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9397 122
2019-08-05
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是可替代品。
替代品是指可替代品相互替代时边际替代率为负值,前提是两种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小于0。例如两种商品A、B。商品A价格上涨,商品A的需求量将减少,商品B的需求量增加;商品A价格下降,商品A的需求量增加,商品B的需求量减少。用数学式子表示为:dY/dX小于0。dY商品B变化量,dX商品A变化量。西经的替代品定义是:满足(dX/X)/dPy/Py)大于0的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等效用替代是指可替代品在相互替代时按效用不变原则进行替代。用数学式子表示为:dUx/dX+dUy/dY=0,dUx/dX商品A边际效用,dUy/dY商品B边际效用。可以推出:dY/dX小于0。所以,等效用替代的两个商品属于替代品。
偏好替代是指两种商品发生替代关系时一种商品量总是增加的替代,即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有偏好。假设某消费者对商品B有偏好,即:dY大于0。假设商品A的变化量dX大于0,有:dY/dX大于0。假设商品A的变化量小于0,有:dY/dX小于0。假设商品A变化量为0,有:dX/dY=0(dY为正值)。
假设两种商品分别是玉米和大米,消费者对大米有偏好,假设一定时期玉米与大米的消费总量不变。玉米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减少了玉米的消费量增加了大米的消费量。此时,玉米与大米不是替代品。玉米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也减少了玉米的消费量,增加了大米的消费量。此时,玉米与大米是替代品。
可替代品不一定都是替代品,但替代品一定是可替代品。
等效用替代,两种商品不一定是替代品。两种商品替代,不一定是等效用替代。
偏好替代的两种商品一定是可替代品,不一定是替代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6 10:05:34
楼主说,“玉米和大米,消费者对大米有偏好,假设一定时期玉米与大米的消费总量不变。玉米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减少了玉米的消费量增加了大米的消费量。玉米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也减少了玉米的消费量,增加了大米的消费量。此时玉米与大米是替代品。”

现在我们假设,玉米原来的价格为每500克2元,玉米的消费量为1000吨。当价格下降后,例如降到每500克1.8元,消费量减少到了800吨。后来价格又涨回到了2元,消费者还是减少玉米的消费量,减少到了600吨。
因此,按照楼主的观点,玉米的消费量必将趋向于0。也就是说,玉米对于人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效用。既然如此,那么人们怎么还会有玉米的消费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6 11:13:37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6 10:05
楼主说,“玉米和大米,消费者对大米有偏好,假设一定时期玉米与大米的消费总量不变。玉米价格下降时,消费 ...
文中明明是某一个人的消费——假设消费总量不变,少吃一定的玉米数量就多吃那个数量的大米。
你给搞成什么消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6 11:29:3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6 11:13
文中明明是某一个人的消费——假设消费总量不变,少吃一定的玉米数量就多吃那个数量的大米。
你给搞成什 ...
讲一个人的消费也讲不通。
既然无论玉米价格上涨或下降,他对玉米的消费量都是减少的,那么如果价格不变,为什么不减少,一定要价格上涨或下降才减少?
既然无论价格上涨或下降,他对玉米的消费量都是减少的,那就说明,他的消费量的减少与价格是无关的,无论价格变或不变,他对玉米的消费量终归会归于0。那就意味着玉米对他没有效用,那他怎么还会有玉米的消费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6 11:38:24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6 11:29
讲一个人的消费也讲不通。
既然无论玉米价格上涨或下降,他对玉米的消费量都是减少的,那么如果价格不变 ...
每个人买东西呢,实际都有一个预算的限制,当然这个预算不是一个数——西经假设是一个数——而是一个限制范围是小于某数。
某月某人的预算正好能是购买25斤玉米5斤大米——大致是过去某时期的每月的定量。粮票就那么多。
假设大米0.30元/斤,玉米0.2元/斤。
假设玉米降价了降到0.15元/斤,这是一种情况;
假设玉米价格上涨了涨到0.25元/斤,这是一种情况;
两种情况,都会减少玉米的消费量增加大米的消费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6 11:53:0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6 11:38
每个人买东西呢,实际都有一个预算的限制,当然这个预算不是一个数——西经假设是一个数——而是一个限制 ...
那你就是假设了其他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替代问题了。所以,你在主贴中不交代这些情况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就是把不同的问题混淆到了一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