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保监会宣布,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将开展为期2年的以房养老试点工作。公平守信原则下,《指导意见》要求延长客户犹豫期到30天,销售误导人员将被取消销售资格,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自此,备受争议的“以房养老”政策实施正式拉开大幕。
以房养老为何久推难行?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现有房屋产权70年的规定是“倒按揭”的最大障碍,也是与国外政策环境最大的差异。对于抵押房产的老人来说,可能会面临着产权到期,人活着“钱”花光了的问题。金融机构也承担着比较旧的房子到70年“大限”、获取的收益或许不足以支付养老金的风险。
虽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已经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自动”并不意味着“无偿”。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这种不可能在短期内扫清的障碍,使得中国大多数银行或者保险公司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不会对“以房养老”太感兴趣。
其次,是房地产市场的变数不可控也让各方顾虑重重。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宏观调控下房子蕴含的价值是个变量,起伏不定难以判断,这对保险公司而言将是不小的风险。“推出这种产品的风险大、成本收回时间长,所以积极性不是很强,这需要国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一位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坦言。
传统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也让公众很难从心理上接受“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形势。大部分中国老人更愿意把财产留给子孙,而不愿意交给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很多老年人也认为,如果需要用房子养活自己,不仅自己内心会有挫败感,在外也会觉得自己和孩子都无颜面。此外,专家指出,在“以房养老”问题上中外不同之处还在于,美国等国家的倒按揭之所以流行,与高额的遗产税有很大关系,人们在“以房养老”和“留房给子女但交大笔税金”之间很容易作出选择。
老龄化是大多数国家都必须正视的现实,但中国今后的情况也许更为严重。面对汹涌而来的老龄化浪潮,中国,远远没有做好准备。
一、样本自述,我们为什么不愿“以房养老”
北京市民:因为我有儿有女,他们呢,说实在话,还眼巴巴还看着我这房子呢。我把我这房子抵押给银行以后,我可以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可以得到一笔银行的利息了。等我百年不在了,房子让银行给收走了,那我儿女不得骂我啊。
北京市民:我就觉得对银行不是很信任。北京市民:你把这房抵押到这银行,将来这银行里头保险(放心保)不保险,不说咱们不信任它,也有可能是不保险的。
成都市民:这个政策本身门槛就太高,有房子的人除了迫于无奈,一般也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养老。还有与银行打交道,这中间的经济账必须算清楚,“万一我还没领到十年的钱就死了怎么办?那岂不是便宜了银行,到时候就真的人房两空。”
江苏市民:在南京一家私企工作的杜辉是家中独子,父母年近花甲。他认为,如果让父母选择“以房养老”,亲戚朋友们知道了,会认为我不孝顺。
二、金融机构也犹豫
一位保险从业者说,"难度在于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中长期走势、人均预期寿命等关键因素的难以预测。对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来说,倒按揭与正按揭恰恰相反,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问题1:70年土地使用权所剩时间不多 房屋估值是个问题
目前银行开展的“以房养老”“倒按揭”业务及其有限,主要是因为这些用来做“倒按揭”的抵押房产房龄较老,70年土地使用权所剩时间不多,房屋价值难以认定所致。基于此前多次失败的经验考虑,业内认为,“以房养老”的核心在于如何真正盘活闲置住房。
问题2:到期后若房价大跌,金融机构怎么办?
“以房养老”金融产品推出的最大阻力来自于金融机构,其中担心房价下行是主要原因。一位保险从业者说,这项工作的“难度在于,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中长期走势、人均预期寿命等关键因素的难以预测。对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来说,倒按揭与正按揭恰恰相反,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问题3:金融保险业务割裂 有的无能力有的无资质
“比如,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涉及银行的房产处置权,而目前银行处置只能通过法院拍卖渠道解决,银行没有这个处置能力。如果实行住房反向抵押保险,本质上也是个反向抵押贷款,而目前保险公司并不具备办理抵押贷款的资质。”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消费金融部经理邱林坦言。
三、国外怎么操作
美国:退休前10年左右为养老买房子
拥有住房的老人可以以住房为抵押,获得贷款,不需要搬离自己的住房,同时还可以抵御房价下跌的风险。贷款提取有多种形式:一次性提取,年提取,月提取;灵活提取,有贷款额度。一次性提取是最常见的选择。
新加坡: “剩余价值”交给其继承人
60岁以上的老人把房子抵押给有ZF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后者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这种模式风险较小。
日本:“以房养老”也非常普遍
日本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其“以房养老”也非常普遍。通常选用“倒按揭”形式,适用于55岁以上的人群。这种贷款不需要还债,贷款人死亡时房子作为还债的资金 。
最后以搜狐财经的一张图开启大家的讨论,每个有含金量的回复奖励论坛币10个。欢迎各种理性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