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219 20
2010-03-02

世事无绝对,这句话绝对不绝对?
测不准原理,这个原理准不准?
我说的全是谎话,这句话是不是谎话?
......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罗素悖论的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在对结果的观察中同时包含了观察者自身的行为,就会出现悖论。也就是说,理性无法回答关于自身的问题。
在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结果与观察者自身行为掺杂在一起的情况无法避免,这就是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反复向我们介绍的反身性理论。他从一家股份公司的股票增发讲起:
假设某股份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0美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2%,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溢价增发股份,令其总的净资产翻番;那么——该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将升至13.33美元,若净资产收益率保持不变,每股收益将由1.2美元升至1.6美元。出于对高收益和每股收益高增长率的预期,投资商们愿意支付一笔溢价。溢价越高,该股份公司的每股业绩增长就越容易满足他们的预期。
在这个例子中,投资商的投资行为就影响到了观察结果——每股收益。换一种情况下,如果投资商预计该公司每股收益不会有成长,不愿意支付溢价,只肯以每股净资产10美元为基准接受该公司增发的股票,那么最终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就会一如预期的那样没有成长。从而出现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怪圈,就象炼金术。
2000年科技股泡沫期间,美国消费铜达到270万吨;2001年经济陷入衰退,铜的消费量马上减少到了220万吨。奇怪之处在于,美国2001年的GDP2000年基本持平。有些人认为,市场供小于求就是主力把铜都藏起来造成的假象,供大于求就是主力把先前藏的铜又释放了出来。我认为这种解释未免过于简单,并且对投机操作的指导意义不大。而一个经济指标——商业库存似乎与铜的库存变化关联密切。我以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这其中的过程:
a,
假使在一个阶段性的平衡点上,某空调零售商每月销售100台空调,同时采购100台,保持140台空调库存,库存消费比为1.4
b,
现在,不去管何种原因,这个月只卖出了98台空调,那么这位零售商就会预期下一个月的销售也是98台甚至更低,还要保持库存消费比在1.4个月的水准上的话,就只会向上游批发商采购96台空调;
c,
对于批发商的感受来说,如果原先每月都是购销1000台空调,现在销售突然下降到了960台,基于同样的理由,他向制造商的采购数量将减少到920台;
d,
到了制造商这里,如果他原先每月都是销售10000台空调并采购相应所需的原材料,现在,他只需要采购生产8400台空调的原材料就可以了;
e,
现在原材料市场开始出现过剩,价格下跌,消费者的预期开始改变:等一等,价格或许会更便宜?于是,市场的自我循环与强化过程再次开始。牛市的过程与此正相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库存弹性对终端消费的细微变化有放大作用。当市场中多数的参与者对未来做出悲观的预期,市场未来的表现就会一如他们的预期那样悲观。传说中的市场主力,就是市场参与者自己。
索罗斯关于炼金术的说法,并不是要说明经济学有多么神秘,而是要提醒人们,意识不可能置身于市场之外。忽视了观察者自身行为对观察结果的影响,就会推导出错误的理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走出经济学的囧境,从更高层次上观察市场,捕捉到市场自反馈过程中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①商业库存(Business Inventories):用以衡量包括制造、批发及零售三个阶段在内的整体商业库存,以及这三个阶段的销货金额。
发布时间:美国商务部每月13日左右美东时间830 AM发布两个月之前的的数据。
关于这个指标的心得:设想你是一家零售商的老板,你会反复无常地修改自己公司的库存计划吗?加上反身性理论的自我强化,使得这一指标有极好的趋势性,很少反复。自20011月至200310月,美国商业库存连续34个月下降;之后直至20088月,除2006年底的个别月份以外,商业库存持续上升;之后又是连续下降……结合同时公布的商业销售及库存消费比指标,能够较好地预测铜这一有代表性的工业基础原材料的长期需求变化。



包不同

2010.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3 09:23:59
意识问题太难把握,或许已经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
经济学里面最先进的Game theory 也只是考虑了理性意识的交互,
其中的理性预期均衡概念就有一点反身性的味道,
不过在这里,反身性表现出一种自我稳定,使得主观分布与客观分布重合,而不是自我否定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 09:44:0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 17:29:51
意识问题太难把握,或许已经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
经济学里面最先进的Game theory 也只是考虑了理性意识的交互,
其中的理性预期均衡概念就有一点反身性的味道,
不过在这里,反身性表现出一种自我稳定,使得主观分布与客观分布重合,而不是自我否定而已。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005134

一派胡言,胡说八道,从头错到尾,又是一个经济学入门不合格的人。
游戏理论说出来很牛逼,其实内容空洞无实。什么又叫反身性自我否定?什么又叫自我稳定?

一条街,有三个商家竞争,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游戏理论去推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 18:39:03
UnNet01 发表于 2010-3-3 17:29

一条街,有三个商家竞争,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游戏理论去推吧。
你也去,去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 20:22:44
世事无绝对,这句话绝对不绝对?
测不准原理,这个原理准不准?
我说的全是谎话,这句话是不是谎话?
......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罗素悖论的表现形式。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1&from^^uid=310121
****************************************
这就是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不同。辩证逻辑讲的是客观事物的矛盾,而形式逻辑则讲思维的矛盾。上述矛盾都是人的思维构造出来的矛盾,而不是客观矛盾。比如说,甲说张三是狗,甲又说张三不是狗。这就是思维的矛盾,张三是不是狗不是由甲说了算的,而是由客观事实说了算的。
测不准原理也是这样,人测不准不等于事物运动本身不准,事物运动本身是准的,不过由于人的干扰,所以才测不准,否则动量和能量也就不会守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