类,不同的是郁金香的需求量是以自我意识的心理欲望为标准,而这里是生理本我的必要需求为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7:39: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15:34
生产行为确定用以下公式:
利润=(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企业核算人员都知道这个公式。
...
生产行为确定用以下公式:
利润=(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企业核算人员都知道这个公式。
如果以最大利润(最小亏损)为生产目的。价格高于变动成本越多,生产的动力越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你上面的公式好像与自己的价值公式无关吧?
“利润=(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公式中价格还是V吗?产量还是Q吗?我怎么觉得这个是会计学的计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7:46:2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15:39
交换一般用供求理论研究。需求、供给量是两个重要因素。
P=m/Q,这比较简单。
Q=CP(u)u是幂,这是需求 ...
能举个例子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17:49:11
张建平 发表于 2019-8-1 16:33
你作为一个企业财务,应该知道,正规的企业都是有一个“材料消耗定额”的,其中包括了“工时定额”。
...
张先生提的是,我问石先生好多次,都没有满意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20:29:46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6:38
这个w,很重要,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根本就没有提它。其实一推理就可以得到。为什么不提呢?提它 ...
没有货币就无所谓价值和价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20:32:09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7:39
生产行为确定用以下公式:
利润=(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企业核算人员都知道这个公式。
...
生产是根据利润做决策的。不用V=m/Q了。生产是价格已经确定确定产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20:38: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 20:29
没有货币就无所谓价值和价格了。
价值和价格一定要有货币?你认为在还未出现货币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分配、物物交换和消费过程中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现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20:40:51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17:39
生产行为确定用以下公式:
利润=(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企业核算人员都知道这个公式。
...
例如,某商品需求曲线方程为Q=10000P(-2),-2是幂,现在产量是100。P=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 20:48:48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8-1 20:38
价值和价格一定要有货币?你认为在还未出现货币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分配、物物交换和消费过程中不存在价格 ...
当然,那只是交换比例,不是价值或价格。研究商品不能离开货币。
马克思总是弄两种商品交换,好容易过渡到商品货币交换,步入正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