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4928 20
2006-03-05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推行以房养老应对老龄社会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11:5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杨得志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的标准,中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社会。

  “老龄社会对保障老龄人生活质量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九三学社中央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强调。他详细列举了有关数据:“根据预测,我国老龄人口今后还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将是增长最快的时期,每12年~13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增加1亿。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2亿,占总人口近25%,即意味着每4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人口寿命的普遍延长,高龄老人增多,预计这一比例将高达35%。到那时,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比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这5个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加起来还要多。”

  据已公布资料显示,我国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的拨款与5年前相比整整翻了10倍多。近5年来,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金额达到了2093亿元,这一数字是2004年中国GDP的2%多。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政府面前的一大问题,也成了老年人的心病。

  据本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人们对仅靠养老金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普遍缺乏信心,57%的人觉得养老还得“靠自己另外攒钱”。92.1%的受访者对自己“走不动以后”的生活感到焦虑,而37%的人认为退休后自己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如何切实解决好老龄人老有所养、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大课题。

  为此,九三学社专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建议推行“以房养老”。

  城市中很多老年人,辛苦一辈子所得的财富几乎只换来了一套房子,但终于拥有房子的老年生活却变得不那么轻松。由于要居住,不可能出售或出租,只能留给后人。然而,以独生子女居多的下一代年轻人,可能面临赡养4个老人的沉重负担。一套房子提前变现,上对老人、下对儿女都可算是一种折衷又可以接受的方式。

  “以房养老”可称为“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表现方式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在60岁之前,通过储蓄存款、按揭贷款等形式购买住宅,并在60岁之前还清房款,取得该住宅的全部产权。再在60岁退休养老之时,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在一定年限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通过“以房养老”,一方面有效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有利于调节家庭经济生活,为家庭拥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用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可以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为巨额保险资金寻找到安全、收益稳定可靠的投资出路,实现保险金“从养老中来,到养老中去”的新型循环机制。

  九三学社中央提案指出,“反向抵押贷款”不仅在发达国家被证明是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也是国际上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种方法,已经在多个国家运行10多年。当然,“反向抵押贷款”是一项有关亿万老人的系统工程。提案建议先选择几个经济发达、有活力、居民收入水平高、观念创新的沿海大城市,如京、沪、杭、穗、深等作为试点城市推行“以房养老”,以积累经验,等到成熟后再向全国各地推广普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5 17:54:00
这种办法对即将进入老龄社会的中国来说,现实意义不大。房改房值几何?难以养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6 16:30:00

我觉得思路很好,也就是一项逆向补偿的模式,房子成为一项蓄水池。

具体的财务如何实施,我想需要银行和个人之间的交易的结果!

既然这样可以补偿,那么还有其他的固定资产能否如此那?

各种资产,比如土地,无形资产,等等。

这项保障不是社会保障范围,而属于商业保险范筹,能否赚钱,就看保险公司的精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8 12:23:00
才又见今日经济报分析,此举会助推房价上涨,不符合“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8 12:35:00
我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会导致房价上涨?怎么论证的,还请楼上道明原委,按说供给增加了……
只要精算的好,合理预测房价,应该还可算是稳定房市的政策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8 15:57:00

94年的分税制部分的造成了今天地方财政困难的现状,对于收入不足而面临城市建设巨大资金需求的情况,“经营城市”这一理念兴起于90年代末,实质上就是卖地,当我们拷问房价时,政府可曾扪心自问从土地上赚取的巨额收益是谁拿去了,要切实的压低房价,一要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二是建设廉租房。

社会保障的问题其实根子在政府,是我们进行经济改革的成本,我们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实际上承担改革成本的是谁?民众!!

对于九三学社这一提议,看起来可操作性挺强,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很难在较大范围做到, 考察一下受众群,“城市中很多老年人,辛苦一辈子所得的财富几乎只换来了一套房子,但终于拥有房子的老年生活却变得不那么轻松”——这种人究竟有多少,这类人究竟有多少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保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