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1032 1
2019-08-08
  有一次我受邀去一家德国汽车品牌公司做参观培训。期间德方的汽车工程师和我们讲解他们组装汽车的流程,这时一位同事提出一个问题。
  他说,听说你们德国人拧螺丝的时候都是拧三圈后再退回半圈,请问这是真的吗?
  这个事情我也听说过,所以以为这位德国工程师只会简单地回答Yes 或No.

摄图网_500627193.jpg

  可没想到,他接下来花了差不多十分钟来给我们解释,为什么德国人在拧螺丝的时候最后都要退回半圈。
  我凭着有限的英语听力,大概理解到的意思是,螺丝退回半圈是因为要让螺丝处于一个弹性状态中,这样当遇到高温或震动的情况时才不会因为螺丝变形而丧失强度。而且一定要拧紧了再退,直接拧两圈半是达不到这样效果的。
  你觉得,一个简单的拧螺丝动作能造成什么影响呢?
  一位德国汽车的品牌高管曾讲过这样一个事。在中国,汽车有国外原装进口和国内组装之分。比如宝马就有原装进口的宝马和华晨宝马,后者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在国内进行组装生产。
  而德国原装进口的汽车,工人会严格遵循回半圈的“拧螺丝守则”。尽管在中国也是这样要求,但最后国内的工人回半圈偷懒的比较多。
  经过春夏秋冬的交替,这个微小差异导致汽车质量上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此时,你还会觉得拧螺丝是一件小事吗?
  这几年大家都喜欢谈工匠精神。实际上,工匠精神就是对细节的极度专注。只有把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做好了,才能成就一件近乎完美的作品。
  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
  很多人信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这里说的是不拘小节,并非不拘细节,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小节是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细节是起关键作用的微小因素。
  细节一旦积累多了,就会变成鸿篇巨制,从而影响到全局。
  可惜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是“只见著,不知微”。
  这些人从没有做过甚至了解细节上的小事情,面对大图景却总是夸夸而谈,满嘴跑火车,动不动就是格局,趋势,变化。可一旦仔细追问,又答不上一个所以然。于是开始偷换概念,混淆视听,顾左右而言他。
  这种人,务必要离他远一点。
  大局观好的人,一定是趟过了无数细节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就像一个没有当过士兵的人,很难成为一名好将军。同理,一个做不好细节的人,也没有资格去谈格局。
  而对细节的把控,说白了依然是一种深度思考的能力。如何去锻炼这种能力呢?最后分享三个小方法,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记录生活中的“不爽时刻”
  不爽时刻,顾名思义就是让你感到不爽的瞬间。为什么要去记录它们呢?因为这能帮我们发现被忽略的细节。
  细节感知和情绪是相通的。很多时候我们关注到一个细节,正是因为它让我们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情绪(通常负面情绪更容易引起我们重视),而情绪是促使我们开始深度思考的催化剂。
  在生活中拥有丰富情绪的人,对细节的敏锐程度也会高一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你发现一个细节问题亟待解决的时候,不要慌着去想如何解决,先停一停,去看看有哪些已经存在的解决方法。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这样能让你更好地去理解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比如前人做过哪些尝试,哪些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哪些被证明是失败的,哪些是有局限性的等等。这样能够避免再走一遍老路,提高思考效率。
  这点是我从一次培训营上学来的。那次我听到一个分享特别有启发,它的核心观点是:
  你不需要做第一个发现问题的人,但你可以做提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人。
  这就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看现有的方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有哪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不是重复去制造轮子。
  善用穷举法,列出你的解决方向
  注意,这里说的是解决方向,而不是解决方案。一字之差,天地之别。
  什么是解决方向呢?就是你的思路总结,即我们可以做什么,而不是如何去做。它可以用三言两语就表述清楚,并不用长篇累牍写成方案。
  以上这些并不一定全都正确,但起码开拓了思路。只要你有心,就尽可能绞尽脑汁将所有能想到的方向都写出来。最后你会发现,原来一个微小的细节竟能产生这么多思考。
  等到你评估完所有的解决方向后,再去挑选几个最可行的进行细化,就能完成一份完整的解决方案了。
  这就是刻意练习。
  在工作中,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小到一份PPT怎么排版,怎么写标题,大到一个项目如何去安排进程,如何去和客户谈判,这些都蕴含了无数的细节供你去学习、研究、思考。等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引起质变,你看问题的角度才会上升到新的层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8 17:28:02
多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