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就业报告
1,作为吸引生源的宣传工具,宣讲会宣传,各种论坛发帖,一面之词,真伪难辨。
2,项目新开的时候各种优惠条件吸引生源,比如免费上啊,冠名某某实验班啊。
3,项目新开的时候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比如就十来人。
4,项目新开的时候不遗余力帮学生找工作。
然后包装一个就业报告到处宣传,以吸引生源,你想想看这样的就业报告能代表学院实力的常态吗?这只不过是一种树立学院声誉的策略,等到声誉树立得差不多了,就开始逐步扩招,最终可以扩招到十倍以上。所以说,根据就业报告划档次不太科学。给学院划档次应该根据可以核实的,比较稳定的常态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