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861 5
2006-03-06

改革成果被低效率高消耗的行政体制所吞蚀

  【一个世界之最:中国的行政管理费用25年增长87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25年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很大一部分被低效率高消耗的行政体制吞蚀了。而公众本来可以从改革中取得更大利益的,但由于此,公众没有得到太多利益,GDP在增长,但民生却反而越加艰难。因此,中国的问题已经不再在经济领域,而在行政体制领域。】

政协委员提案称我国行政管理费用25年增长8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回到专题:2006全国两会报道

  本报记者 刘声 潘圆

  “我们不少党政机关用钱上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增长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世界少有的地步。”34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我们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医疗、教育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都期盼更多的财政资金向他们倾斜和转移,这就需要党政机关带头,遏制行政管理费的不断飚升。

  今年,任玉岭委员将提交全国政协13个提案、11份大会发言。这些建议都是他最近4年里,每年走访20多个省,深入农村、学校、厂矿等基层调研所得。

  让任玉岭印象深刻的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学生教育环境的艰苦和落后。任玉岭告诉记者,在云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一个中学调研时,他走进一栋学生宿舍楼,看到脚下楼板是斜的,木桩也是斜的,走到楼跟前才发现整个楼仅靠后墙的十几根木杠来支撑,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有些乡镇小学,没有寄宿条件,许多七八岁的孩子,每天要来回跑十几里路;有的学校有宿舍,但挤得一塌糊涂,23个学生挤到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里,睡在一个通铺上;学校没食堂的,学生还得每周两次跑到十几里路外的家中取干粮。

  “现在我们国家财政收入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今年已经突破3万亿元。拿今天的财政实力讲,我们将有可能逐步解决教育和医疗难题,也有可能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但由于行政管理经费增长缺乏规范和制约,导致许多地方的财政不管怎么增长,都有可能被吃净花光。”

  任玉岭调研发现,有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几千万元时是“吃饭财政”(够发工资和吃饭),当财政收入达几亿元时仍然是“吃饭财政”,许多百姓期待的事还是做不成。

  任玉岭委员向记者出示了他提交给本次两会的《关于党政机关带头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的建议》提案。其中一组数据很说明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这个比重,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分别高出16.6514.84 13.9712.5311.939.13个百分点。而且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还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长23%!”

  对此,任玉岭委员提案中提出十条建议,以降低行政成本,包括减少行政管理经费在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限制政府机关异地开会,大力减少官办论坛,严控各级首长基金和首长批条经费,机动资金使用要明确、细化支出项目,加强财务监督等。

  本报北京35日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6 09:08:00

我认为这是须直面的问题。

当前政府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是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规范、协调、服务和监督的作用,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二是强化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但现实的地方政府工作效率相当低下,有些方面的效率低下程度就公务员本身也不得不承认——这是靠增加人是无法解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6 21:49:00

这反映了一个没有制约的政府存在形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7 09:23:00
舆论对政府是有制约作用的,你注意到“两会”专题,政府对舆论中的很多问题还是重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8 07:19:00
以下是引用laudon在2006-3-7 9:23:00的发言:
舆论对政府是有制约作用的,你注意到“两会”专题,政府对舆论中的很多问题还是重视的。

所以,舆论同时也受到了太多的限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3 11:42:00
其实还是有办法的。如各级政府政务公开,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就要规定无论是人大立法,还是政府行政,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应当让民众知情:如政府各项开支,一是行政开支(人员编制数、工资、福利开支、办公费、小车费、招待费等)二是经费支出(项目及拨付费用)。如果国家出台民众知情法和舆论监督法,明确赋予媒体的舆论监督权,这将是民主的一大进步,在中国,稳定压倒一切,这是举国上下的共识,赋予媒体更大的舆论监督权是否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我认为,百姓是通情达理的,这决不会影响“稳定”,或许社会会更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