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刚好是阳民经济学第100讲,阳民要讲一讲为何中国元朝没有文字狱,而且百姓也可以肆意妄议成吉思汗?首先介绍中国元朝历史上的标志性天大事件。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某一天,元朝诗人梁栋在酒酣之际意兴勃发地登上茅山大茅峰,纵情山水之余,他乘着诗兴、酒兴在大茅峰的墙壁上题了一首长诗,题为《大茅峰》: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颠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神光不破黑暗恼,山鬼空学离骚吟。我来挽仰一慨慷,山川良昔人民今。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一声长啸下山去,草木为我留清音。”
梁栋吟诗后就飘飘然下山了,墙壁上的诗句保存下来,却被茅山道士发现,并秘密报告给宗坛师许道杞。许道杞认为此诗“谤讪朝廷,有思宋之心”,再秘密告发到了茅山所属的句容县。句容县令认为此事关系重大,再一级级往上报,“县上于郡,郡达于行省,行省闻之都省”等等等,最终将梁栋押解下狱。
有些人落井下石将大茅峰上题写诗句的整块墙壁敲打下来,作为“罪证”密封运到京城,以此想要梁栋之命。
就在江南文人为梁栋“久而不释”的命运惴惴不安时,一封极其意外的判决书从天而降:“诗人吟咏性情,不可诬以谤讪。倘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梁栋无罪释放,在江南继续过着闲适优游富足的生活,这就是茅山诗祸的最终幸福结局。然而,茅山诗祸却开辟了元朝再无文字狱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朝代。
今天阳民对元朝梁栋妄议成吉思汗之事搬出来,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谈谈为何元朝不设文字狱的制度资本效应,当然,核心是剔除了大量的制度成本和社会成本等。
第一,判决书中说,即使是诽谤,我泱泱大国堂堂天朝有什么关系?我牛叉我自信。确实如此,元朝是中国历朝历代版图最大的朝代,西至欧洲,北至北冰洋等。这种自信不是口头上装出来的自信,而是发自肺腑的自信,所以不怕别人妄议,呵呵,事实上,任何朝代灭亡也不是妄议给灭亡的,所以,元朝也就没有文字狱了。
第二,文字狱,根本上说,除了乾隆想要从上至下大兴文字狱而搞了一个《四库全书》这个阳谋外,基本上都是自下而上的“告密”制度,在这里,阳民插一句话,文字狱本性应该是从下而上的,而不能从上而下,因为要在千千万万的文章诗文书本中找到蛛丝马迹的犯罪事实犹如大海捞针,既非容易又耗时耗力耗钱,成本极其高昂。在传统的族群文化的“家国天下”理念里,告密者也往往是最亲近的人,如果连最亲近的人都告密,人哪还有安全感?而安全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所说的最初层级的基本生理需求,如此这般,不要说人们的幸福感,就是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满足不了,哪还有欣欣向荣的经济繁荣???事实上,大家看看中国三千年的历史经济周期中,元朝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贸易,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社会昌盛,都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开通,对欧洲的征服既有武力又有经济的征服,尤其是通过银元的中国货币国际化之路,中国就像现在的美国,得到了大量的国际铸币税收入和贸易中的销售税收入以及盐铁专卖销售收入,这三笔收入就占了整个大元朝财政收入的95%以上,呵呵,农民伯伯哪还需要缴纳什么太多的皇粮国税呢???当然也会交一点点儿,但这个主要作为地方财政收入而已。
第三,更重要的是,大家必须要明白,所谓文字狱,很多就是莫须有的认定,就意味着很多人可借用文字狱而整人害人,这不仅耗费大量的司法成本,还会耗费大量的行政成本,各位看看明朝怎么灭亡的?就是一拨人耗费国家大量成本整另一拨人,而另一拨人上台后又耗费国家大量成本整前一拨人,反反复复整来整去,哪还有国家尊严?哪还有国家安定呢?可能有人要问,阳民,为何元朝只有不到100年历史呢?很简单,那就是著名的欧洲黑死病瘟疫,假设历史上没有黑死病,元朝历史能延续多少年,真还不能说呢,因为历史不能假设,但是从阳民绘制的图形来看,起码还要延续900年,跟千年威尼斯差不多,为何?以后阳民会开专题专门讲,这是很有意思的,这是阳民做的中国三千年历史经济周期研究重要发现之一。
第四,更更重要的是,文字狱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强调“我正确,你得说我正确;我错了,你还得说我正确”,呵呵,这是什么啊?这就使得整个社会丧失了纠错功能,整个社会朝着领导定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呵呵,历史事实证明,如果社会丧失了纠错功能,即便领导是对的,历史也会因官僚系统的韦伯定律而发生大概率事件的歪曲和偏移,从而导致大灾难。什么叫韦伯定理?各位自己查查就知道了,这是咱们管理学必须要讲的最基础的基本概念之一。
第五,更更更重要的是,没有文字狱,百姓可以妄议成吉思汗,就意味着整个国家暴力机器可以对外而不用对内,各位看官,看看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兴起与灭亡史,几乎所有的朝代灭亡都不是没有强大的军队,而是军队的对内特性和对外特性。仅以明朝为例,明朝军队两百万虎狼之师却打不过区区二十万的清军,呵呵,原因是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明朝虎狼军队是对内的,而清军却一致对外。
当然,阳民在整理研究中国三千年历史经济周期中还有很多很多惊人的发现,一部分阳民要作为学术论文发表,另一部分阳民要在阳民经济学中做经济学社会普及,且听阳民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